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imoldi分解的连续相位调制信号Turbo频域均衡算法
本文选题:无线通信 + 连续相位调制 ; 参考:《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5期
【摘要】:针对高阶部分响应连续相位调制(CPM)信号均衡中存在的复杂度高和性能较差等问题,该文从Rimoldi分解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倾斜相位CPM信号的发射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单载波频域均衡(FDE)和Turbo均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阶CPM信号的Turbo频域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将信号均衡转化到频域进行处理,避免了时域均衡算法在计算均衡器系数时存在的大矩阵求逆问题,同时使用Turbo均衡的软信息迭代处理来改善系统的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四阶部分响应CPM信号,在存在严重符号间干扰的多径衰落信道的条件下,该算法与现有的基于符号的频域均衡算法相比,在保持较低复杂度的同时,具有大约1.5 dB的性能增益。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high complexity and poor performance in high order partial response 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CPM) signal equalization, this paper designs a new transmit frame structure suitable for skew phase CPM signal from the angle of Rimoldi decomposition. On this basis, combining the idea of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omain equalization and Turbo equalization, a Turbo frequency-domain equalization algorithm suitable for high-order CPM signals is proposed. By converting the signal equalization to frequency domain, the algorithm avoids the problem of large matrix inversion when calculating the equalizer coefficients in time domain equalization algorithm. At the same time, the soft information iterative processing of Turbo equalization is us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or fourth-order partial response CPM signal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compared with existing signal-based frequency-domain equalization algorithms in the presence of severe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s. The performance gain is about 1.5 dB while maintaining low complexity.
【作者单位】: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2046)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项目(102300410008)资助课题
【分类号】:TN9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强;严庆;罗胜;;基于符号频域均衡的CPM迭代检测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李萍;周治中;;基于PSP均衡技术的CPM检测算法[J];通信技术;2014年01期
2 钟凯;彭华;葛临东;;基于混沌理论的SCCPM联合迭代解调译码算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年03期
3 钟凯;彭华;葛临东;;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CPM信号盲Turbo均衡算法[J];通信学报;2015年03期
4 孙锦华;李梦良;吴小钧;;连续相位调制和Turbo乘积码的串行级联系统设计[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严庆;CPM系统中低复杂度迭代均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亘;连续相位调制系统中低复杂度迭代检测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胡小菲;基于连续相位调制的单载波频域均衡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樊康敏;CPM收发机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巴少晶;多进制CPM调制在VHF频段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均衡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基传;正确把握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2年10期
2 ;削减电缆——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J];现代制造;2002年08期
3 施勇;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简介[J];电信快报;2004年05期
4 屈平;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曙光初露[J];中国传媒科技;2004年10期
5 刘向阳;无线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10期
6 张金耀,周章旺;隧道无线通信方案探讨[J];中国无线电;2004年06期
7 ;成都用无线通信应急[J];每周电脑报;2004年33期
8 ;无线通信[J];每周电脑报;2004年35期
9 ;无线通信[J];每周电脑报;2004年38期
10 ;无线通信[J];每周电脑报;2004年3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弋建强;;无线通信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李冰琪;;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浅析[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王化磊;潘成康;;绿色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甘伟;许力;;无线通信技术在核电站的应用[A];2012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加强数字化 信息化 现代化建设 切实提高水上应急无线通信与指挥能力[A];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第二届中国政府电子政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张兴彤;黄胜;;无线通信在出铝车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明;;个人无线通信网现状和展望[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范博;李书芳;;无线通信中的天线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金锐;刘成国;杨名;张二涛;;多径衰落信道对数字移动信号影响的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11年
10 王三强;石坚;何为;古良玲;;脑电信号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晓松;加强公安无线通信基础工作刻不容缓[N];人民公安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晶;多媒体何时融入无线通信[N];中国电子报;2000年
3 卿晰;快乐着新一代无线通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4 ;迈向无线通信的未来(二)[N];人民邮电;2000年
5 ;美国无线通信业上演战国时代[N];中国经营报;2002年
6 ;无处不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N];人民邮电;2011年
7 ;下一代专业无线通信网注重定制服务[N];中国电子报;2011年
8 ;着眼于全球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而加快在中国的战略布局[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9 王陵生邋童信;安徽350兆无线通信网抗雪灾立功[N];人民公安报;2008年
10 ;全面加强公安无线通信建设[N];人民公安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东;身体域无线通信表征精度提升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董立珉;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李常茗;复合可重构无线通信系统网络复合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赵爽;应用于无线通信基带算法的可重构处理平台及典型算法实现[D];复旦大学;2010年
5 邹宁;基于相干光传输系统的连续相位调制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许颖;能量多元化与状态非确定的绿色无线通信网络关键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7 管章玉;认知与协作无线通信网络中基于博弈论的跨层优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武刚;多入多出无线通信中的信道模型、空时编码及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盖伊;多天线无线通信中的宽带多频段天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钊;MIMO无线通信自适应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龙;基于无线通信的小区智能停车系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2 徐林;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3 袁泉;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自助导游机和电子导游助理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杜晶晶;无线通信技术在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5 陈昆;光无线通信伺服跟踪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刘学;基于智能交通安全的车—车间无线通信系统传播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杨本初;面向工业应用的嵌入式无线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马晓立;基于无线通信和WinCE的行车调度系统的研制[D];东南大学;2006年
9 梅罚敏;智能电表短距离无线通信测试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10 曾捷;基于SDR平台的WiMAX技术研究与实现[D];清华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08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80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