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排序熵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本文选题:表面肌电信号(sEMG) + 自排序熵 ; 参考:《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4年06期
【摘要】:针对人体表面肌电信号的非平稳、非线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排序熵和自互信息的自排序熵指标,定量描述表面肌电信号的内在动力学特性,实现肢体不同运动状态下肌电信号非线性特征的有效刻画.进行健康受试者上肢肘关节不同弯曲角度下表面肌电采集实验,计算其自排序熵指标并运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动作识别,通过与已有表面肌电特征指标的对比分析,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In view of the non-stationary and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surface EMG signals, a self-ranking entropy index based on ordering entropy and self-mutual information is proposed to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intrinsic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EMG signals.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EMG signals in different motion states of limbs are characterized effectively. The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EMG) was collected from the elbow joint of the upper limb of healthy subjects at different bending angles. The self-ranking entropy index was calculated and the motion recognition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EMG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1271142,61102005) 秦皇岛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No.201302A218,2012021A040)资助
【分类号】:TN91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颜志国;王志中;任晓梅;;独立分量分析和小波熵在动作模式分类中的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5期
2 罗志增;马文杰;孟明;;一种基于HHT和AR模型的手部运动模式识别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8年02期
3 孟明;罗志增;;基于眼动辅助脑电信号的手部动作分类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龙莲;张录达;李军会;杨帆;;小波包熵和Fisher判别在近红外光谱法鉴别中药大黄真伪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04期
2 张启忠;席旭刚;罗志增;;多重分形分析在肌电信号模式识别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13年02期
3 罗志增;李亚飞;孟明;孙曜;;脑电信号的混沌分析和小波包变换特征提取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云;基于肌电模式的中国手语识别研究及康复应用探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凯;基于全矢谱的全信息能量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2 崔燕;基于运动想象脑电的手臂运动功能康复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罗志增,杨广映;表面肌电信号的AR参数模型分析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3年04期
2 王泽,朱贻盛,李音;独立分量分析在混沌信号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学报;2002年10期
3 杨福生,洪波,唐庆玉;独立分量分析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0年03期
4 王定成;方廷健;唐毅;马永军;;支持向量机回归理论与控制的综述[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3年02期
5 钟佑明,金涛,秦树人;希尔伯特-黄变换中的一种新包络线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5年01期
6 杨建坤;金德闻;王人成;张济川;季林红;方新;周大伟;;主元分析在研究滑倒时肌电信号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亚飞;基于脑电信号的假手控制方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亮;郭桂蓉;庄钊文;何松华;马莉波;;雷达目标高分辨距离像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J];电子学报;1998年06期
2 沈同圣;任建存;冯亚林;周晓东;;红外成像制导中目标识别方法探讨[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8年05期
3 刘守生,丁勇,胡寿松;一种特征提取新方法[J];信号处理;1999年S1期
4 邵云生,徐国华;雷达舰船目标的混合特征提取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舰船电子对抗;2004年02期
5 肖文定;张文栋;熊继军;;基于小波变换的被动声目标识别的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1期
6 程高峰;蒋晓瑜;陈昕;李强;;基于神经网络的雷达抗欺骗干扰方法[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李文光;刘昕戈;;基于小波变换的血压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6年11期
8 王书诏;邱天爽;;说话人识别研究综述[J];电声技术;2007年01期
9 楼天良;蒋惠忠;;一种适于高维时间序列的特征提取方法(英文)[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李辉;张安;于红梅;;雷达目标识别发展回顾与实现中的关键理论[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小聪;郑宝玉;穆明鑫;;神经网络联机手写签名验证[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2 杨日杰;施建礼;林洪文;;一种雷达视频回波特征提取方法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何新;史迎春;周献中;;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音频分类方法[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4 范海宁;郭英;吴剑锋;陈志武;;基于小波包分解的声信号特征提取方法[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范小骞;李福平;张立毅;;软件无线电中调制信号识别技术的研究[A];2005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辉;张安;于红梅;;雷达目标识别发展回顾与实现中的关键理论[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蒋鸿宇;戴幻尧;;基于正交镜像滤波器组技术的低截获概率信号特征分析技术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8 李晋;皮亦鸣;;基于原子分解的微多普勒特征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9 芮瑞;鲍长春;;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语音与音乐分类[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詹武平;吴艳琴;黄顺东;刘成;;雷达宽带回波周期特征提取的Hilbert-Huang变换方法[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科院自动化所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 白俊梅;听到的真实吗?[N];计算机世界;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永华;旋转机械非平稳信号微弱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孙真真;基于光学区雷达目标二维像的目标散射特征提取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3 朱明;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信号时频原子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秦建华;经络电阻抗特性的特征提取及模式分类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刘进;微动目标雷达信号参数估计与物理特征提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李新欣;船舶及鲸类声信号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向道朴;微多普勒回波模拟与微动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刘丽华;基于雷达测量的导弹目标微动特征提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柴晶;雷达高分辨距离像目标识别的拒判算法和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汪春梅;癫痫脑电信号特征提取与自动检测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健;履带式车辆微多普勒效应与特征提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李仁杰;高分辨率SAR图像目标三维特征提取与建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杨东;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鲁棒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荣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自动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陈卫;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7 王春光;基于小波分析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高远;海杂波特性分析与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宫晓梅;中等词汇量汉语连续语音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吴炜烨;基于神经网络语音识别算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82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78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