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弹载雷达测角系统误差模型辨识方法
本文选题:信息处理技术 + 系统误差模型辨识 ; 参考:《兵工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为了提炼和辨识弹载雷达测角误差系统模型,从物理机理和数据特征两个方面入手,提炼自变量并设计基函数,提出了基于能量的自变量剔除算法。以某型寻的弹载雷达测角误差数据为例,分析了与平台、目标状态相关因素对雷达测角的影响,利用文中提出的辨识方法得到测角误差系统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弹载雷达测角的系统误差进行准确建模,且模型较好地吻合了实测数据。
[Abstract]:In order to extract and identify the angular error system model of missile-borne radar,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re extracted and the basis functions are designed from two aspects of physical mechanism and data characteristics, and an energy-based algorithm for eliminating independent variables is proposed.Taking the angular error data of a certain type of homing radar as an example,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platform and the target state on the radar angle measurement is analyzed, and the system model of angle measurement error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accurately model the systematic error of missile borne radar angle measurement, and the model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data.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第三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0年) 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FDLXZ-2010-004)
【分类号】:TN9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周海银,王正明;控制系统误差估计及在反馈控制中的应用[J];弹道学报;2000年04期
2 张艳花;朱喜霞;王鉴;王雪萍;;噪声干扰源角跟踪技术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王克让;张劲东;朱翔;朱晓华;;MIMO雷达对角闪烁抑制性能[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陈伯孝,,张守宏;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基于单脉冲测角方法的研究[J];现代雷达;1996年05期
5 杜琳琳;潘旭东;陈曾平;;末制导雷达对舰船目标成像转角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2期
6 宋贵宝;雷达测定目标角误差仿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年05期
7 王正明;选择最优回归模型的快速算法[J];宇航学报;1992年02期
8 王正明;连续波雷达常值系统误差的估计[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玉亮;弹载SAR制导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学锋;多基雷达定位中站址误差影响分析[J];兵工学报;2002年02期
2 段晓君,王正明;基于特征量的小子样试验鉴定精度研究[J];兵工学报;2003年03期
3 郭徽东,章新华;用于多传感器最优融合的优化节点样条数据平滑方法[J];兵工学报;2003年03期
4 王军;卢福刚;;导引头指向角误差研究[J];兵工学报;2009年03期
5 崔嵬;朱新国;沈清;;一种新的三阶距离跟踪环参数设计算法[J];兵工学报;2010年06期
6 徐正光,瞿寿德,于连荣;基于统计空间映射的自学习模式识别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马振球;崔嵬;;相位和差单脉冲雷达测角性能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8 齐兴龙;田润澜;王春雨;;机载雷达天线空域稳定测试系统的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03期
9 杨光,邱静,刘冠军,温熙森;机电设备BIT中传感层系统的不确定性动态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3年04期
10 杨光,樊树江,邱静,吴峻,温熙森;机电设备BIT中传感器系统的不确定性静态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铁生;张冰;陈南祥;马开锋;;基于卡尔曼滤波与AR混合算法的沉降监测[A];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第5卷 第3集)[C];2007年
2 王雁;张迎滨;;船载精密跟踪测量雷达结构设计要求和特点[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杨萍;刘利生;;空间目标轨迹测量的样条约束自校准技术[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刘元;刘利生;;导航卫星测元差分定轨方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胡圣波;徐云舟;毛太平;黄席樾;;火箭飞行测量数据多分辨率处理研究[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凤建广;钱卫平;;旋转飞行器的应答机天线分析[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彭炜;何国瑜;王正鹏;;一种L/LS/S波段宽带自跟踪馈源系统[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夏斌;;基于GM(1,1)粗大误差判别的天波场强数据处理方法[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朱家海;殷国伟;;某型起动箱延时参数建模及预测预报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康学海;王双平;;高数据速率“动中通”移动卫星通信终端天线的基本设计与指标说明[A];2007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会议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强;弹道学中的地球重力场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刘吉英;压缩感知理论及在成像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刘义;对抗条件下被动雷达制导技术及效能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金梁;箔条干扰的特性与雷达抗箔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赵志超;导弹防御雷达网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杨彦炯;阵列天线与毫米波紧缩场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也;弹道目标实时跟踪的稳健高精度融合滤波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彭岁阳;弹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陈璇;复合制导武器系统战技指标的融合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饶彬;对抗条件下弹道目标的雷达跟踪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扬;测控单站多星和差多波束测角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杨亚洁;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金留念;无源定位中时延估计方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周畅;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正交多相码波形优化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孔晓丹;单脉冲跟踪雷达跟踪测量技术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朱利超;某二次雷达信号处理模块算法分析及硬件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周琦;两维数字阵列雷达DBF控制及其电路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段继岗;舰载跟踪雷达二自由度数字伺服系统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丁向丽;目标动态模拟器设计与实现[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10 曹琛荔;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公交信息服务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剑明,毛士艺,李少洪;雷达导引头交班与弹目几何位置关系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孙兵;周荫清;陈杰;李春升;;基于俯冲模型的SAR成像处理和几何校正[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孙兵;周荫清;李天池;郭彩虹;;环扫SAR的快速聚焦成像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4 张卫杰,龙腾;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析定位算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尤红建;丁赤飚;付琨;;SAR图像对地定位的严密共线方程模型[J];测绘学报;2007年02期
