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数据自适应复接技术的研究
本文选题:地空信息传输系统 切入点:数据源 出处:《无线电工程》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地空信息系统中地空设备交互通信的数据种类繁多、交互方式复杂多样的特点,对现有地面设备的对外I/O接口进行了简要介绍,基于接口数量有限的硬件限制,在原有的一对一数据通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路数据自适应复接技术,根据各阶段传送的数据源的类型、速率和路数的不同,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自适应能力强、复接功能正常。经过实际系统测试,性能良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Abstract]:In view of the various data types and complex interaction modes of ground-to-air equipment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in ground-to-air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xternal I / O interface of the existing ground equipment, based on the limited hardware limitation of the interface.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one-to-one data communication, a multi-channel data adaptive multiplexing technique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rates and paths of the data sources transmitted in each stage,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 is give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ogy has strong adaptive ability and normal multiplexing func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good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system design.
【作者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75770部队;
【分类号】:TN91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志,石江宏,周剑扬,陈辉煌;同步数字复接的设计及其FPGA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05年04期
2 王培利;;双口RAM在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14年04期
3 宋克柱;;基于FPGA的数字时钟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8年05期
4 胡莉;张力伟;周希元;;帧同步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无线电工程;2009年02期
5 王朝辉,郑建生,艾勇,陈向涛;用FPGA实现异步信号和同步信号的复接[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隆志远;陈仁文;朱莉娅;;一种基于FPGA的旋转机械非接触双向红外信号传输系统的实现[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2 周阳;周俊;;自适应帧同步器的设计与实现[J];电讯技术;2007年03期
3 侯昌磊;;多速率异步复接技术在宽带数据链中的应用[J];电讯技术;2011年09期
4 肖鲲;王莉娜;;基于FPGA的BiSS协议光电编码器通信模块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7期
5 聂伟;杨晓青;;基于Nios的通用编译码器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6年08期
6 周阳;周俊;杨瑞娟;;衰落信道帧同步电路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06年10期
7 梅坤;胡姝玲;刘宏海;;基于FPGA与DSP的雷达高速数据采集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2010年12期
8 耿双利;龙海南;;OFDM系统中帧同步技术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21期
9 赵柏山;郭名坤;李中生;;基于FPGA的光纤与1.4标准HDMI接口转换方法[J];光通信技术;2013年08期
10 刘继超;赵燕;史迎春;;PCM编码的FPGA中继器设计[J];信息通信;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帅;基于AOS的帧同步与链路建立技术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化鼎;跳频频点序列估计与帧检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韩景通;基于FPGA的数字合路算法的研究和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常海娇;分层调制技术在广播通信环境下的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隆志远;基于FPGA和光电耦合的旋转机械非接触双向信号传输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孙超山;基于FPGA的多业务数据复分接器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相岩;连续和帧突发误码测试仪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管立新;FPGA/SOPC技术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周彬;基于FPGA的伪卫星和多通道GPS中频数据采集器的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陈方毅;DBF系统中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及其同步技术[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翠平;用FPGA实现非标码速向标准码速的调整[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15期
2 胡宏伟;宋斌;赵秀娟;;基于CPLD和DIMM-PC微处理器模块的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设计[J];光电技术应用;2006年05期
3 杨志;伍川辉;靳行;;基于DSP的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舒适性测量装置[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年05期
4 王天楚;贺祥庆;;一种SRAM单双端口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J];微电子学;2008年04期
5 夏晓巍;方旭明;黄巍;陈远;;帧同步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年07期
6 赵振华;刘姗姗;;双口RAMIDT7009及其在双CPU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09年01期
7 刘玉珍;张晔;;双端口RAM在ARM与DSP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年11期
8 Karl Etzel;为实现高性能选择正确的SRAM架构[J];电子设计应用;2004年08期
9 李鹏飞;孟泰;王薇婕;;基于Modbus总线协议的并行通信模块设计[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马鹏飞;阎利军;张袁志;;基于双口RAM的并行数字信号模拟器研究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建强;八路异步数据统计复接器设计[J];电讯技术;2000年06期
2 郝建强;杨伏华;;八路异步数据统计复接器设计[J];军事通信技术;2001年01期
3 许金琪;;辅助复接器设计及工程实现[J];无线电通信技术;1988年06期
4 金传升;;统计多路复接器[J];通信技术;1992年03期
5 郑远侨;一种同步分支复接器介绍[J];光通信研究;1993年04期
6 严尔林;超复接器——一种新的数字复接方式[J];现代电信科技;1996年11期
7 刘志岷,张海涛;反向复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J];现代电信科技;1997年11期
8 陈国通,许向阳,王梅,陈国智;准同步字复接的特性探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成煜中,鲍伟廉;一种纠错复接方案及其微机实现[J];电信科学;1988年02期
10 冯瑞军,谢志远,李文田,王勇;基于软件的智能零次群复接技术[J];通信技术与发展;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珊珊;丁恩杰;田永和;;基于FPGA的串行信号复接设计[A];第十五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和中国煤炭学会煤矿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孙辉先;白云飞;;一种应用于科学实验小卫星的高速多路复接器[A];实践五号卫生空间探测与试验成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白云飞;孙辉先;陈小敏;滕学剑;汪大星;薛长斌;王蔚;李昌宏;;高速多路复接器在双星探测计划中的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白云飞;孙辉先;滕学剑;王蔚;;高速多路复接器的原理与实现[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5 ;后记[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熊心权 欧阳敏;黄孟复接见市党政领导及民营企业家[N];自贡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守军;超高速复接器集成电路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云;高速复接器设计[D];东南大学;2006年
2 黄飞;高速数据复接器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4年
3 吴铁;一种带宽自适应分配的数字复接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琦;异步高速数据复接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秦浩;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复接器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公绪晓;高速同步/异步混合复接器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7 卢婷;高速实时/回放分级复接器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8 赵妍;高速数据复接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陈观兴;高速可重构复接器的设计和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10 陈守府;0.6μm CMOS 622Mb/s 4:1复接器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87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58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