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下视三维成像构型及算法

发布时间:2018-04-13 23:18

  本文选题:激光雷达 + 合成孔径 ; 参考:《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10期


【摘要】:传统激光三维成像均采用实孔径成像技术,其分辨率会随着作用距离的变远而降低。相比于实孔径成像,合成孔径成像的一个显著优势是沿航向的分辨率不随作用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基于合成孔径技术提出一种合成孔径激光三维成像雷达的工作模型。该系统采用激光泛光发射模式和多波束相干接收,首先,在高度向,采用大时宽带宽的线性调频信号,并利用解线频调技术实现高分辨率;其次,沿航向利用合成孔径技术频域压缩算法实现高分辨率,其中考虑到激光调频信号的长扫频周期,对于平台连续运动引入的多普勒平移项进行了补偿;在跨航向通过实孔径阵列实现高分辨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Abstract]:Traditional 3D laser imaging uses real aperture imaging technology, and its resolution will decrease with the distance of action.A significant advantage of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over real aperture imaging is that the resolution along the course does not vary with the range of action.Based on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ology, a model of synthetic aperture laser 3D imaging radar is proposed.In this system, laser flooding mode and multi-beam coherent reception are adopted. Firstly, in high direction, the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LFM) signal with large time and wide bandwidth is adopted, and the high resolution is realized by using the de-line-frequency modulation technique.The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 is used to realize high resolution along the course. Considering the long sweep frequency period of the laser frequency modulation signal, the Doppler translation term introduced by the continuous motion of the platform is compensated.High resolution is achieved through real aperture arrays across course.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70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K5051305005,NSIY171412)
【分类号】:TN9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煜;孙建锋;栾竹;刘立人;;尺度缩小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的孔径合成实验[J];光学学报;2008年12期

2 倪树新,李一飞;军用激光雷达的发展趋势[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3年02期

3 邢孟道;郭亮;唐禹;臧博;;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实验系统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年02期

4 贺敏;胡以华;赵楠翔;刘伟;;机载激光三维成像技术应用现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8年04期

5 李磊;胡以华;赵楠翔;贺敏;;激光三维成像技术应用现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年12期

6 孙志慧;邓甲昊;王昌;;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线阵探测模式分析[J];激光与红外;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拥军;吴先良;;双站移不变SAR成像的一种通用等效单站RD算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易鹏;赵尚弘;占生宝;;分布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的研究进展[J];半导体光电;2010年06期

3 谢宜壮;朱柏承;汪精华;;星载SAR实时成像处理系统结构设计[J];兵工学报;2010年S2期

4 郭琨毅;盛新庆;唐波;;机动目标的时频变换ISAR成像仿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刘伟;李海;;基于Photoshop插件的SAR图像处理与评估系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郑坤;高梅国;刘国满;;一种基于扩展孔径的SAR欺骗干扰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傅雄军;方秋均;鄢宏华;高梅国;;基于天基雷达探测的静止轨道目标监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陈德峰;高梅国;傅雄军;江长勇;;参数侦测误差对SAR欺骗干扰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9 张雄奎;傅雄军;高梅国;夏雯涓;;多通道实时ISAR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鄢宏华;栗苹;傅雄军;高梅国;;月面态势感知雷达三维成像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海粟;磨国瑞;张江华;刘婷;;雷达导引头DBS回波信号模拟仿真[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哲;许人灿;陈曾平;;一种改进的ESPRIT成像算法[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3 杨剑;陈曾平;刘万全;;基于多DSP的雷达成像处理平台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4 祝本玉;薛磊;史军军;;基于ULAM混沌的ISAR干扰技术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5 张子善;黎向阳;张汉华;;一种改进的极坐标波数域圆迹SAR三维成像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志勇;付耀文;黎湘;;实时SAR欺骗干扰系统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7 杜琳琳;任艳;陈曾平;;舰船目标ISAR成像多普勒特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8 李志国;白雪;潘志明;;星载SAR目标回波信号的仿真与成像[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李斌;姚康泽;王岩;;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统计模型的雷达目标识别[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张学磊;肖健华;;步进频率的实现及其在SAR中的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吉英;压缩感知理论及在成像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力宝;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王怀军;MIMO雷达成像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贺思三;微动目标高分辨雷达信号建模及特征提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杨科锋;移变双基地SAR特性与成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李金梁;箔条干扰的特性与雷达抗箔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赖涛;星载多通道SAR高分辨宽测绘带成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陶勇;知识辅助的SAR图像目标特性分析与识别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朱洪波;基于亮度变化测度的多源影像抗干扰融合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予昊;自旋目标运动成像与静止目标凝视成像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术义,邓文怡,刘国忠,赵维伦,吕乃光;立体摄影测量系统的现状与进展[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刘永霞;胡涌;冯仲科;;基于LIDAR数据的林冠层三维信息模型的提取与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3 程正逢,王盛才,石克勤,王圣祖,程正选;航空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在国外工程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3年03期

