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迭代二阶锥的唯相位波束形成
本文选题:阵列信号处理 + 数字波束形成 ; 参考:《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唯相位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对普通相控阵雷达自适应干扰抑制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字阵列雷达中,唯相位技术则可以充分利用各阵元发射模块微波功率从而提高雷达的威力。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唯相位波束形成方法,假定初始唯相位权重矢量有个较小的相位扰动,将唯相位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在该相位扰动区域内分别用泰勒一阶展开式来近似,则可以将原来的非凸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通过二阶锥规划方法(SOCP)求得使当前目标函数最小的扰动矢量,然后更新得到新的权重矢量并代替原来的权重矢量,重复上述迭代过程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唯相位权重。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Abstract]:The phase-only adaptive beamforming technique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adaptive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of the common phased array radar. In the digital array radar, the phase-only technology can make full use of microwave power of each element transmitting module to improve the radar power.In this paper, a new phase-only beamforming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assumes that the initial phase-only weight vector has a small phase disturbance.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the constraint function of the phase-only model are approximated by Taylor's first order expansion in the phase perturbation region respectively, and the original non-convex problem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convex optimization problem.The perturbation vector of the current objective function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method (SOCP), and then the new weight vector is obtained and replaced by the original weight vector. The iterative process mentioned above is repeated until the stopping condition is satisfied.Phase-only weights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can be obtained.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correct and effective.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73017)资助课题
【分类号】:TN91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洪涛;贺亚鹏;肖瑶;朱晓华;;基于压缩感知的单通道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10期
2 杨杰;李春晓;马永阳;;基于Bayesian准则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郑东卫;白亚莉;;阵列雷达接收通道校正技术分析[J];火控雷达技术;2012年03期
4 易锋;孙超;;总体最小二乘算法模波束形成方法研究[J];声学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彩云;孔一荟;;基于稀疏表示字典优化的雷达高分辨距离像目标识别[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杰;稳健波束形成与稀疏空间谱估计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鹏程;基于宽带共形天线的若干阵列信号处理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聪锋;廖桂生;;最差性能最优通用信号模型稳健波束形成算法[J];电子学报;2010年06期
2 贺亚鹏;王克让;张劲东;朱晓华;;基于压缩感知的伪随机多相码连续波雷达[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2期
3 王欣;;DBF系统中的自适应通道均衡[J];火控雷达技术;2006年04期
4 贺亚鹏;李洪涛;王克让;朱晓华;;基于压缩感知的高分辨DOA估计[J];宇航学报;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勇,陆安南;阵列信号处理中几种关键技术的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刘张林;高新成;;DBF及脉冲追赶技术在双基地雷达中的应用[J];现代雷达;2006年02期
3 王鹏毅;蔚保国;;宽带扩频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年01期
4 郭青;杨涛;邵慧;张浩;;基于MIMO模型下的目标定位[J];电子科技;2007年11期
5 杨洁;;基于凸优化的宽带阵列方向图综合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13期
6 杨洁;;基于凸优化及其求解软件的最低旁瓣方向图综合算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刘剑;于红旗;黄知涛;周一宇;;模型误差对非圆信号测向MUSIC算法性能的影响[J];电子学报;2008年12期
8 邱永红,甘仲民;数字波束形成与跳频相结合的卫星通信抗干扰新技术[J];电讯技术;1999年03期
9 范瑜,金荣洪,刘军,耿军平,刘波,王治国;基于PDLMS算法的数字波束形成以及FPGA实现[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4年04期
10 孙晓舟;吕继荣;;多工作模式下数字波束形成的工程实现[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立胜;史建锋;朱良学;;阵列信号处理中基于循环平稳特性DOA估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鹏;胡博;徐振兴;魏婵娟;;数字波束形成抗干扰算法在GNSS导航系统中的应用[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7北斗/GNSS用户终端技术[C];2012年
3 叶中付;;相干信号源空间谱的超分辨估计方法研究[A];1999年中国神经网络与信号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李博;周f^;孙厚军;;DBF技术在综合孔径辐射计中的应用[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毛鲁光;秦卫平;;盲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在OFDM中的应用研究[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王向红;;数据融合技术在空间谱估计测向方案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许策;章新华;高成志;;源数目估计对盲源分离算法影响分析[A];2007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志臣;何培宇;董薇薇;;基于传播算子的宽带DOA估计新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杨宾;张莉;吴瑛;;基于VXI总线的波束形成处理平台的硬件实现[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章华銮;王盛利;;宽带雷达信号接收波束形成的方法[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英赫;信号处理——IT产业的基石[N];中国电子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翼鹏;基于凸优化的参数化稀疏估计理论及其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阳;水声阵列信号处理理论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慧;稀疏欠采样阵列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勇;基于MIMO系统的多阵元调度优化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陈显宁;基于非循环特性的阵列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蔡邢菊;凸优化和单调变分不等式的一些分裂算法及其计算复杂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孙学军;阵列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徐海东;基于声矢量阵的高分辨方位估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9 何学辉;基于凸优化的雷达波形设计及阵列方向图综合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靖;数字波束形成微波辐射计性能分析及误差校正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靖;雷达唯相位发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2 李军;面阵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3 李钢;基于和差波束形成的阵列信号处理平台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潇;基于凸优化的稳健接收波束形成[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嫣然;数字波束形成(DBF)校准网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香荣;基于S变换的阵列信号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文婷;基于压缩感知的凸优化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李鸣;数字波束形成的信号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陈晋央;独立分量分析在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李佩针;基于数字波束形成的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57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75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