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导航测角歧义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本文选题:偏振光导航 切入点:测角歧义性 出处:《电子学报》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偏振光导航中传感器的仿沙蚁POL-neuron模型在获取航向角时存在的角度歧义性问题,根据大气偏振模式中偏振度分布不均匀的规律,提出了一种利用三个偏振通道和一个非偏振通道进行偏振光测角的PFAC模型,通过判断函数和不同天空区域偏振度的大小关系将POL-neuron模型的有效测角范围从[-45°,45°]扩展到[0°,360°].本文描述了PFAC模型的信号处理过程,进行了传感器实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理论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解决POL-neuron模型存在的测角歧义性,为偏振光导航传感器实现360°范围内的航向角获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Abstract]:In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angle ambiguity existing in the POL-neuron model of sand imitation ant for sensor in polarized light naviga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uneven distribution of degree of polarization in atmospheric polarization mode, In this paper, a PFAC model for measuring the angle of polarized light using three polarized channels and one non-polarized channel is proposed. The effective angle measurement range of POL-neuron model is extended from [-45 掳~ 45 掳] to [0 掳~ 360 掳] by judging function and the relation of degree of polarization in different sky regions. The signal processing process of PFAC model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the measured data of the sensor are carried out.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solve the ambiguity of angle measurement in POL-neuron model, and provide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obtain the heading angle of the polarized light navigation sensor in the range of 360 掳.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102153,No.61271121) 安徽省青年基金(No.11040606Q41)
【分类号】:TN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晏磊;关桂霞;陈家斌;吴太夏;邵轩;;基于天空偏振光分布模式的仿生导航定向机理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旭东;林金金;谢昭;纪松;吴克伟;高隽;;基于电矢量描述的大气偏振建模[J];电子学报;2010年12期
3 田柳;高隽;范之国;吴克伟;高丽娟;;基于大气偏振模式分布规律的导航方向角计算方法[J];电子学报;2012年01期
4 范之国;高隽;魏靖敏;张武昕;胡翊;;仿沙蚁POL-神经元的偏振信息检测方法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峰;洪津;杨伟峰;乔延利;;复合线阵推扫偏振成像技术研究及方案设计[J];半导体光电;2006年04期
2 褚金奎;赵开春;;仿昆虫复眼偏振敏感测角光电模型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5年12期
3 晏磊;关桂霞;陈家斌;吴太夏;邵轩;;基于天空偏振光分布模式的仿生导航定向机理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关桂霞;陈家斌;晏磊;吴太夏;吴波;;Orient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Insect Polarization Navigation[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0年02期
5 刘利兵;金仁成;赵开春;姚弘轶;;一种基于ARM的仿生偏振光测试系统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6 韩芳芳;段发阶;王凯;张宝峰;;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中相机景深问题的研究与建模[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12期
7 张俊杰;李政阳;叶声华;;采用光学放大提高光电自准直仪的分辨力[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8 张强;赵开春;褚金奎;王体昌;;一种嵌入式仿生测角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09期
9 金海红;吴东升;田柳;范之国;;倾斜补偿式地磁传感器的设计与误差补偿方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7期
10 黄显林;刘佳琦;卢鸿谦;;偏振光辅助定姿在基于光流自主导航中的应用[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文娟;齐超;张元;戴景民;;测试CCD相机MTF的理论与方法[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宁辉;唐远河;解光勇;刘汉臣;邵建斌;;水中气泡的图像识别技术[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翟建才;马显光;;双棱镜测波长的实验研究及新设计[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崔帅;范之国;高隽;张翼;潘登凯;;基于嵌入式Linux和QT的大气偏振信息采集系统软件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潘登凯;张旭东;高隽;范之国;崔帅;;基于C8051F320大气偏振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胡翊;高隽;范之国;张翼;;基于AT91RM9200的大气偏振信息检测系统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杨姜伟;张旭东;高隽;范之国;潘登凯;崔帅;;一种利用偏振光的组合导航移动系统设计与实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杰;提高光电自准直仪分辨力和示值稳定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韩芳芳;表面缺陷视觉在线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戚永军;光纤共焦扫描显微成像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胡居广;大屏幕真彩色全固态激光显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王华英;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6 赵忠义;温度对材料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影响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赵开春;仿生偏振导航传感器原理样机与性能测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由凤玲;基于共路光束漂移补偿的五自由度误差同时测量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詹珍贤;非球面液滴微透镜及其阵列的制作和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刘佳;基于数字微镜技术的阿达玛变换光谱仪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晓辰;不同天气下的天空散射光偏振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文静;仿生偏振光导航传感器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方倩;全反射棱镜式激光陀螺的误差仿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魏飞;棱镜式激光谐振腔偏振态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徐飞;基于蒙特卡洛理论的大气偏振特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王苗欣;一种仿生大气偏振信息传感阵列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范宁生;基于POL-神经元的仿生偏振光导航传感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8 杨姜伟;仿沙蚁导航与定位机器人平台的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纪松;实际大气偏振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10 余永泰;微光成像系统测试平台[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晏磊;关桂霞;陈家斌;吴太夏;邵轩;;基于天空偏振光分布模式的仿生导航定向机理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赵永强,潘泉,陈玉春,张洪才;基于偏振成像技术和图像融合理论杂乱背景压缩[J];电子学报;2005年03期
3 王宇舟,金声震;空间太阳望远镜的图象预处理系统研制[J];电子学报;2005年07期
4 吴春明,钱徽,朱淼良;大气效果绘制的若干问题研究[J];电子学报;2005年08期
5 张旭东;林金金;谢昭;纪松;吴克伟;高隽;;基于电矢量描述的大气偏振建模[J];电子学报;2010年12期
6 王文武,孙枫,刘承香,王树甫,谢荣生;太阳系天体视位置的长期计算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7 王炳忠;太阳辐射计算讲座 第一讲 太阳能中天文参数的计算[J];太阳能;1999年02期
8 范之国;高隽;潘登凯;崔帅;;利用偏振光、地磁、GPS进行多信息源融合导航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炜 ,杜跃平;信息处理视角下研发部门组织动态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9期
2 罗时玮,姚建华;化学结构的计算机处理(IV)化学结构的歧义性[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8年05期
3 李晓瑛;李丹亚;钱庆;李军莲;孙海霞;胡铁军;;面向医学领域知识组织系统整合的缩略语构成方式及歧义性鉴别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年10期
4 罗时玮,姚建华;化学结构的计算机处理(V)几类重要歧义化学结构的解决方案[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9年03期
5 冯柳平;机器翻译中的歧义性问题[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6 蔡京哲;崔荣一;;线性化朝鲜文字的歧义性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8年05期
7 吕亚丽;廖士中;;基于定性互信息的定性概率网歧义性约简[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1年01期
8 于鸣镝;;论文献的“生态平衡”[J];贵图学刊;1995年03期
9 任福继,范莉馨,宫永喜一,枥内香次;日中机器翻译中的可保留歧义关系[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S2期
10 王伟;;浅论期刊的歧义性标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康苗;自适应网络信息获取服务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曼;引进与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86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58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