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的侦察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30 09:34

  本文选题: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 切入点:侦察 出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0期


【摘要】: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利用空间分集增益,提高检测和估计的性能,从而在电子对抗中产生了诸多优势。该文针对分布式MIMO雷达的侦察问题,首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侦察方案,建立起侦察一方与雷达一方的互动机制。该方案采用一个接收阵列采集雷达信号,并通过对雷达发射机数目和方位的估计,实现在空间上对多个雷达信号的分离,继而判断出是否存在分布式MIMO雷达。分别从侦察一方与雷达一方的角度出发,提出侦察与反侦察的策略和算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相对更多的接收阵元数以及选用改进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可以提高侦察能力;采用非均匀、大范围的MIMO雷达布阵方式以及利用MIMO雷达的选择性分集和波形优化可以提高雷达的反侦察能力。
[Abstract]:Distribute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radar makes use of spatial diversity gain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thus it has many advantages in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This paper aims at the reconnaissance problem of distributed MIMO radar. First of all, a complete reconnaissance scheme 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an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the reconnaissance side and the radar side. The scheme uses a receiving array to collect radar signals, and estimates the number and orientation of the radar transmitters. The separation of multiple radar signals in space is realized, and then the existence of distributed MIMO radar is judg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connaissance side and the radar side, respectively, The strategies and algorithms of reconnaissance and anti-reconnaissance are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by adopting more receiving elements and the improved DOA estimation algorithm. The anti-reconnaissance ability of MIMO radar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the selective diversity and waveform optimization of MIMO radar.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基金】:TI核心大学计划基金(20073000468)
【分类号】:TN9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百川;;对MIMO雷达的电子侦察技术[J];舰船电子对抗;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正中;李小波;梁浩;贺平;;对相参MIMO雷达的卷积干扰技术[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3年03期

2 蒋海荣;张玉;冉金和;;一种基于盲源分离的MIMO雷达侦察识别方法[J];电光与控制;2013年12期

3 盛志超;盛骥松;何暖;;一种对MIMO雷达的侦察方法[J];舰船电子对抗;2011年05期

4 汤小为;唐波;汤俊;;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信号盲分离算法研究[J];宇航学报;2013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建明;吴道庆;;MI MO雷达抗干扰性能分析[J];航天电子对抗;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秋明;徐大专;罗艳强;陈小敏;;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空域相关性评估简化模型[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2 李相如;张昭;王小谟;;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等效阵列增益推导[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王文胤;程智谋;;认知的协同多输入多输出通信[J];通信电源技术;2013年06期

4 谭丽丽,韦岗;多输入多输出盲解卷问题的最大熵解法[J];电子学报;2000年01期

5 郑武;张海滨;宋文涛;罗汉文;;多输入多输出无线系统的迭代可配置树型搜索检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王燕;薛小玮;弓树宏;吴振森;;降雨环境中多输入多输出地-卫信道相关性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7 董瑞翔;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辨识在高炉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1984年01期

8 张轶;任清华;褚振勇;;多输入多输出变换域通信系统设计与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年07期

9 朱幼莲;基于立方扩展法的多输入多输出逻辑综合算法的实现[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蒋敏;黄建国;史文涛;张立杰;;多输入多输出阵列目标方位估计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芮贤义;;干扰受限环境下多输入多输出-最大比合并系统的容量和误符号率分析[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2 张俊玉;;多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的盲辨识[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3 毕庆琪;苏为洲;;多输入多输出有限脉冲响应系统的信号功率谱分析和相应的盲辨识方法[A];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陈性敏;陈翰馥;;多输入多输出Hammerstein系统的递推辨识[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吴朝木;;单片机在编码器设计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WLAN技术取得突破[N];计算机世界;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玲;多输入多输出探地雷达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珊珊;无线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徐浩;多输入多输出冲击振动试验控制系统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游青松;多输入多输出的建模与系统容量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良玉;多输入多输出频域模型参数识别[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丛文;随机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时滞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D];青岛大学;2014年

6 吴吉平;多输入多输出频域正交多项式模态参数识别方法[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杨巍;多输入多输出正弦扫频试验控制方法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张奇;多输入多输出(MIMO)编码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张殿宝;高速环境下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丁振平;TR-MIMO声纳探测方法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85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85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f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