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缆线路监测的多通路OTDR模块设计
本文选题:光缆线路监测 切入点:光时域反射仪 出处:《光通信技术》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设计实现了一种多通路OTDR模块,主要由4、8、16和32等数目的子模块组合而成。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用户可自由选配不同的测试波长、动态范围和子模块数量,可工作在备纤/离线/在线等模式,主要用于光缆线路监测领域,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和灵活性好等特点。
[Abstract]: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ulti channel OTDR module is mainly composed of 4,8,16 and 32 of the number of sub block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pplications, the user can freely select different test wavelength, the dynamic range and the number of sub modules, can work in the preparation of fiber / offline / online mode, mainly used in the field of optical cable line monitoring and has good real-time performance, high reliability and good flexibility.
【作者单位】: 成都市江汉路31号网管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分类号】:TN91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茂耘,李楠,李尚福,柴毅;基于GIS的光时域反射仪通信光缆故障智能决策[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7期
2 张一帆;何浩;董毅;胡卫生;;新型光时域反射计在无源光网络中的应用[J];光通信技术;2009年04期
3 马正先,熊建文,周篪声,麦冠华;OTDR在光纤测量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田;曹丽芳;;小波分析在光时域反射计中的应用[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8期
2 赵怀毕;朱惠君;;光缆故障节点分析定位[J];电力系统通信;2008年06期
3 魏康林;高小新;罗志会;张弘;;基于OTDR和SMA原理的分布温度阈值执行器的设计[J];大学物理;2007年10期
4 李娅;张建勋;杨欣;;不确定推理模型的火箭安全决策系统[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5 张士文,殳国华;基于OTDR的光纤参数自动测量系统[J];光通信技术;2005年02期
6 李新华;梁浩;徐伟弘;张旭苹;;常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性能比较[J];光通信技术;2007年05期
7 张让莘;王益军;;光纤断点测试仪的研制[J];光通信技术;2008年07期
8 阳华;张湘英;李苏;;光缆线路的安全监测[J];光通信技术;2008年12期
9 周永红;林怀清;;光纤传输网实时监测系统[J];光通信技术;2011年01期
10 葛建国;郭文锐;黄剑;;基于双向OTDR测试的光传输网实时监测系统[J];光通信技术;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盛蕊;;电力系统中通信光缆故障定位[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柴敬;岩体变形与破坏光纤传感测试基础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2 尉婷;油气管线光纤反射与散射结合的新型传感检测系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升槐;基于OFDR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宁;光缆厂的光缆自动检测系统的优化与升级[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赵萌;基于可变光纤延迟线的长距离激光测距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程国娟;油井热洗热流耦合场及温度监测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肖天雷;基于OTDR的EPON在线监测和保护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刘彬;实时光纤断点检测仪的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代志勇;高性能PC-OTDR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黄小莉;光纤通信网光缆在线监测[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魏康林;基于瑞利散射的准分布光纤温度报警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10 黄大欣;使用格雷互补序列提高OTOR测量动态范围的方法[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清兰,张国山,滕秀英,孙德馨;光时域计的特性参数与测量的几个问题[J];电力系统通信;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平;OTDR的测试原理及注意事项[J];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15期
2 刘洋,刘利,刘波,吴伟,曾秋礼;OTDR在工程中的应用[J];有线电视技术;2004年21期
3 刘世春;;对OTDR测试精确度问题的分析[J];电信科学;2005年12期
4 梁志刚;;OTDR测试与误差分析[J];江西通信科技;2005年04期
5 蒋珀,林中;集中式OTDR检测系统的服务器端功能实现[J];中国仪器仪表;2005年01期
6 倪玉婷;吕辰刚;葛春风;武星;;基于OTDR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6年01期
7 张宝军;;OTDR的原理及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09年12期
8 全荣华;;OTDR曲线快速准确识别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2期
9 ;SPECIAL TOPICS:Chaotic laser brings out higher precision OTDR[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14期
10 李国军;;一种基于OTDR技术的插回损测试仪[J];光通信技术;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武建辉;李桂枝;;OTDR测试与误差分析[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2 成晓林;;利用OTDR进行精确的测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程涛;;使用OTDR测试光通信传输系统[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关于OTDR使用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五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吴少波;宁鼎;朱守正;刘笑东;;利用光时域反射计(OTDR)检测保偏光纤纤芯缺陷技术[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李致颖;;利用OTDR查找光缆线路故障[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柴敬;魏世明;常心担;李毅;;相似材料模型实验中的OTDR检测方法[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曹小秋;张明志;高小勇;陈瞳;;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光缆自动监测站设计[A];第20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陈宝亮;为OTDR增加“光眼”[N];通信产业报;2012年
2 山东 王卫国;浅析OTDR工作原理及测试应用[N];电子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曾艳涛;采用模块化结构连接OTDR[N];计算机世界;2002年
4 安恒公司 高巍;OTDR一步跨入局域网[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EXFO公司;精密测试设备护航光网络[N];通信产业报;2007年
6 高巍;局域网光缆测试引入OTDR[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7 迪文;安捷伦推出[N];通信产业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宏明;嵌入式OTDR相关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衍飞;基于P-OTDR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杨福先;基于OTDR的分布式光纤微弯测试系统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吕春梅;基于OTDR曲线的通信光纤故障诊断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陈春明;便携式OTDR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代志勇;高性能PC-OTDR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7 李俊;OTDR曲线分析技术在光纤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8 罗力伟;基于Ф-OTDR的无源光网络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大迟;基于非OTDR的无源光网络链路监测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陈常洪;OTDR事件检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1638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3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