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谱能分析法解决地质雷达大尺度探深问题
本文选题:地质雷达 切入点:低频 出处:《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为了突破地质雷达低频天线探测深度与辨识率之间的矛盾,满足浅埋地下工程精细化物探的需求,基于谱能分析法对常规低频天线采集的雷达信号进行后处理,通过对探测目标介质体的频响强度分析,有效提高雷达回波的识别能力,实现了较常规雷达信号处理分析方法增大2~3倍探测深度的良好效果。结合某隧道中坍塌冒顶围岩扰动影响范围的探测实例,采用100MHz低频天线及谱能分析信号后处理技术达到了100m的大尺度探深,初步解决了地质雷达大尺度探测的工程问题。
[Abstract]: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tection depth and identification rate of low frequency antenna of geological radar and meet the need of fin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in shallow buried engineering, the radar signal collected by conventional low frequency antenna is processed after processing based on spectral energy analysis. By analyzing the frequency response intensity of the target medium, the recognition ability of radar echo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radar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 good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 detection depth by two times and three times is achieved. Combined with the detection example of the influence rang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disturbance caused by the collapse and falling of the roof in a tunnel, By using 100MHz low frequency antenna and spectral energy analysis signal post-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large scale sounding depth of 100m is achieved, and the engineering problem of large scale detection of GPR is preliminarily solved.
【作者单位】: 北京航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号】:TN957.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广,吕绍林;地球物理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及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1期
2 苏智光;钱东宏;廖建军;李仕胜;;浅谈地质雷达数据的精细处理[J];工程勘察;2012年07期
3 张志勇;;探地雷达谱白化法[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茹瑞典,张金才,耿德庸,王进学,姜兴阁;地质雷达及其在地质和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5年01期
5 赵倩倩;雷宛;邓艳;李星;王俊;;探地雷达在工程勘察中天线频率的选择[J];勘察科学技术;2013年02期
6 王兴舟;关长禄;吕得保;;地质雷达水平分辨率及探测有效深度试验研究[J];北方交通;2010年11期
7 黄河;杨宇;王继勇;;基于地质雷达技术的岩溶场地地质综合评价[J];湖北电力;2011年02期
8 谢雄耀,万明浩;复信号分析技术在地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0年02期
9 赵永辉,吴健生,万明浩;多次叠加技术在探地雷达资料处理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0年03期
10 余志雄,薛桂玉,周创兵;复信号分析技术及其在地质雷达数字处理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恩厚;陈前新;;瞬时振幅、瞬时相位、瞬时频率在地质雷达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地质;2004年01期
2 张丽丽;刘四新;吴俊军;贾亮;康晓涛;;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探地雷达子波提取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周黎明;刘江平;刘天佑;肖国强;李运栋;;复杂隧洞地质缺陷超前探测的综合物探方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5期
4 薛桂玉,余志雄;地质雷达技术在堤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J];大坝与安全;2004年01期
5 于景兰,王春和;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目标时的波速估计[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年03期
6 刘敦文,徐国元,黄仁东,古德生;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探地雷达信号解释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1期
7 邹海林,宁书年,林捷;小波理论在探地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2期
8 邹海林,宁书年,邹华胜;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的GPR图象去噪效果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9 葛双成,邵长云;岩溶勘察中的探地雷达技术及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10 宋先海;顾汉明;肖柏勋;;我国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述评[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石颖;刘洪;;地震信号的复地震道分析及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黄丹青;;高频地质雷达与混凝土护壁层无损测厚[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文荣;丁文其;戎凯;王晓形;郝亮;;地质雷达在探测隧道中小煤窑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育台;黄丹青;;地质雷达与公路无损检测技术[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吴文荣;丁文其;戎凯;王晓形;郝亮;;地质雷达在探测隧道周边煤窑采空区的应用[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军;宜万铁路施工期隧道岩溶突水地质灾害形成规律与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何瑞珍;探地雷达检测土壤物化质量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刘敦文;地下岩体工程灾害隐患雷达探测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4 王典;地震勘探几种数字新技术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5 钟燕辉;层状体系介电特性反演及其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杜军;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探测图像识别及沉降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张全升;高速公路路面和路基病害检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孙中任;磁异常多频段信息的提取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许年春;岩体节理多参数反演的反射波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石刚;探地雷达系统优化及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兵;基于改进介电常数模型的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反演[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康;基于MATLAB的探地雷达数据处理研究及软件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胡晓;基于分层媒质内部反射的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4 黄敏;铁路路基病害车载雷达探测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淼;高等级公路路面路基GPR量化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张胜;HHT理论及其在岩土工程信号分析中的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马俊杰;浅层探地雷达管道回波信号分析处理[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8 杨建广;高频电磁波数学信号处理研究——在层状介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2年
