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损失度的天波雷达抗有源压制干扰能力评估

发布时间:2018-04-17 18:16

  本文选题:天波超视距雷达 + 抗有源压制性干扰 ; 参考:《电讯技术》2014年12期


【摘要】:为解决有源压制干扰条件下天波雷达抗干扰能力的定量评估问题,分析了用于天波雷达的压制干扰类型和天波雷达抗压制干扰措施,提出了发现概率损失度和探测区域损失度两个评估指标度量天波雷达抗有源压制干扰能力。基于时域处理、波束形成、换频等抗干扰措施的定量描述模型,推导出综合信干比方程,并结合信噪比方程、发现概率计算式和有效探测区域面积计算式建立了评估指标的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典型对抗条件下天波雷达的抗干扰能力,结果表明:天波雷达具有较强的抗有源压制性干扰能力,抗旁瓣干扰能力强于抗主瓣干扰。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anti-jamming ability of sky-wave radar under active suppression jamming, the types of suppression jamming used in sky-wave radar and anti-suppression jamming measures of sky-wave radar are analyzed.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loss degree and the detection area loss degree are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ability of sky-wave radar to resist active suppression jamming.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model of time domain processing, beamforming and frequency changing, the Synthetical 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equation is derived, and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equation is combined with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equation.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is established by the formula of probability of discovery and the formula of calculating the area of effective detection area.The anti-jamming ability of sky-wave radar under typical countermeasure condition is analyzed by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ky-wave radar has strong anti-active suppression ability, and anti-sidelobe jamming ability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main lobe jamming.
【作者单位】: 空军预警学院;
【分类号】:TN958.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金虎兵;李政杰;;雷达抗有源压制性干扰综合效能评估[J];电讯技术;2008年10期

2 陆捷;丁建江;彭飞;;一种雷达组网系统抗压制干扰能力的评估方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罗鹏程;杨涛;;对空警戒雷达网抗干扰效能模型[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年07期

4 陈淦涛;许稼;高效;刘明录;屈军亮;聂明新;;有源压制干扰下雷达探测距离分析与计算[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林;郭忠伟;金峰;;地形影响条件下雷达电磁波三维可视化实现[J];兵工自动化;2014年06期

2 凡俊梅;朱彬彬;柳文;娄鹏;;双基地高频返回散射探测前沿修正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3 李吉宁;凡俊梅;李雪;郭文玲;晏庆;;高频海态监测中几种电离层杂波特性及成因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4 张连迎;王聚杰;弓勇义;;典型工业区无线电噪声测量与分析[J];电子测量技术;2014年05期

5 李亚南;韩壮志;;火控雷达抗压制性干扰指标及其相关性分析[J];电讯技术;2014年09期

6 谢锐;万显荣;赵志欣;龚子平;柯亨玉;;外辐射源天地波雷达定位方法及精度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7 陈国际;姜长生;吴庆宪;;战斗机对空作战效能评估[J];电光与控制;2014年09期

8 袁超鹏;李江;;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雷达网抗干扰效能评估[J];电子科技;2014年09期

9 薄超;顾红;苏卫民;吕婧;;基于高阶奇异值分解的天波雷达海杂波抑制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10 罗欢;陈建文;鲍拯;;一种天波雷达多径扩展多普勒杂波抑制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卢锦;基于粒子滤波的微弱雷达目标检测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赵孔瑞;双基地高频地波雷达飞行目标高度估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阳智;基于3S技术空间目标探测三维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奇;基于分布式算法的雷达组网抗干扰优化部署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吴玉清;针对组网雷达的电子干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袁超鹏;雷达网抗干扰效能评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石志敏;基于协同突防的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卢春燕;基于卫星电子信息与成像遥感信息的舰船目标关联[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梁建;高频地波雷达目标二维CFAR检测及软件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陈国际;空空作战效能评估软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9 陈磊;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性能评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林涛;超视距雷达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强,谢虹;雷达网抗干扰性能综合评估指标[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4年02期

2 李潮,张巨泉;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理论体系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4年01期

3 郝佳新;甘斌;;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空雷达的探测模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年06期

4 魏麦成,田野,陈清远;雷达抗有源干扰性能的综合指标及仿真评估[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周琳;陈国祥;;雷达组网抗电子干扰的机理分析与思考[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花良发,李侠;雷达组网系统性能评估指标分析[J];雷达与对抗;1999年04期

7 吴少鹏;雷达抗干扰有效度及评估方法[J];雷达与对抗;2004年02期

8 郭豫并;张庆祥;余波;;雷达抗干扰效果评估方法探讨[J];雷达与对抗;2006年04期

9 王晓伟;陈国忠;向龙;陈喟;;基于MapX的雷达网干扰仿真实现[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0年02期

10 黄高明,刘勤,苏国庆,袁湘辉;雷达遮盖性干扰效果评估度量方法研究[J];现代雷达;2005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超;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准则与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家树;冯海涛;;基于混沌的最佳压制干扰噪声源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2 胡敏;梅风华;张岳平;;压制干扰噪声质量数字测定方法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11年02期

3 蔡万勇;李侠;周启明;王万磊;;雷达抗压制干扰能力动态定量评估方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5期

4 王象;杨建华;闵涛;赵锋;王国玉;;基于雷达对抗试验等效推算的密集压制干扰研究方法[J];宇航学报;2012年02期

5 徐海全;王国宏;关成斌;;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压制干扰样式的鉴别方法[J];电光与控制;2011年12期

6 汤永涛;林鸿生;李锦军;;多平台支援性压制干扰作战效能分析[J];电子世界;2012年22期

7 徐代升;王建宇;;高重频激光压制干扰与激光制导系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6年02期

8 刘勇;戴幻尧;李永祯;王雪松;;有源压制干扰背景下的雷达目标空域极化检测[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9 李宏;郑光勇;郭雷;肖振国;;雷达相参压制干扰信号分析[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3年03期

10 刘义和;周颖;申绪涧;汪连栋;;密集有源多假目标的压制干扰效果分析与仿真[J];航天电子对抗;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党卫;刘宁;李斌;;压制干扰对导航接收系统中自适应跟踪环路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7 北斗/GNSS用户终端技术[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琅,

本文编号:1764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764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8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