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TEDS系统的AMC与HARQ结合算法
本文选题:自适应调制编码 切入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陆地集群无线电增强数据业务(TEDS)中的自适应调制编码(AMC)与HARQ结合算法.该算法采用基于SNR的切换门限判别法进行调制编码方式的选择,采用大数逻辑译码算法进行重传数据帧的合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可有效地提高TEDS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当最大重传次数为2时,所提出的算法能够使系统的误帧率由36.49%下降到6.93%.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algorithm of combining adaptive modulation coding (AMC) with HARQ in 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 enhanced data services (RTDs). The algorithm adopts the switching threshold discriminant method based on SNR to select the modulation coding method. The large number logic decod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merge the retransmitted data fram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data transmission in TEDS system, when the maximum number of retransmissions is 2:00,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reduce the frame error rate from 36.49% to 6.93.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分类号】:TN92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明冬;曾桂根;;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移动性管理实体分析与实现[J];中国新通信;2009年05期
2 郑晓军;;无线通信TETRA系统简述[J];科技资讯;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品宏;;城市轨道交通集群无线通信系统技术与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年07期
2 吴中豪;张云明;徐伟;;TETRA数字集群终端位置信息上报行为管理[J];移动通信;2010年23期
3 何永贵;;铁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与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Z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洪强 ,郭祥寿;TETRA与GSM-R角逐铁路通信谁领风骚?[J];通讯世界;2005年03期
2 李晖,杨义先;TETRA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05期
3 肖育苗,谢胜利;TETRA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概述[J];移动通信;2004年S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辉;陈贤亮;;TD-SCDM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J];通信技术;2007年06期
2 崔杰;常永宇;刘淑慧;杨大成;;基于TD-HSDPA系统的新型调度算法[J];通信学报;2010年03期
3 李玉萍;余官定;赵志峰;张朝阳;;自适应ARQ系统中基于跨层设计的优化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12期
4 张军;钱锟;王映民;;基于TD-SCDMA HSDPA系统的增强型HARQ仿真[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林挺萃;殷锐;张朝阳;;HARQ系统中的功率与速率联合优化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6 郑培超;贾韶军;宋瀚涛;莫笑丽;;OFDMA下行链路混合业务调度算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7 朱彦军;宋仁旺;王钢飞;;自适应调制编码的VBLAST系统研究[J];通信技术;2011年04期
8 张晓玲;封志宏;;TD-HSUPA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J];数字通信;2009年05期
9 马志强;梁书剑;张德兴;;流星突发通信中的增量冗余传输方案[J];信息技术;2011年05期
10 李琴,杨鸿文,郭文彬,杨大成;一种二维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R,
本文编号:1623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23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