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到HEVC的低复杂度视频转码算法
本文选题:HEVC 切入点:H.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H.264视频转码为下一代压缩标准高效电视编码(HEVC)视频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视频转码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H.264压缩视频流中包含的信息,基于图像复杂度和编码比特数之间的关系对每帧图像进行编码复杂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决定编码树单元的搜索深度范围;基于HEVC码流中Skip模式与H.264码流中各种模式的映射关系对Skip模式进行提前判决,通过对编码比特数的统计分析快速选择预测单元的对称与非对称分割模式;依据运动矢量的相似性,优化了HEVC运动估计过程中预测单元的搜索起点和搜索范围,进一步减少了转码过程的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参考算法相比转码速度获得了大幅提高,同时还保持了几乎相同的率失真表现.
[Abstract]:A low complexity video transcod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H.264 video transcoding is the next generation compression standard high efficiency TV coding (HEVC) video. This algorithm makes full u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H.264 compressed video stream.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 complexity and coding bit number, the coding complexity of each frame is analyzed, and the search depth range of coding tree unit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Based on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kip mode in HEVC stream and various modes in H.264 bitstream, the Skip mode is judged ahead of time, and the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segmentation modes of prediction unit are selected quickly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ding bit number.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of motion vectors, the search starting point and search range of prediction unit in HEVC motion estimation are optimi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algorithm, the transcoding speed of the algorithm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rate distortion is almost the sam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数字技术及仪器研究所 浙江省网络多媒体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27001) 浙江科学技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1R09021-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TN919.81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兆广;H.264视频转码技术及可分级编码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蒋炜;H.264到HEVC视频转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宇;基于H.264的空间分辨率转码中宏块类型选择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2 周雄;从VP6到H.264的视频转码核心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慕岳衷;基于Handel-C的多种图像处理算法的硬化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友能,薛向阳,曾玮;视频转码技术回顾[J];通信学报;2002年08期
2 王辅中,丁嵘,戴琼海;一种基于视频转码的IP电视应用[J];有线电视技术;2005年04期
3 南湖秋水;;掌中影音伴侣:手机视频转码的智能帮手[J];网友世界;2010年16期
4 王伟民,马殿富,金天,袁春;一种基于组播的视频转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7期
5 程恺英,王宏远,樊淳标;数字视频转码技术综述[J];电视技术;2005年04期
6 ;德州仪器推出实时高清视频转码解决方案[J];计算机与网络;2007年23期
7 远渡重洋;;手机视频转码也要门当户对[J];电脑迷;2011年18期
8 Cheng Peng;Zhengting He;;IP网络和新兴视频应用中视频转码的实现[J];中国公共安全(市场版);2007年09期
9 王辅中,戴琼海,丁嵘;视频转码中的运动重估计技术[J];有线电视技术;2004年18期
10 胥京宇;;TI达芬奇高端产品出炉——实时高清视频转码能力推动高清视频处理与多通道应用[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新晨;胡瑞敏;李德仁;朱立;韩镇;;MPEG-2到AVS视频转码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2 郭红星;程立;夏小建;周敬利;;一个用于双流视频编码的运动矢量重用算法[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3 王中元;胡瑞敏;李娜;韩镇;;H.264二次编码中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孙晓明;陶品;杨士强;;Mpeg2到H.264视频转码中整数DCT预测块的快速合成算法[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5 王强;郭晓强;解伟;;可伸缩视频编码技术及其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中的应用[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广东 周健华;视频转码用GT220“暴风”加速[N];电脑报;2009年
2 Beth Schultz;公有云vs.私有云:为什么不共存?[N];网络世界;2011年
3 沈惠;应用存储:2009年中国存储的一大亮点[N];国际商报;2009年
4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冯圣中;高性能计算平台要贴近应用[N];计算机世界;2011年
5 本报记者 齐洁;CC视频 企业视频商业化[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东海;Chrome 530GT显卡支持OpenGL 3.0和全新GPGPU技术[N];电脑商报;2008年
7 ;显卡市场怪现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9年
8 计算机世界实验室 盘骏;显卡虚拟化:通用的显卡聚合方案[N];计算机世界;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震宇;视频转码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蒋炜;H.264到HEVC视频转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沈慧锋;远程富媒体的呈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张春荣;数字视频DCT域转码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平;无线网络中的视频抗差错与码率控制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6 柳辉;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的转码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肖友能;网络电视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刘兆广;H.264视频转码技术及可分级编码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王毅;基于视频信号描述的视频自适应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莫林剑;面向移动视频监控的转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翟;高效视频转码的关键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谭智一;分布式视频转码服务调度算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林园;分布式视频转码系统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陈步真;基于码率转换与分辨率转换的视频转码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王兵;多视点视频中视频转码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刘海啸;基于H.264的高效视频转码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珍;基于MapReduce的海量视频转码系统优化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邵娟;基于DaVinci平台的视频转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年
9 韩笑;基于TILE Pro64多核处理器的3G服务器视频转码软件设计[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黄兴;H.264并行视频转码算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77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57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