多波段SAR系统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优化设计
本文选题:合成孔径雷达 切入点:动目标检测 出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传统单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AR)动目标检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波段的单通道SAR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对方位抽取得到的两个等效通道数据进行杂波抑制,然后结合Keystone方法实现动目标的检测、参数估计与定位.并提出了多波段SAR系统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动目标检测系统中的速度盲区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波段的利用率和动目标的检测概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Abstract]:Aiming at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single channe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a multi-band single channel SAR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can suppress the clutter of two equivalent channel data extracted from azimuth. Then the detection,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location of moving target are realized by using Keystone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parameter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multi-band SAR system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can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velocity blind area in traditional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system. The efficiency of band utilization and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moving target are improved effective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76022,61201283,61172137,61301292)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2-0916) 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K5051302047,K5051202001) 信息综合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newl20080201)
【分类号】:TN957.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迪;朱岱寅;朱兆达;;基于改进FRACTA算法的多通道SAR动目标检测技术[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9期
2 张慧燕,吴顺君;自适应门限下杂波恒虚警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蔚婧;廖桂生;;一种多通道运动目标重聚焦及运动参数估计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夏猛;杨小牛;;卫星基线斜置的星载三通道SAR-DPCA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刘向君;常文革;常玉林;;基于决策级融合的多波段SAR目标检测方法[J];现代雷达;2007年02期
6 魏俊;孙进平;袁运能;刘书君;毛士艺;;一种基于频域STAP处理的多通道SAR-GMTI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1期
7 陈士超;张磊;李健;邢孟道;保铮;;一种聚束式同轨双基地SAR的FS成像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拥军;吴先良;;双站移不变SAR成像的一种通用等效单站RD算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谢宜壮;朱柏承;汪精华;;星载SAR实时成像处理系统结构设计[J];兵工学报;2010年S2期
3 郭琨毅;盛新庆;唐波;;机动目标的时频变换ISAR成像仿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刘伟;李海;;基于Photoshop插件的SAR图像处理与评估系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郑坤;高梅国;刘国满;;一种基于扩展孔径的SAR欺骗干扰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傅雄军;方秋均;鄢宏华;高梅国;;基于天基雷达探测的静止轨道目标监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7 陈德峰;高梅国;傅雄军;江长勇;;参数侦测误差对SAR欺骗干扰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8 张雄奎;傅雄军;高梅国;夏雯涓;;多通道实时ISAR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鄢宏华;栗苹;傅雄军;高梅国;;月面态势感知雷达三维成像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王彦华;姚迪;曾涛;;沿航向运动误差对SAR回波特性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海粟;磨国瑞;张江华;刘婷;;雷达导引头DBS回波信号模拟仿真[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哲;许人灿;陈曾平;;一种改进的ESPRIT成像算法[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3 杨剑;陈曾平;刘万全;;基于多DSP的雷达成像处理平台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刘向君;杨泽刚;刘强;;基于多波段SAR图像目标检测决策级融合和图像分类的目标状态标注[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祝本玉;薛磊;史军军;;基于ULAM混沌的ISAR干扰技术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张子善;黎向阳;张汉华;;一种改进的极坐标波数域圆迹SAR三维成像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志勇;付耀文;黎湘;;实时SAR欺骗干扰系统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8 杜琳琳;任艳;陈曾平;;舰船目标ISAR成像多普勒特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李志国;白雪;潘志明;;星载SAR目标回波信号的仿真与成像[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李斌;姚康泽;王岩;;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统计模型的雷达目标识别[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吉英;压缩感知理论及在成像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力宝;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王怀军;MIMO雷达成像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贺思三;微动目标高分辨雷达信号建模及特征提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杨科锋;移变双基地SAR特性与成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李金梁;箔条干扰的特性与雷达抗箔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赖涛;星载多通道SAR高分辨宽测绘带成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陶勇;知识辅助的SAR图像目标特性分析与识别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朱洪波;基于亮度变化测度的多源影像抗干扰融合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予昊;自旋目标运动成像与静止目标凝视成像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冰;