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自组网的干扰协调研究
本文选题:小区间干扰协调 切入点:相邻小区列表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对有兴趣减少资本输出和业务费用(OPEX)的运营商来说,自组织网络(SON)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自配置与自优化机制的介绍促使着我们研究自组织网络。自组织网络(SON)因其减少了成本和时间消耗,成为了长期演进网络系统(LTE)中实现无线电自动传输的关键因素。研究者展示了LTE系统中相邻小区列表自动配置的一种算法,并展示了如何不断更新系统。然而,传输技术依然被网络干扰所影响。这限制了信道容量(由信噪比所确定)的最大使用率。本项目将着眼于减轻干扰,描述一个叫做“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有前途的消噪技术的近期发展。 在现实中,,由于允许若干用户低数据率同时传输,OFDMA被E-UTRAN下行链路所选择。然而,传输过程仍被小区间干扰影响。在本文中,研究者使用ICIC技术来处理这个干扰。此外,仿真结果表明这个算法减少了相邻小区之间的干扰,从而增加了吞吐率并减少了块误码率。
[Abstract]:For operators interested in reducing capital exports and operating costs. The introduction of self-configuration and self-optimization mechanisms has prompted us to study ad hoc networks. It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utomatic radio transmission in long term evolving network systems. Researchers have demonstrated an algorithm for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djacent cell lists in LTE systems and how to update the system continuously.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s still affected by network interference. This limits the maximum utilization of channel capacity (determined by signal-to-noise ratio).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a promising denoising technique call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reality, OFDMA is selected by E-UTRAN downlink because it allows several users to transmit simultaneously at low data rate. However,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is still affected by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this paper, the ICIC technique is used to deal with this interferen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reduces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cells, thus increasing the throughput and reducing the bit error rate (BER).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斌;胡宏林;张小东;卜智勇;;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J];电信科学;2006年06期
2 董恒;蒋宏斌;;一种适用于下一代无线网络的干扰协调技术[J];江苏通信;2012年01期
3 李原草;高月红;张欣;桑林;杨大成;;Small Cell Enhancement中小区间干扰协调问题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13年08期
4 苗小康;沈嘉;宋令阳;焦秉立;;分层异构无线网络干扰协调——挑战和应对[J];移动通信;2009年24期
5 ;下期要目[J];广东通信技术;2013年07期
6 肖清华;吴林海;;3G与2G系统间的干扰协调研究[J];移动通信;2010年16期
7 魏巍;;一种基于过渡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J];移动通信;2009年22期
8 张健;戎璐;胡宏林;;基于基站间合作的下行干扰协调方法及其性能评估[J];高技术通讯;2009年08期
9 路兆铭;刘博;温向明;郑伟;凌大兵;;自适应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10 黄标;彭木根;;雷达之间干扰协调计算方法和干扰准则[J];中国无线电;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东洋;贾川;唐艳超;韩玉楠;;LTE同频组网干扰协调方案研究[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张光辉;孙震强;朱彩勤;;LTE-A异构网络小区干扰协调技术演进及部署策略分析[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12年
3 李树磊;杜剑波;樊毅;;LTE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协调[A];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张阳;;TD-LTE网络技术热点问题浅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张阳;;TD-LTE规模组网的关键技术及方案选择浅析[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杨小军;LTE:移动宽带演进必由之路[N];中国电子报;2008年
2 柯文;LTE—A五大关键技术推动移动网升级[N];人民邮电;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靓;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中基于干扰协调的资源分配[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周通;蜂窝通信小区协作预编码与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3 张光荣;LTE系统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唐浩;LTE-A异构网络中的干扰协调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王冬宇;面向IMT-A的D2D通信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珊;LTE-Hi系统中高阶调制与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冯伟龙;超密集网络(UDN)的性能分析与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刘亦辰;大规模分布式MIMO系统的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李永善;LTE自组网的干扰协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希栋;基于虚拟分层小区结构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案[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姚楠;多层多小区干扰协调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7 侯世博;基于干扰协调的高能效理论和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李建豪;异构无线网络中干扰协调方案选择机制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陈俊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吴德壮;小区间干扰协调[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00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0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