9 赵云峰;叠加速度分析和奇异性检测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4年
10 赵勇;探地雷达回波信号成像和小波去噪的方法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奇才;冯双昌;李炳杰;何自强;张恒;;不良地质的探地雷达图像模拟与识别[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2 苏茂鑫;田钢;曾昭发;黄玲;石双虎;杨静;;频率补偿技术在提高探地雷达分辨率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1期
3 王惠濂;探地雷达概论——暨专辑序与跋[J];地球科学;1993年03期
4 黄南晖;地质雷达探测的波场分析[J];地球科学;1993年03期
5 王云专,郑江峰,孙立志,任晓乔;基于小波变换的加权叠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高立兵,王峗 ,夏明军;GPR技术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0年01期
7 王嘉松,曹桂荣;分形脉冲反褶积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1998年01期
8 陆文凯,丁文龙,张善文,肖焕钦,赵铭海;基于信号子空间分解的三维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9 韦宏鹄,杨顺安;探地雷达波的相位参数及其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1999年01期
10 刘大为;探地雷达资料的确定性反褶积处理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茂鑫;减少吸收衰减影响的高分辨率探地雷达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清玉;RAMAC/GPR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及其应用[J];海河水利;1999年03期
2 薛建,田钢,谭笑平,王者江;地质雷达在高速公路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世界地质;1997年02期
3 苏红旗,杨峰,王均双,商伟,马雷;地质雷达信号采样定时控制[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3期
4 曲韵笙;第三届国际地质机械仪器展览会在北京1993年4月20日—24日举办[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3年02期
5 茹瑞典;地质雷达及其应用实例[J];勘察科学技术;1995年02期
6 张金才,茹瑞典;地质雷达在煤矿井下的应用研究[J];煤炭学报;1995年05期
7 王大为;准确获取地质雷达检测结果应注意的问题[J];公路;2002年09期
8 冯德山,戴前伟;用Visual C~(++)开发地质雷达正演模拟软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4年03期
9 李振新;;地质雷达技术及其在煤矿中的应用[J];矿业快报;2007年07期
10 徐进前;;GPR在公路桥梁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工程与建设;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泽林;葛为中;;地质雷达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洞室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怀凤;李术才;崔伟;邱道宏;刘钦;;综合地质预报在某隧道明洞探测中的应用[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3 赵育台;黄丹青;;地质雷达与公路无损检测技术[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武;汤井田;肖晓;;地质雷达技术及其应用[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5 程志平;;地质雷达波形图计算机合成[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曾昭发;田钢;薛建;王者江;吴边;;基于小波变换的地质雷达数据成像和自动解释[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赵春来;;地质雷达在隧道强含水不良地质地层施工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8 邹麓;关键;徐兴荣;;地质雷达在城区表层调查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9 吴俊;毛海和;应松;夏才初;;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短期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为腾;李术才;薛翊国;赵岩;丁志海;;地质雷达在胶州湾海底隧道F_(4-5)含水断层超前预报中的应用[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豫沙;用地质雷达探寻地下珍宝[N];大众科技报;2000年
2 杨井珲;隧道施工多险阻地质雷达屡攻关[N];中国煤炭报;2000年
3 通讯员 龚向前 记者 夏斐;堤坝管涌探测技术获突破[N];光明日报;2001年
4 记者 黄里;乐山大佛接受“体检”[N];四川日报;2006年
5 王应富;地质雷达技术:准确预测隧道地灾[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杨兴群;乐山大佛昨起“体检”[N];乐山日报;2006年
7 李彪;围绕做强做大拓展社会项目[N];中煤地质报;2008年
8 何开胜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CT与雷达,,升级大坝“安检”[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河南省驻马店市公路局 郭建华;地质雷达检测在漯驻高速公路软基处治中的应用[N];中国信息报;2003年
10 ;黄河质检人用智慧点燃灾区应急除险的护航灯[N];黄河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杜兴忠;地质雷达成像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崔凡;基于地质雷达的土地整理质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3 杨艳青;运营隧道健康诊断及剩余寿命评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裴建新;补偿吸收衰减的地质雷达数据叠前偏移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李忠;在建铁路隧道水砂混合物突涌灾害的形成机制、预报及防治[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6 孟陆波;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计算机辅助预报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蒋小珍;线性工程路基岩溶土洞(塌陷)灾害防治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葛颜慧;岩溶隧道突水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珍发;西商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地质雷达技术应用与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向亮星;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及其数据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李亚飞;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正演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王智;黄土隧道中地质雷达超前预报图像的实例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娄锡燕;地质雷达在隧道健康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劲松;地质雷达技术在京沪高速公路病害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曾知法;隧道不良地质体地震与地质雷达正演偏移数值模拟及物探信号处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兆磊;用地质雷达二维数据资料反演地下介质参数的方法[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冯德山;地质雷达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正演[D];中南大学;2004年
10 赵继祖;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病害的地质雷达诊断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64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6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