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邮电大学》 2012年
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杨奎武
【摘要】:作为二十一世纪初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其“无处不在”的计算理念,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信息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桥梁,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随着应用需求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传感器节点常常需要安装在运动载体之上,或者部署在水下等运动介质当中;同时,节点的运动特性以及实际应用环境等原因往往使得传感器节点间的通信链路具有间歇连通的特点。这种具有节点移动特性和间歇连通性的传感器网络被称为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Delay Tolerant Mobile Sensor Network, DTMSN)。 DTMSN1作为一种面向非连接的网络结构,能够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战场情报获取、水下信息采集等多种领域,成为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新热点,受到普遍关注。 数据传输作为网络的一项基本功能,是网络运行的基础和前提。DTMSN中,由于节点的运动性以及链路的间歇连通性,使得网络中的数据很难及时、可靠地传输到目的地,从而导致网络有着通信开销大、数据传输延迟高、可靠性低以及安全性差等不足,成为DTMSN的实际应用的最大瓶颈。因此针对传感器节点资源受限的特点,面向实际应用设计高效合理的DTMSN数据传输机制,快速可靠地将数据传输到目的地,并达到数据传输成功率、通信开销、传输时延的有效平衡,就成了DTMSN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针对现有DTMSN数据传输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对DTMSN数据传输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DTMSN的网络及应用特点,对DTMSN的数据传输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 1.针对随机路点移动模型(Random Way-Point model,RWP),提出一种而向RWP的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自适应连接探测机制(Adaptive Contact-Probing Scheme, ACPS)。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网络中节点空间分布的统计特征,节点确定自身每次运动过程中的连接到达率,并自适应地调整连接探测次数和探测时刻,通过提高探测效率和探测准确性来降低连接探测能量开销和连接发现延迟;同时根据用户的计算能力,为用户定制了用于确定连接探测次数与探测时刻的两种计算方法ACPS-EIP和ACPS-EPP。与常用的固定周期探测机制(Fixed-cycle Probing Scheme, FPS)相比,ACPS能够以较低的能量开销取得更高的探测成功率和更短的连接发现延迟,有助于提升DTMSN网络数据传输的整体性能。 2.为实现DTMSN高效数据采集,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运动状态的数据传输机制(Motion State-based Delivery scheme, MSD)。MSD将数据传输分为消息转发和消息管理两部分。在消息转发过程中,传感器节点使用f1和f2两个通信频率,并创新性地将节点相对于基站的运动划分为多个状态。传感器节点根据基站在频率f1上的广播信号强度完成自身运动状态和传输概率的计算,并以此为依据利用频率f2将消息转发给传输概率更大的节点;在消息管理中,MSD利用消息生存时间和自身消息优先传输的自私性原则来完成消息队列的管理,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仿真表明,MSD能够以较低的通信开销和传输延迟达到更高的数据传输成功率。 3.为降低DTMSN广播数据传输时延,提出了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数据传输机制(Netcoding-based Broadcasting Transmission scheme, NBT)。NBT中,基站将原始数据分批进行传输,同一批次数据包传输给不同传感器节点时采用的编码向量互不相关,传感器节点之间采用泛洪机制交换编码数据包。这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数据传输机制减小了节点间的数据相关度,有效降低了广播时延,具有比泛洪更加优秀的时延性能。为进一步降低NBT机制的通信开销,提出了基于网络编码的高效广播数据传输机制(Netcoding-based Efficient Broadcasting Transmission scheme,NEBT)。在NBT的基础上,NEBT优化了节点间数据交互的策略,采用尽力在节点存在多个连接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广播的策略来降低通信开销。实验表明,NBT和NEBT能够有效降低广播传输时延,且NEBT具有更低的通信开销。 4.针对现有DTMSN节点相互认证机制无法抵御克隆攻击问题,以提高数据传输安全性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不可复制功能(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的节点相互认证机制(Mutual Authentication scheme based on PUF, MAP)。MAP利用PUF不可复制的物理特性,通过节点存储彼此的“激励-响应”对来实现节点间的相互认证。这种认证方式摆脱了以往基于PUF认证机制对数据库的依赖,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且抵抗克隆攻击等优点。基于MAP,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的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机制(Key Management scheme based on PUF,KMP), KMP机制具有管理简单、安全高效等优点,能够有效保障DTMSN数据通信安全。 综上所述,面向DTMSN的应用需求及网络特点,针对现有DTMSN数据传输中存在问题,以提升网络数据传输性能及安全性为目标,本文利用统计分析、网络编码、PUF等理论和技术,对DTMSN数据传输关键技术开展了深入的研究;针对DTMSN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连接发现、数据采集、数据分发及安全通信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在仿真实验中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改善DTMSN数据传输性能,促进DTMSN网络的实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N929.5;TP212.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瑞;;试论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重庆;无线传感器网络低耗自组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帆;延迟容忍传感器网络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樊秀梅;单志广;张宝贤;陈辉;;容迟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电子学报;2008年01期
2 卢冀;肖嵩;吴成柯;;基于机会式网络编码的低时延广播传输算法[J];电子学报;2011年05期
3 张可;曾家智;刘伟;;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概率复制的数据传输策略及其性能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3期
4 李志军;秦志光;王佳昊;;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分配协议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年02期
5 李巧勤;刘明;曾家智;;延迟容忍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策略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5期
6 朱金奇;刘明;龚海刚;陈贵海;许富龙;宋超;;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中基于选择复制的数据传输[J];软件学报;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敏;延迟容忍网络中移动模型与路由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张重庆;无线传感器网络低耗自组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帆;延迟容忍传感器网络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大力;唐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研究[J];安防科技;2006年06期
2 何文德;杨凤年;刘光灿;;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07年07期
3 刘海波;邹涛;翁哲;;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执勤枪械定位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09年09期
4 张开风;胡艳军;许耀华;姜新红;仇乐乐;王福俊;高韦;丁胜建;;WSN与GPRS结合的远程图像等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林丽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叶青;周鸣争;;基于“基站”通信原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认证技术[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7 余华;孙艳红;车银超;郭玉峰;;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8 余华;吕宁波;;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9 范书平;高巍;马宝英;;一种无线温度传感器网络中节能的路由协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10 杨治秋;柴宝杰;;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信息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维勇;张芬;马学森;;基于IEEE802.15.4的一种分簇算法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石为人;张阳;邓鹏程;;传感器网络局部时间同步协议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刘增力;李雯霏;龙华;朵琳;;能量相关DSR协议OPNET仿真及性能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罗旭;柴利;杨君;;无线传感器网络TTSL迭代定位算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任玲;唐昊;周雷;魏振春;;一种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传输方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6 