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Vivaldi天线RCS减缩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0 01:07

  本文选题:雷达截面 切入点:Vivaldi天线 出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当今高科技信息化战争中,隐身设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来武器装备的生存力和作战效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雷达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有效的能够探测远程电子设备的仪器,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根据发射雷达波照射到雷达目标后反射回来的能量来预测目标的存在同时判断目标的大致位置。隐身技术设计主要以减小雷达截面为目的,要求己方设备在敌方的探测雷达下保持较低的可观性。对于机载隐身平台而言,作为平面结构的Vivaldi天线,成为当今隐身飞机相控阵雷达天线单元的首选方案。虽然Vivaldi天线已经具有较低的雷达截面,但是仍不能满足低可见平台的设计需要。本文主要从研究Vivaldi天线的辐射和散射特性出发,在保证其辐射性能基本不受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手段对其RCS进行减缩研究。主要内容如下所示:1.讨论传统Vivaldi天线工作原理及设计思路,同时设计一款双层Vivaldi天线。在保证天线工作带宽的基础上,高频增益特性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对该该天线的辐射和散射特性进行研究,总结在各角域和频段入射波照射下的散射机理和特性。2.在分析了Vivaldi天线的辐射和散射机理的前提下,通过在Vivaldi天线辐射贴片蚀刻CSRR结构,使得在部分工作频段的天线RCS得到明显的减缩效果。然而,该方案仅对入射波极化为θ极化,入射角度为斜入射(10°~75°)情况下有一定的减缩效果,且结构较为复杂;针对上述缺陷,在不破坏辐射单元上电流分布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辐射贴片的外形设计出了一种低RCS的Vivaldi天线。相比于常规的Vivaldi天线,在较宽的频段实现了有效的RCS减缩。3.为了使Vivaldi天线在整个工作频段实现有效地RCS减缩,论文提出了在天线介质基板采用加载PBG(光子带隙)结构设计,同时结合辐射贴片边缘修形的方案,从而实现该天线在整个频段内雷达截面的有效控制。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天线良好辐射性能与低RCS之间的矛盾。
[Abstract]:In today's high-tech information warfa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ealth design, has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the survival and futur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weapon equipment. The radar has become the most instruments can detect remote electronic equipment effectively, the main principle is to approximate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emission of radar wave irradiation to radar targets the reflected energy to predict the target exist at the same time judging target. The stealth technology designed to reduce radar cross section for the purpose of keeping low requirements of one's own equipment can be in view of the enemy's radar for airborne stealth platform, as Vivaldi antenna planar structure, become the preferred solution for the phased array radar antenna stealth aircraft unit. Although the Vivaldi antenna has a low radar cross section, but still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sign of low visible platform.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radiation and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Vivaldi antenna based on foundation of the radiation performance is hardly affected by the reduction of the RCS study,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discuss the traditional Vivaldi antenna working principle and design ideas, and to design a double Vivaldi antenna. Based on the antenna the working bandwidth, improved high frequency gain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to study the radiation and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tenna, summarizes the.2. scattering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ngular domain and frequency of incident wave irradiation i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adiation and scattering mechanism of Vivaldi antenna, the antenna radiation patch in Vivaldi the etching CSRR structure, which makes the obvious reduction in antenna part RCS working frequency. However, the scheme is only the polarization of incident wave polarization incident angle theta, for oblique incidence (10 degrees ~75 degrees ) have certain reduction condition, and the structure is more complex; in view of the above defects, without damaging the radiation unit current distribution, through the design change of radiation patch, a Vivaldi antenna with low RC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Vivaldi antenna, in a wide frequency band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RCS in order to make the Vivaldi antenna.3. reduction effectively RCS reduction in the whole frequency band, the paper proposed using PBG loaded on the antenna substrate (PBG) structure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radiation patch edge modification scheme, so as to achieve effective control in the whole frequency range of the radar cross section of the antenna. Thu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antenna has good radiation performance and low RCS in a certain extent.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5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艾青;;天线基础知识(三)[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年01期

2 邓超;李萍;;H形印制天线的仿真设计[J];江苏通信技术;2007年02期

3 王安国;张佳杰;王鹏;侯永宏;;可重构天线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4 张延涛;;一种基于蝴蝶结型的天线单元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质量;2013年02期

5 马汉清,郑会利;一种新型的宽带全向高增益天线[J];电子科技;2003年22期

6 齐子森;郭英;王布宏;侯文林;;共形阵列天线单元极化形式的优化设计[J];航空学报;2011年04期

7 Bill Schweber;;天线:无线信号链接的关键[J];电子设计技术;1996年11期

8 刘宏冰;调频天线的维护[J];西部广播电视;2003年03期

9 于大群;朱瑞平;夏琛海;;薄膜天线单元的初步研究[J];现代雷达;2009年10期

10 祝平;袁斌;刘楠楠;彭天昊;;一种高增益的可重构广角天线研制[J];电子技术;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明延;冯正和;张雪霞;;新型宽带双枝倒F平面集成天线[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逯贵祯;关亚林;;互补结构天线的辐射特性与散射特性研究[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孙保平;付纳新;;某型雷达天线单元组件的检验方法[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勤毅;焦永昌;赵钢;王小明;;一种新型的微带反射阵天线单元及其应用[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郭胜刚;阮成礼;;方向回溯天线发展综述[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6 朱祖武;曹卫平;;用于探地雷达系统的宽带领结天线的研究与设计[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龙小专;谭佳玲;贾韶旭;;宽带Vivaldi天线的仿真与设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徐晓宁;李秀萍;;一种新型圆筒形双频带天线的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9 陈永锋;黄兴忠;;超方向性天线最优化综合方法研究[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穆欣;龚书喜;;双PIFA天线中应用蘑菇型EBG去耦合研究[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上海邮电设计院有限公司3G勘察设计院 宋威;天线美化新技术出炉[N];通信产业报;2008年

2 江苏捷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捷士通科技:TD天线创新,助力产业发展[N];通信产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东;新型UHF近场天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郭琳;移动终端MIMO天线关键参数及测试验证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王夫蔚;阵列综合与天线雷达截面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赵辉;UWB-MIMO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程春霞;特定用途通信与导航天线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陈鸿;多枝节与折叠辐射体宽带多频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桐;认知无线电中超宽带与频率可重构天线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于松涛;宽带天线的可穿戴设计与雷达截面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刘宁;人体中心网络可穿戴天线及传播特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王煊;小型手持移动终端多天线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博;微带滤波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叶国华;机载宽带vivaldi天线及组阵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刘成丽;小型化多频段MIMO手机天线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周锦文;RFID近场天线应用及设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张庆;UHF RFID读写器天线设计与相控阵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才普;60GHz平面MIMO天线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伟业;移动终端中的多频段天线与MIMO天线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沈从松;面向LTE双极化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马国明;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梁家军;MIMO系统中的多天线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91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591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b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