6 张绍明;陈映鹰;林怡;;用于末制导的SAR图像多子区实时匹配算法[J];测绘学报;2007年04期
7 张波;张红;王超;吴樊;;一种新的星载SAR图像定位求解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8 罗喜霜,张天桥;多用途导弹中末段交班研究[J];弹道学报;2001年04期
9 蒋金龙;穆荣军;崔乃刚;;SAR在弹道导弹末制导中的应用[J];弹道学报;2008年02期
10 黄世奇,禹春来,刘代志,钱昌松;成像精确制导技术分析与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邵永社;雷达图像定位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汪玲;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翔;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检测和成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汤洁;机载ISAR对舰船成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朱珍珍;调频连续波SAR回波模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悦林;;科技情报人员的信息处理技术[J];现代情报;1986年02期
2 ;21世纪“数字图书馆和基于内容的信息处理技术”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年01期
3 尹显东,姚军,李在铭,邓君;基于混沌序列的DWT域图像水印算法[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5年02期
4 张孝芳,庞晓楠;基于M估计的抗野值卡尔曼滤波方法[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5年02期
5 吕铁强,于满泉,孟庆发,周立德;基于网页分块的个性化信息采集的研究与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5年10期
6 喻亮,丁晓松;利用星载ERS-2 SAR进行长江口海面风场反演研究[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5年03期
7 石磊;张涛;李骏;安玮;;空间预警信息处理仿真系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6年02期
8 黄晓宇;杨泽凡;刘望军;;采用GABOR函数的虹膜提取技术研究[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6年01期
9 邵淑媛;张扬;;成对载波多址系统中干扰信号延时的估计[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6年01期
10 王国光;王树勋;何丽桥;;强混沌和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志恒;邵怀宗;;改进的离散余弦变换语音增强算法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沙志超;彭耿;徐神;黄知涛;;基于信号子空间维数估计的单通道盲信号检测[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张学工;李衍达;盛硕;;几种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勘探地球物理中的应用[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4 嘎日迪;赵小兵;;内蒙古蒙古语文信息化的回顾与问题剖析[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黄崇江;;科技期刊编辑信息现代化管理[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五集)[C];1998年
6 彭耿;王丰华;黄知涛;姜文利;;中低轨卫星的多普勒频移实时估计与补偿[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7 张全寿;张鹤年;岳莹;;青藏铁路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研究[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敏;李飞;;基于量子遗传神经网络的MIMO信号检测技术[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晓霞;田岚;;一种基于新型收视率调查系统的音频检索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于宵晖;罗鹏飞;;延展目标雷达回波仿真方法研究[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兰金山;我区藏文信息处理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N];西藏日报;2010年
2 ;运营商流量收入2010年将达800亿美元[N];网络世界;2006年
3 记者 段佳;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加速前行[N];大众科技报;2009年
4 记者 胡洪森邋左延鹊;从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N];中国电子报;2008年
5 记者 冯晓芳 李华颖;我国藏文信息处理技术日臻完善[N];经济参考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关逸民;中文速录成为自主核心技术产业[N];中国信息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婧姝邋实习生 兰宇;民文应用系统开发,让少数民族进入信息化时代[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我国科技文档信息处理技术取得突破[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清华大学 徐 鹏 李涓子;下一代内容管理[N];计算机世界;2004年
10 方正电子;方正电子:让全球印艺系统都有方正技术[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芮夕捷;信息处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沈明霞;自主行走农业机器人视觉导航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 杜民;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4 黄学田;下一代光网络中的全光信息处理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05年
5 曲建岭;人工嗅觉系统中的信息处理技术[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6 白兴宇;基于联合信息处理的声矢量阵测向技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李培峰;基于语义的多文种信息处理平台SMIPP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刘文文;基于像散原理的并行共焦微结构形貌检测系统及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9 崔远慧;危化品槽罐车运输安全监测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瑛;延迟荧光信息处理技术在植物光合及逆境生理检测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荣;基于VC++平台的工程变形监测信息处理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光;基于GIS平台分布式配电系统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杨套红;VTS多传感跟踪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4 李强;纳米晶陶瓷材料激光快速成型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5 汪琼;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声音能量的目标定位算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许杰;基于J2EE的客户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丁媛媛;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算法的研究与VLSI设计[D];吉林大学;2006年
8 赵伟;基于新型Arnold反变换的彩色数字图像水印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9 张蕾;超声散射CT的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10 杜庆余;基于DSP的红外多元探测器信息处理技术[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73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77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