何坚;方康玲;李晓卉;韩维;;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涉密载体智能监管系统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7 陈传友;张在琛;;基于ADF7020-1的无线收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丁飞;马小铁;;LEACH协议在群体生理参数采集中的实现[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9 于亮亮;刘刚;王俊;;基于IEEE802.15.4的温室环境信息采集系统[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谢宇博;刘刚;王俊;于亮亮;;基于PDA的温室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蕊;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与拓扑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孙玉婷;基于柱形换能器的水下传感器网络组网协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罗汉江;海洋监测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郭瑛;基于事件触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周鹏;水下传感器网络海上试验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书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息分发的可靠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彭敏;延迟容忍网络中移动模型与路由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高艺;能源自给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吴磊;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路由技术相关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伟;多跳无线网络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青;基于可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认证技术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谌业滨;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健康状态融合机制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乔田田;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骆科学;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在矿井机车运输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彭慧;面向离散型制造业的嵌入式MES检测终端开发[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闭启礼;水文传感器网络部署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张永琦;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网关的分级簇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张磊;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10年
9 刘兰涛;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许俊杰;无线通信技术在设备状态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富龙;刘明;龚海刚;陈贵海;李建平;朱金奇;;延迟容忍传感器网络基于相对距离的数据传输[J];软件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亚志;延迟容忍网中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保兴;杨路明;王伟平;;网络拓扑未知环境下确定性网络编码数据传输[J];电子学报;2009年10期
2 王晓东;霍广城;孙海燕;孟祥旭;孙言强;;移动自组网中基于部分网络编码的机会主义路由[J];电子学报;2010年08期
3 黄辰;王芙蓉;戴彬;杨军;张波;;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自组织网数据分发机制[J];电子学报;2010年08期
4 周晓波;卢汉成;李津生;洪佩琳;;AED:一种用于DTN的增强型Earliest-Delivery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8期
5 罗武胜;翟永平;鲁琴;;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6期
6 周晓波;张幸;彭敏;卢汉成;洪佩琳;;DTN中基于泛模板运算的运动模式发现机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2期
7 涂来;王芙蓉;张帆;张剑;;随机路点运动模型合群特性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崔莉,鞠海玲,苗勇,李天璞,刘巍,赵泽;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进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年01期
9 周晓波;周健;卢汉成;洪佩琳;;DTN网络的延时模型分析[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年06期
10 李向群;刘立祥;胡晓惠;曾开祥;;延迟/中断可容忍网络研究进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林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网络层节能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周晓波;延时容忍网络的路由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解放;赵斌;周宁;;移动传感器随机事件捕获[J];传感技术学报;2014年02期
2 朱齐丹;吴叶斌;姚姗姗;陆军;;移动传感器对关键点的监测问题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李文霁;郑康锋;张冬梅;郭世泽;;一种高效的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异步探测机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12期
4 邹赛;胡云冰;;水环境中移动传感器节点研究及设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7期
5 樊留群;陈相滨;杜娟;;主动式移动传感器网络实验平台建模[J];测控技术;2006年01期
6 杨明华;曹元大;谭励;朱东锋;;一种新的移动传感器网络部署及管理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7 周虹宇;周激流;林锋;;一种容延迟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的代码分发机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8 付彬;李仁发;肖雄仁;;容迟移动传感器网络预测辅助的数据传输机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年10期
9 沈毅;涂志亮;王强;;一种分布式移动传感器负载均衡部署算法[J];控制工程;2012年06期
10 钱慧;周祥云;许志猛;余轮;;移动传感器网络节点快速一致性滤波定位[J];计算机科学;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燕;王乐宁;;信息网格中移动传感器网络分层协议栈研究[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江;冯斌;;无线移动传感器网络自适应体系结构的设计[A];第十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黎洁;屈玉贵;赵保华;;容迟移动传感器网络的节能MAC协议[A];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软件技术委员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京生;[N];人民邮电;2014年
2 四川 陈伟鑫译;[N];电子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卫琳娜;混合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覆盖洞修补的移动传感器分派[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伟东;移动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黎洁;容迟移动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输与数据管理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李文霁;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周彤;移动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及自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杨奎武;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李莹莹;基于移动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节能目标跟踪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祺;容迟移动传感器网络协议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白静;面向目标跟踪的移动传感器网络调度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刘云岫;基于蜂拥控制的移动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4 侯加涛;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接收者的分阶段数据传输协议[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5 陈宇铮;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移动传感器节点派遣算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王长清;基于移动传感器的栅栏覆盖算法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杜融;基于移动传感器网络的城市交通监测与估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许一廛;容迟移动传感器网络路由与缓存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孙富康;面向WSN巡航覆盖的移动传感器本体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
10 黄迪;ARM处理器在主动式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0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