4 张云华,姜景山,张祥坤,闫敬业,蒋长宏,许可,雷利卿;三维成像雷达高度计机载原理样机及机载试验[J];电子学报;2004年06期

5 韩绍坤;;激光成像雷达技术及发展趋势[J];光学技术;2006年S1期

6 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Ⅰ):离焦和相位偏置望远镜接收天线[J];光学学报;2008年05期

7 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Ⅱ):空间相位偏置发射望远镜[J];光学学报;2008年06期

8 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Ⅲ):双向环路发射接收望远镜[J];光学学报;2008年07期

9 黄学明;;机载三维激光雷达技术在大新—南宁500kV线路中的应用[J];红水河;2008年04期

10 张立;机载推帚式高光谱成像仪实现宽视场的技术途径[J];红外;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令讲,周正欧;浅地层步进变频探地雷达合成孔径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5期

2 史灵卫;刘和光;许可;杨双宝;徐曦煜;王磊;;地球自转对星载合成孔径高度计的影响[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年03期

3 彭海良,赵山,张隆礼,刘新民;合成孔径雷达定时器的设计[J];电子学通讯;1982年05期

4 闫敬业,吴季,张升伟,姜景山;合成孔径辐射计多路高阶数字复相关器方案研究[J];电子学报;2003年09期

5 钟丽云,张以谟,吕晓旭;合成孔径数字全息的分析模拟及多参考光合成孔径数字全息[J];光子学报;2004年11期

6 杨双宝;刘和光;许可;王志森;;合成孔径高度计中的延迟补偿问题[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7年06期

7 李秋锋;石立华;金信鸿;梁大开;;一种改进的合成孔径聚焦算法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9年03期

8 曾春平;钱晓凡;张永安;张海涛;;利用传统全息片实现合成孔径数字全息的研究[J];激光杂志;2009年04期

9 王海涛;史振;蒋俊;梁斌;甄理;贾晓媛;殷少华;;基于波束仿真的合成孔径聚焦成像研究[J];无损检测;2011年01期

10 张直中;;合成孔径、逆合成孔径和成象雷达(二)[J];现代雷达;198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冬青;张碧星;师芳芳;;基于超声阵列的合成孔径聚焦成像方法研究[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2 曾碚凯;王英;黄海宁;;合成孔径无损探伤技术的研究[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吴冰静;姜宏振;徐昱;;利用同轴合成孔径数字全息术提高再现像的分辨率[A];2012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江黔夫;徐善驾;陈学诠;;微波合成孔径雷达图象的无失真压缩模型[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5年

5 李明;陈晓冬;李妍;郝云霞;汪毅;郁道银;;基于相位补偿的改进内窥超声合成孔径方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李明;郁道银;李妍;汪毅;陈晓冬;;面向医学超声内窥成像的合成孔径算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韩啸;杨贝贝;孙进平;;升降目标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郑洪伟;沈一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调制模式在海洋遥感中的应用[A];自然、工业与流动——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王本庆;李兴国;;近程被动成像毫米波合成孔径辐射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周瑜;钱方明;杨U,

本文编号:1746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746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0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