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无线Mesh网络不相交组播路由的构建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05 23:44

  本文选题:无线Mesh网络 + 不相交组播树 ; 参考:《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为有效提高无线Mesh网络组播路由的拓扑容错能力以及资源利用率,描述了单棵组播树拓扑容错能力的不足,建立了优化模型,提出基于增广不相交路径的不相交组播树构建方法。该方法以无线链路干扰作为链路权重,求解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以及目的节点之间的不相交路径,通过寻找增广不相交路径来保持各个组播树之间的不相交,最后得到不相交组播树。通过仿真对比分析,提出的方法在目的节点数为3~10时,求解多棵不相交组播树的成功比例平均提升47.13%,而且平均吞吐量和平均时延性能也分别提升了4.91%和5.16%,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opology fault-tolerant abil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multicast routing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the shortcomings of single multicast tree topology fault-tolerance are described, and the optimiz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 disjoint multicast tree 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augmented disjoint path is proposed. The method takes wireless link interference as link weight, solves disjoint path between source node and destination node and destination node, and maintains disjoint between each multicast tree by finding augmented disjoint path. Finally, disjoint multicast tree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simul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target nodes from 3 to 10:00. The rate of success for solving multiple disjoint multicast trees is increased by 47.13, and the average throughput and delay performance are improved by 4.91% and 5.16% respectively.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南昌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ITD-U11002)
【分类号】:TN92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芳,谢银祥;基于克隆策略的重构动态组播路由算法[J];计算机学报;2004年06期

2 郑杰;纪希禹;;IPTV组播策略研究和MPLS[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7年04期

3 肖钟捷,沈富可;在多协议标签交换组播中应用合并组播树[J];计算机应用;2004年11期

4 宋震;周贤伟;林亮;;链路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协议[J];电子学报;2008年01期

5 喻建平,李汉兵,谢维信;一种新的广域网组播树生成算法[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年02期

6 王建萍;贾东耀;周贤伟;;基于虚拟Steiner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随机路由协议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11期

7 吴启武;王建萍;周贤伟;宋宁宁;;WDM光网络中的组播波长分配算法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9年09期

8 刘涛;林琳;周贤伟;彭莱;;Ad hoc网络中基于标号的组播路由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0年02期

9 苗许娜;周贤伟;吴华怡;刘臻臻;;基于能量优化的Ad hoc认知无线电网络组播路由启发式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1期

10 左冬红;杜旭;;无线网状网多源多径组播P2P流媒体分发[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玲;宋春;;基于WMPLS的移动自组网组播路由协议研究与仿真[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邦海;刘晓婷;;移动自组网络组密钥管理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3 孙俊;;应用于ASON的反向最近树节点优先的受限组播路由算法[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恽亚亮;;基于可控组播的IPTV业务中的实现[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陈郁馨;陈启美;;基于网络和编码层面的视频组播拥塞控制算法[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付慧青;窦强;吴国福;窦文华;;P2P流媒体重叠网络结构对比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7 姜少杰;吕光宏;;MPLS组播流量工程综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潘耘;王励成;余镇危;梁辉;;基于随机进程代数的Overlay网络上的QoS性能评价[A];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软件技术委员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德毓;甘金颖;王德志;;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多约束QoS组播路由算法[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夏勇;袁敏;;IPv4与IPv6网络环境下的组播技术[A];数字电视产业与三网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马军锋;让组播业务可管理[N];通信产业报;2007年

2 ;VPLS:在完善中加速商用[N];人民邮电;2008年

3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薛宁;P2P IPTV 还须跨越六道坎[N];通信产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小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与时钟同步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罗玉宏;自组网中基于能量优化的路由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胡迎松;对等网络流媒体组播模型和算法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周灵;高性能IP组播路由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平;移动IP网络中的组播路由协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张晖;移动互联网的组播切换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张继军;基于SDH的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刘锋;面向P2P流媒体服务的应用层组播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许辉;宽带卫星IP通信网络中的可靠传输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关建峰;基于IPv6的移动组播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坤;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链状的分簇路由算法[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张奕;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系统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靳志峰;P2P视频会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陈怀熹;面向异构网络的移动流媒体组播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军;一种移动因特网中层次型QoS多径组播路由协议[D];中南大学;2005年

6 谷涛;基于MPLS的分级聚集组播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陶海峰;基于PeerCast模型的嵌入式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8 宋春;基于WMPLS的移动自组网组播路由协议研究与仿真[D];广西大学;2007年

9 王骏;基于Web Services机制的智能光网络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逄栋;面向流媒体的应用层组播原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49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849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9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