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激光雷达观测数据的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2 11:27

  本文选题:无线光(FSO)通信 切入点:激光雷达(LADAR) 出处:《光电子·激光》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分析大气衰减效应对无线光(FSO)通信性能影响时,获取及时准确的能见度数据是关键。首先,分析了目前获取能见度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由激光雷达(LADAR)反演得到的数据可以更好地满足FSO通信性能分析的需求;其次,在介绍了利用LADAR观测数据反演水平能见度方法的基础上,以烟台1月18日典型天气为例,获取了全天的能见度数据,并结合80%的相对湿度阈值对雾霾的转化过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测数据,通过设置适当的通信系统参数,对该日天气条件下的误码率(BER)进行了实时分析,并得出雾比霾更容易引起通信系统性能的降低。本文所得结论,将为建立实际的FSO通信链路提供指导。
[Abstract]:In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atmospheric attenu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optical fiber (FSO) communication, it is crucial to obtain timely and accurate visibility data.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data obtained from LIDAR inversion can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SO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method of retrieving visibility from LADAR observation data, the typical weather in Yantai on January 18th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whole day visibility data are obtained, and the conversion process of haze is analyzed by combining the relative humidity threshold of 80%. Finally, by setting appropri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parameters, combined with the measured data, The BER (bit error rate) under the daily weather condition is analyzed in real time,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fog is more likely than haze to de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conclusion in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ctual FSO communication link.
【作者单位】: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山东省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ts20081330) 山东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ZR2013FQ010)资助项目
【分类号】:TN929.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兑;;大城市区域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发布[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9期

2 易湘;岳鹏;刘增基;陈耿;;无线光载射频通信系统误码率性能分析[J];光电子.激光;2012年07期

3 谢晨波;毛敏娟;岳古明;戚福弟;范爱媛;周军;;新型车载式激光雷达探测对流层气溶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11期

4 毛建东;华灯鑫;何廷尧;王鸣;;银川上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激光雷达探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7期

5 吕炜煜;朱文越;苑克娥;郝磊;封双连;姚东升;饶瑞中;;内陆地区近地面大气消光系数统计特征及气象要素影响分析[J];光子学报;2009年09期

6 易湘;岳鹏;刘增基;陈耿;;基于分集接收技术的相干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性能分析[J];光电子.激光;2012年09期

7 吴晓军;王红星;刘敏;;不同能见度下接收孔径对无线光通信误码率性能影响分析[J];光学学报;2013年10期

8 贾科军;薛建彬;彭铎;张玺君;;弱湍流信道中的调制技术[J];中国激光;2009年03期

9 杨科;吕校华;黎芳;吕渊;王赛兰;;基于相对湿度的霾与轻雾区别方法[J];农业灾害研究;2013年Z1期

10 于凤莲,刘东贤,胡英;有关气溶胶细粒子对城市能见度影响的研究[J];气象科技;200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超;光束闪烁及瞄准误差对无线光通信链路影响机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文华;张艳红;张立文;张玉洁;;枣庄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分析与分月预报方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2 李礼;杨灿;余家燕;唐晓;翟崇治;;重庆典型灰霾天气下大气气溶胶的激光雷达探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1期

3 尹波;蒋泽;罗小兵;;光纤通道中高性能光收发模块的研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漆随平;杨慧;孙佳;王东明;;一种船用气象要素相对湿度传感器[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年07期

5 寇立国;杜毅治;胡宝军;;自记水位井防冻方法的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10年10期

6 孙丽丽;张华栋;李茜;;无线光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09年01期

7 杨永峰;;光纤故障定位检测仪的设计及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09年04期

8 孔繁昕;王圣达;;EPON和GPON在中低压通信接入网中的应用对比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2012年02期

