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联合稀疏模型的OFDM压缩感知信道估计

发布时间:2018-03-28 22:16

  本文选题:信道估计 切入点:正交频分复用 出处:《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针对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系统,比较了基于压缩感知的不同导频设计方案及相应信道估计性能.基于信道响应的时域稀疏和缓变特征,提出了基于联合稀疏模型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信道估计的性能.该方法将连续若干个OFDM符号的信道估计问题转化为联合稀疏模型下的压缩感知问题,充分利用信道的稀疏特性和时间相关性进行信道估计.结合短波OFDM系统,比较了几种信道估计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小平方误差信道估计方法和逐符号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方法相比,基于联合稀疏特征的信道估计方法可进一步改善估计性能,对时变信道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Abstract]: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different pilot schemes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 and corresponding channel estimation performance are compared. A compressed perceptual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joint sparse model is propos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hannel estimation. In this method, the channel estimation problem of continuous OFDM symbols is transformed into a compressed sensing problem under the joint sparse model. The channel estimation is made full use of the sparse characteristic and time dependence of the channel. The performance of several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s is compared with the shortwave OFDM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east square error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the symbol-by-symbol compressed perceptual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the joint sparse feature 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estimation performance and has better adaptability to time-varying channels.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27118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2ZX03003006)
【分类号】:TN929.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董秀洁;王莉;王素菊;;一种改进的LS信道估计算法[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王韦刚;杨震;胡海峰;;分布式压缩感知实现联合信道估计的方法[J];信号处理;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滕志军;张伟;王娜;;基于矩阵旋转的改进STBC码[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张驰;郭黎利;;MIMO-OFDM系统迭代球形译码检测算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姜杉;仇洪冰;韩旭;;基于自适应阈值SAMP算法的OFDM稀疏信道估计[J];计算机应用;2013年06期

4 左加阔;陶文凤;包永强;方世良;赵力;邹采荣;;联合稀疏信号恢复中的分布式路径协同优化算法[J];信号处理;2013年08期

5 康莉;谢维信;黄建军;黄敬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分布式压缩感知技术[J];信号处理;2013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本卿;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的迭代均衡与信道跟踪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杜宏伟;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导频插值算法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彭明莉;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与均衡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马杰;基于DFT的OFDM系统的MMSE信道估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周其永;数字电视信道状态信息估计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卢斌;自适应跳频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治平;OFDM电台数字中频单元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2年

8 白大斌;OFDM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伟锋;基于压缩感知的估计和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于伟;面向瞬时混合信号的分布式压缩感知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石光明;刘丹华;高大化;刘哲;林杰;王良君;;压缩感知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2009年05期

2 何雪云;宋荣方;周克琴;;基于压缩感知的OFDM系统稀疏信道估计新方法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康绍莉,裘正定,李世鹤;TD-SCDMA系统中低代价信道估计方法的改进[J];通信学报;2002年10期

4 袁文文;郑宝玉;岳文静;;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双向中继信道估计[J];信号处理;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振山;徐国治;;Nakagami信道的中断容量分析[J];电路与系统学报;2010年01期

2 刘毓;王万华;席光文;;酉空时编码在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杨祥,韦岗;基于梳状导频的OFDM分组自适应比特装载与功率控制[J];电讯技术;2005年03期

4 李轶鹏;叶中付;;多天线Rayleigh衰落相关信道的平均信道容量[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5年04期

5 奚家熹;方朝曦;王宗欣;;MIMO系统中发射端信道信息不准确时的TH预编码器的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1期

6 李庆坤;马红光;李正生;李庆会;;映射信道信息的编码空时级联系统[J];通信技术;2010年07期

7 朱世东;ISDN专利技术综述[J];电信科学;1991年02期

8 王永学;陈芳炯;韦岗;;非精确信道信息下的自适应MIMO-OFDM系统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3期

9 肖璇,杨鸿文,郭文彬,杨大成;信道信息误差对多用户分集影响方面的两个问题的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俞菲;杨绿溪;;MIMO多中继辅助通信中的优化调度[J];通信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汀;杨绿溪;;多中继MIMO通信系统中基于SDMA码本的多用户调度[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杨文东;蔡跃明;徐友云;;基于模糊评判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传输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江帆;王墉;杨晨阳;;时空相关信道中下行多用户MIMO系统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4 赵知劲;杨进丽;王海泉;;对角空时码在无线中继网络中的应用[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潘u&;酆广增;;一种新的ALOHA接入法[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肖国军;匡镜明;刘家康;;多星座图映射分层空时结构及其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7 丁庆;胡剑皓;李少谦;;MIMO-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王武军;梁庆林;;SC—FDE中信道信息利用的超高斯准则[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9 潘鸣宇;金爽;杨鸿文;程卫东;;一种基于ACK的发送分集技术[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杜建成;许玉滨;高振兴;陈薛刚;程宇新;吴建军;;兼容3G的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呼叫处理流程设计[A];第六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陈沫 陈奎林 崔春风;C-RAN让无线接入网绿色演进[N];通信产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凯明;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调制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2 王伟;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预处理及检测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韩锋;MIMO下行系统的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志锋;基于信道信息的数字音频盲取证关键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赵振山;基于信道统计信息的MIMO系统发射端最优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任志远;脉冲超宽带通信系统同步与信道估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汪俊芳;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自适应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肖啸;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案及资源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海霞;基于MIMO的未来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刘雪芳;非理想反馈下闭环MIMO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国勇;浅海水声信道均衡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亮;多用户OFDMA系统资源分配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3 贾蓉;MIMO系统中的非线性预编码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程宏;向量信道中置信度传播检测及其平均场论解释[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李广威;无线信道信息的快速压缩重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张蓝星;MIMO-OFDM通信系统中自适应技术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7 方晓胤;无线MIMO/OFDM通信系统中线性预编码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雁;协同通信系统中的中继选择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0年

9 李佩之;分组密码芯片模板攻击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10 杨U,

本文编号:1678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78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c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