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及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韩延磊;SAR和CALIPSO数据反演海面风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红敏;多基线InSAR数据仿真及其相位解缠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瑞军;基于非起伏目标的相参积累TBD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辛凯;编队卫星SAR空间分辨率及模糊函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孙雪竹;LPI雷达分析及信号处理的DSP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曹攀;高分辨ISAR成像中运动补偿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崔子良;宽带雷达小型化及其实测数据处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徐冠杰;雷达信号长时间积累对微弱目标检测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弋宁;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仿真实验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良,陈建文,吴志文;现代DPCA技术研究[J];电子学报;2000年06期
2 王国栋,周荫清,李春升;高分辨率星载聚束式SAR的Deramp Chirp Scaling成像算法[J];电子学报;2003年12期
3 高飞;毛士艺;袁运能;玉振明;;基于原始数据域的星载双通道SAR-GMTI研究[J];电子学报;2005年12期
4 刘颖;廖桂生;周争光;;对图像配准误差稳健的分布式星载SAR地面运动目标检测及高精度的测速定位方法[J];电子学报;2007年06期
5 张绪锦;张长耀;朱兆达;邓海涛;;基于CSI处理的三通道机载SAR地面动目标检测[J];电子学报;2008年04期
6 曾操;廖桂生;杨志伟;刘聪锋;;基于样本加权的三通道SAR-GMTI机载数据处理及性能分析[J];电子学报;2009年03期
7 刘向阳;廖桂生;杨志伟;曲毅;朱圣棋;;机载多通道雷达DPCA误差补偿及稳健的杂波抑制[J];电子学报;2009年09期
8 雷万明,刘光炎,黄顺吉;分布式卫星SAR的慢速目标检测与成像[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年08期
9 邓彬;秦玉亮;王宏强;黎湘;;一种改进的基于FrFT的SAR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2期
10 邓海涛;张长耀;;一种机载三通道GMTI实时信号处理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景文,李春升,周荫清;三孔径INSAR动目标检测和成像[J];电子学报;1999年06期
2 王华;;CORDIC算法在雷达舰速补偿中的应用[J];舰船电子对抗;2008年03期
3 许亮;宋万杰;刘峥;;基于ADSP_TS201的雷达信号处理机设计[J];电子科技;2010年07期
4 林幼权,倪晋麟,王德纯,张光义;一种新的适用于机载前向阵雷达的动目标检测方法[J];电子学报;2000年12期
5 龙宁,张凤荔,虞厥邦;基于双采样速率的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年02期
6 肖汉;杨建宇;熊金涛;;LFMCW雷达多目标MTD-速度配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7 贺军涛;赵永波;刘霞;;基于FPGA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J];制导与引信;2006年04期
8 刘敬兴;;地面探测脉冲压缩雷达的动目标检测[J];电子技术应用;2010年01期
9 赵寅;周新志;;雷达信号处理中动目标检测的研究[J];通信技术;2011年03期
10 孙娜,周荫清,李景文;一种新的双孔径天线干涉SAR动目标检测方法[J];电子学报;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永信;魏平;侯朝桢;;视频图像中运动目标检测的快速方法[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匡宇;游志胜;;精子运动图象的多目标检测与分割[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刘书君;袁运能;高飞;罗四;毛士艺;;DPCA与子图像相结合的动目标检测新方法[A];全国第十届信号与信息处理、第四届DSP应用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俞雷;吴彦鸿;贾鑫;;基于真实数据的星载SAR动目标模拟[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鲁玮;管庆;;移动阴影检测和消除算法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张伟;向敬成;胡美莉;肖国强;;三毫米相参脉冲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7 代大海;刘建成;唐宏斌;王雪松;肖顺平;;地面慢速运动目标的单天线SAR检测与成像[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8 康雪艳;江碧涛;张云华;云日升;;幅相误差对星载稀疏阵SPIR性能影响分析[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9 赵渊;管庆;徐胜;;目标跟踪算法在DM6437上的实现和优化[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夏猛;杨小牛;;一种利用PN码进行星载SAR-GMTI通道校准的新方法[A];第二十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明洁;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检测和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2 陆立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李彩彩;机载多通道雷达动目标检测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危嵩;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检测与成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张立峰;动目标检测、成像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袁雪林;UWB冲激雷达动目标检测及跟踪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沈明威;和差波束空时处理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肖慧;LFMCW雷达高速/加速目标参数估计及测距范围扩展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傅志中;红外扫描成像动目标检测跟踪技术与DSP实时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10 江朝抒;机载相控阵雷达地面低速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尉志文;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地面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技术[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涛;基于视频监控的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技术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3 袁宝红;基于视频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4 刘丹;视频运动目标检测优化方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赵志刚;红外视频动目标检测跟踪算法的研究及其DSP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6 陈玉萍;智能视频监控中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的研究及改进[D];安徽大学;2014年
7 胡国光;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徐小明;摄像机运动条件下动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1年
9 熊文汇;红外视频图像目标识别跟踪技术与C60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10 李瑞英;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检测与成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77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577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