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物联网中的光纤供能传感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4-16 09:01

  本文选题:物联网 + 光纤供能 ; 参考:《光电子·激光》2015年08期


【摘要】:采用光纤供能技术,即高能量激光束经过抗电磁干扰的光纤链路传输,并通过光伏能量转换器(PPC)转换为电能后以安全地驱动传感节点,从而构建了恶劣环境下的物联网传感系统。设计了阻抗匹配跟踪方法使PPC在连接任意负载时尽可能地输出最大电功率,从而提高了供能效率;基于此方法实现的电源管理器对能量进行存储,并为传感节点提供合适的驱动电压;进而,设计了简单可靠的自定义通信协议以调节传感节点的工作模式,从而降低传感节点功耗而提高系统的应用能力。在构建的光纤供能传感系统中,PPC在1.5 W的入射光功率下最大可输出555mW的稳定电功率,有效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7%。传感系统可以稳定地在2km范围的复杂环境下采集、处理与显示传感信息,为安全可靠的物联网传感技术提供了新颖的解决方案。
[Abstract]:The optical fiber energy supply technology is adopted, that is, the high energy laser beam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optical fiber link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converted to electric energy through the photovoltaic energy converter (PPC) to drive the sensor node safely.In order to build a harsh environ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ensing system.The impedance matching tracking method is designed to make PPC output the maximum electric power as much as possible when connecting any load, thu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supply, and the power manager based on this method stores the energy.Furthermore, a simple and reliable custom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s designed to adjust the working mode of the sensor node, thus reduc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sensor node and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capability of the system.In the fiber optic energy supply sensing system, the stable power of 555mW can be outputted at the incident light power of 1.5 W, and the effectiv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is up to 37%.The sensor system can stably collect, process and display the sensing information in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of 2km, which provides a novel solution for the secure and reliable Internet of things sensing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4013)资助项目
【分类号】:TP212;TP391.44;TN92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姚建铨;张卓;徐德刚;张昊;李佳起;王与烨;钟凯;;提高全固态内腔倍频绿光激光器功率稳定性的一种新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3年04期

2 曹蕾;侯峙云;周桂耀;夏长明;陈艳;田云云;;用于激光能量传输的大纤芯微结构光纤的设计及制备[J];光电子.激光;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立;王海涛;王凤鸣;陈火根;;内河运输船舶智能船载终端的设计与应用[J];船舶;2013年04期

2 宋国琴;沈雪珍;;云计算平台下物联网助力IPv6寻址策略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3年09期

3 金曦;姜治宇;张雪;邓庆绪;;重特大事故人员疏散算法设计及系统实现[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0期

4 罗娟;康志伟;;物联网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8期

5 包震洲;雷怡俊;肖龙;;高压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设计[J];电气自动化;2013年05期

6 陶安;;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调度优化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36期

7 赵娜;;移动通信在物联网中的研究和应用[J];电大理工;2013年04期

8 刘渊;王瑞智;杨泽林;;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23期

9 黄辰;潘永才;李可维;黄本雄;皮健夫;付勇前;;基于传感器聚类数据挖掘的物联网智慧医疗模型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04期

10 马骏;郭渊博;马建峰;刘西蒙;李琦;;物联网感知层基于资源分层的多用户访问控制方案[J];电子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Dingwei Wang;W.H.Ip;;Review on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Problems about RFI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谭裴;薛伟;;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耗管理平台研究[A];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谭裴;薛伟;;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耗管理平台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保来;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计效园;单件化与智能化方法及其在铸造信息化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吴s,

本文编号:1758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758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9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