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阵级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文选题:数字波束形成 切入点:子阵级 出处:《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为了提高角度和距离分辨力,相控阵雷达需要增大天线的孔径。但是大型天线阵列其数量往往已经激增至成百上千个,如果系统给每个阵元分配一个单独的包括放大、混频和模数(A/D)转换等的接收通道,会大大增加信号处理的硬件成本。子阵级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就是将大型阵列通过一定的规则将若干阵元划分成较少数量的子阵来处理。通过该技术处理后,雷达系统的硬件成本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同时,也可以降低系统计算的复杂度。本论文介绍了数字波束形成的基础理论知识、讨论了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几种准则和算法,并对常用的几种算法如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算法、采样矩阵求逆(SMI)算法,最小均方(LMS)算法和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等几种算法的性能通过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介绍了一种实现简单、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的算法——对角加载SMI算法,并对此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接着介绍了子阵划分的方法,包括均匀子阵划分和非均匀子阵划分方法,并对均匀子阵划分和非均匀子阵划分的数字波束形成性能做了仿真对比,对均匀子阵划分引起的栅瓣、栅零点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分析了原因,并分别对线阵和平面阵的子阵级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做了仿真分析。本文的最后研究了子阵级DBF的设计和实现,对给出的一种平面阵子阵划分方案进行了仿真,仿真内容包括多波束形成、子阵与全阵的比较及和差波束形成等。另外,还通过仿真分析了波束权值量化对方向图的影响及通道校正的方法。论文的最后给出了DBF模块的实现原理框图及DBF板软件的组成及具体实现流程。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ngle and distance resolution, phased array radar antenna aperture increases. But the need of large antenna array the number often has surged to hundreds of thousands, if each element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a single including amplification, mixing and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A/D) receiving channel, will greatly increase the signal processing hardware cost at subarray level digital beamforming (DBF) technology is a large number of array element is divided into a few sub array are processed by certain rules. By this technique, the radar system hardware cost can be greatly reduced, at the same time, can als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computing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basic theory of digital beamforming, discusses several criteria and algorithm for adaptive beamforming, and several commonly used algorithms such as 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 (MVDR) algorithm And the sample matrix inversion (SMI) algorithm, least mean square (LMS) algorithm and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RLS) algorithm and several algorithms are compared by simul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kind of simple, - diagonal loading SMI algorithm can be applied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his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Then it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subarray division, including uniform subarray division and non-uniform subarray division method, and the uniform subarray division and non-uniform subarray division digital beam formation performan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ting lobe caused by uniform subarray division, gate zero problems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and the reasons are analyzed, and adaptive digital on line array and plane array beamforming at subarray level (ADBF) to do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BF at subarray level, a planar sub array for a given row The solution is simulated. The simulation includes multi subarray beamforming, and comparison matrix and difference beam forming method. In addition, the quantitative impact of the weight of beam pattern and channel calibration is analyzed by simulation.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inciple diagram and the DBF board and the software composition the detailed process of DBF module.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58.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峰;俞卞章;;全相参准连续波雷达反隐身性能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S9期
2 杨峰;俞卞章;;基于FFSP—FFT处理的高速目标信号多通道实时检测[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S9期
3 李黎;郭陈江;丁君;;基于遗传算法的宽带相控阵天线综合[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3期
4 刘永祥;朱玉鹏;黎湘;庄钊文;;导弹防御系统中的目标综合识别模型[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4期
5 李玉书;空间目标监视雷达技术探讨[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3年04期
6 陈文丽;苏东林;;相控阵雷达搜索方式下波位编排与优化[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年05期
7 卢建斌;肖慧;胡卫东;郁文贤;;基于非精确计算的空间探测相控阵雷达任务规划算法[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7年03期
8 张光义;;对测量雷达的一些新需求与精细测量技术[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0年01期
9 马建;徐晓丹;;基于无中心处理的多模雷达调度策略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2011年01期
10 刘进;王雪松;马梁;王涛;冯德军;李永祯;王国玉;;空间进动目标动态散射特性的实验研究[J];航空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郭尊华;谢维信;;弹道导弹跟踪技术进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陈文汉;郑军;陈芳群;;雷达技术简介及发展展望[A];四川省电子学会雷达与火控、电子线路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1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王海旗;陈文汉;孙忠;;现代雷达技术及展望[A];第二届全国信息与电子工程学术交流会暨第十三届四川省电子学会曙光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邹林;汪学刚;钱璐;;三毫米波箔条云RCS测量雷达系统和定标实验[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杜白;徐金平;郭飞;;基于EBG结构的L波段四位数字移相器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朝抒;机载相控阵雷达地面低速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从思;天线机电热多场耦合理论与综合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卢建斌;相控阵雷达资源优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赵锋;弹道导弹防御跟踪制导雷达探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秦文峰;BTO基铁电薄膜的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贺训军;Ka波段硅基分布式MEMS传输线移相器射频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金光虎;中段弹道目标ISAR成像及物理特性反演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贺寓东;遥测系统中的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及其实现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9 刘二小;SuperDARN高频雷达回波特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刘丽华;基于雷达测量的导弹目标微动特征提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建勇;宽带大功率信号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周琦;两维数字阵列雷达DBF控制及其电路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陈松明;基于STK的空间目标监视雷达系统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庄亚明;Ka波段LiZn铁氧体移相器设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梁利娟;子阵级宽带空间谱估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唐梓璐;脉冲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仿真平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彭勃;中段目标一维距离像姿态敏感性分析与识别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李s,
本文编号:1678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7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