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完美序列的PAM-TH-UWB信号的同步捕获算法研究
本文选题:超宽带 切入点:同步捕获 出处:《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超宽带信号UWB(ultra-wideband)的同步问题,提出基于近完美序列APS(Almost perfect sequence)的脉冲幅度调制PAM的同步捕获算法APA-UWB-AS。APA-UWB-AS算法利用APS的特性,设计一种训练序列,并结合最小二乘算法LS获取PAM-UWB的同步。在实施过程中,APAUWB-AS算法只需以比特速率采样,再进行简单的相关运算,从而简单了系统,降低系统的运算量。针对密集多径信道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APA-UWB-AS算法能够快速的获取同步,当训练序列周期为24时,具有良好的同步估计的均方误差MSE和系统误码率,并逼近理想同步的环境下的误码率。
[Abstract]:Aiming at the synchronization problem of ultra-wideband (UWB) signals, a synchronization acquisition algorithm of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AM) based on near-perfect sequence APS(Almost perfect sequence (APA-UWB-AS.APA-UWB-AS) is proposed to design a training sequenc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S. The synchronization of PAM-UWB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least square algorithm L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the APAUWB-AS algorithm only needs to sample at bit rate, and then carries on the simple correlation operation, which makes the system simple. The simulation model for dense multipath channel is establish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A-UWB-AS algorithm can get synchronization quickly, when the period of training sequence is 24:00, The mean square error (MSE) with good synchronization estimation and the bit error rate (BER) of the system are close to the BER in the ideal synchronization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分类号】:TN9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汪一鸣;朱洪波;;一种基于自适应的DS-UWB同步捕获方法[J];电子学报;2007年06期
2 杨志华;张钦宇;张乃通;;基于遗传算法的UWB信号非相干捕获方法[J];电子学报;2010年07期
3 陈国东;武穆清;;一种基于多频带PSWFs组合的CUWB自适应脉冲波形设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6期
4 向新,田斌,易克初,刘磊;一种适合PPM-UWB信号的时移TDT同步捕获算法[J];通信学报;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成林;陈乔乔;蒋挺;;基于正交波形调制的超宽带同步方法理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贾占彪;陈红;蔡晓霞;王喜风;;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脉冲陷波UWB窄带干扰抑制[J];电讯技术;2011年04期
3 向新;王勇;易克初;田斌;;PPM调制的超宽带差分接收机[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7年02期
4 贾占彪;陈红;蔡晓霞;;基于认知的UWB窄带干扰抑制[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2年01期
5 杨志华;张钦宇;张乃通;;基于遗传算法的UWB信号非相干捕获方法[J];电子学报;2010年07期
6 赵亮;金梁;刘双平;季中恒;禹春来;;典型超宽带通信系统实现方案的应用场景分析[J];电子学报;2011年09期
7 赵志勇;王红星;刘锡国;刘传辉;钟佩琳;;基于PSWF的非正弦时域正交调制信号的同步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11期
8 李辉;仇洪冰;;一种适用于TH-PPM UWB快速捕获方案[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李风从;赵宜楠;乔晓林;;抑制特定区间距离旁瓣的恒模波形设计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3期
10 赵志勇;王红星;康家方;刘锡国;毛忠阳;;椭圆球面波函数调制信号帧同步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志勇;IR-UWB多径信号能量收集及ISI抑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赵冰;认知超宽带通信系统关键技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王景景;60GHz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与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姜晓斐;并行组合扩频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庄珊娜;雷达自适应波形优化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侃;认知超宽带的波形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蒋潺潺;基于软频谱自适应的DS-UWB DAA流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葛心鹏;基于CUWB系统的频谱共存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刘磊;超宽带(UWB)通信中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荆利明;超宽带无线通信中同步技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张艳杰;基于检测理论的超宽带系统同步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敏;基于脉冲成形的UWB对TD-SCDMA干扰消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刘亚东;超宽带无线通信的自适应均衡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简雄军;认知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佳;认知超宽带的频谱感知及波形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洪欣;吕英华;贺鹏飞;王野秋;徐勇;;利用小波函数生成UWB正交成形脉冲序列的方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匡麟玲,陆建华,郑君里;密集多径信道下IR-UWB信号同步捕获方法[J];电子学报;2004年S1期
3 汪一鸣;朱洪波;;一种基于自适应的DS-UWB同步捕获方法[J];电子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达仲,王建秀;适于分组传输的软判决同步捕获方案的研究[J];通信学报;1999年S1期
2 王治;卢薇;;同步捕获算法在莱斯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3 曹达仲,王建秀;适于分组传输的硬判决同步捕获方案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4 尚晓琥,胡修林,杨灵;两种伪随机码同步捕获方法的性能比较[J];通信技术;2001年09期
5 张欣宇;沙学军;;一种变步长超宽带同步捕获的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8期
6 汪颖;徐会彬;;PAM-UWB信号LS同步捕获技术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2年S1期
7 官健;;基于相位区间缩减的TH-UWB信号同步捕获算法[J];科技信息;2007年10期
8 毕晓艳;杨莘元;李一兵;殷潜;;一种TH-UWB信号同步捕获算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1期
9 杨莘元;毕晓艳;李一兵;殷潜;;一种基于特殊训练序列的TH-UWB信号同步捕获算法[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10 杨建光;王玫;刘贵生;陈维富;;基于MBOK-TH-UWB通信系统的同步捕获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郭长勇;许肖梅;;一种水声跳频通信的同步捕获方案[A];200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杨志峰;孙怡;邢慧玲;;方程段一种低复杂度的UWB同步捕获方法[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彭伟夫;程郁凡;;一种短波高速跳频系统的同步捕获算法[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汪一鸣;朱洪波;;基于自适应的DS-UWB同步捕获方法研究[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刘磊;向新;田红心;易克初;;一种PAM-UWB系统的实现方案[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毕晓艳;IR-UWB通信系统同步捕获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王彦波;IR-UWB同步捕获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乔;快速跳频系统同步捕获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伟夫;短波高速跳频系统的同步捕获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进;超宽带通信系统同步捕获与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倍荣;多径信道下的IR-UWB同步捕获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覃银环;IR-UWB系统的同步捕获算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曾伟;PAM-UWB系统同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姜恩光;跳频通信系统设计及同步捕获研究与仿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孙宁;IR-UWB无线通信系统中同步捕获算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石巍;超宽带冲激无线电通信系统同步捕获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苏凌洁;MC-CDMA系统中快速捕获技术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27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2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