9 代丰羽;;无线激光通信的发展前景探讨[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0年06期

10 李晨曦;刘峰;董玉琴;;多业务光传输平台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闻传花;李玉权;;星地激光通信中的自适应光学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2 徐晓;尹树华;周锁根;;机动无源光接入系统的地址码容量分析[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3 于俊婷;王晶;何宏业;张杰;;基于石油工业中温度交叉敏感问题的思考[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季承荔;周军;;机载激光雷达信号Fernald前向反演的一种新定标方法[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5 张普;周来东;王治渊;;成都市城区灰霾污染现状初探[A];成都市科技年会分会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空气环境污染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孙晓霞;朱勇;;星地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7 张杰;罗太鹏;陈利明;;光网络保护/恢复机制性能的属性综合评定[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8 谢晨波;徐赤东;李琛;阎逢旗;周军;;沿海地区大气能见度的激光雷达测量与分析[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9 白志鹏;董海燕;蔡斌彬;朱坦;姚学祥;;灰霾与能见度研究进展[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车瑞俊;刘大锰;袁杨森;;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庆捷;Tm~(3+)/Yb~(3+)共掺材料制备与激光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君峰;大气细粒子化学组分在线监测系统及其实时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3 程俊强;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特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4 刘建国;微结构光纤非线性特性及功能器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5 杨凌霄;济南市大气PM_(2.5)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6 车瑞俊;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不同有机组分毒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黄忠伟;气溶胶物理光学特性的激光雷达遥感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高晓梅;我国典型地区大气PM_(2.5)水溶性离子的理化特征及来源解析[D];山东大学;2012年

9 古金霞;天津市区PM_(2.5)污染特征及灰霾等级评价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莉;典型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鑫;基于OTDM的10Gbps激光发射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冠岚;北大西洋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学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孙亚尼;DWDM系统中SRS效应统计特性的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4 李宗杰;EPON中数据安全性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吕锁柱;EPON上行带宽动态分配算法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震宇;基于VCSEL的ROF链路收发模块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潘鹄;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研究上海灰霾气溶胶光学特性[D];东华大学;2010年

8 付纳科;阵列光收发模块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曦;基于QD的精确定位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耿玉明;OC-48多业务光传输系统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永胜;;轻雾、烟、霾、浮尘的判断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4期

2 申绍华;对流层气溶胶和云的大气辐射加热特征[J];大气科学;1991年06期

3 邱金桓,孙金辉;沙尘暴的光学遥感及分析[J];大气科学;1994年01期

4 邱金桓,郑斯平,黄其荣,夏其林,杨理权,王文明,潘继东,孙金辉;北京地区对流层中上部云和气溶胶的激光雷达探测[J];大气科学;2003年01期

5 刘东,戚福弟,金传佳,岳古明,周军;合肥上空卷云和沙尘气溶胶退偏振比的激光雷达探测[J];大气科学;2003年06期

6 韩旭东;陈定安;李小娟;崔一平;;无线激光通信技术[J];电子器件;2006年02期

7 戴兵;罗向东;唱鹤鸣;;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1期

8 刘强,王明星,李晶,张仁健;大气气溶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粉体技术;1999年03期

9 吴兑;;再论相对湿度对区别都市霾与雾(轻雾)的意义[J];广东气象;2006年01期

10 于思源,谭立英,马晶,王俊;激光星间链路中振动补偿技术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亚明;张永刚;焦林;;基于改进大气衰减算法的地形抛物模式研究[J];微波学报;2011年04期

2 刘敏;王红星;王倩;徐建武;赵昕;;雨雾共存天气下大气衰减计算的修正模型[J];中国激光;2011年10期

3 宋广;李永新;刘攀龙;何国宝;;海上毫米波大气衰减建模分析[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2011年02期

4 桑振夏;李钟敏;杨晓杰;;大气衰减对LRCS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J];光学仪器;2011年01期

5 潘慧,艾勇,蒋海丽;ATP子系统中补偿大气衰减的一种优化设计[J];光电子技术;2004年03期

6 张瑜;杨豪强;张明高;;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损耗实用计算方法[J];光通信技术;2007年03期

7 宋正方;1,

本文编号:1601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01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2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