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稀疏字典学习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
本文选题:语音增强 + 字典学习 ; 参考:《信号处理》2014年01期
【摘要】:基于K奇异值分解字典学习方法及其非负约束下的修改算法,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该算法将噪声划分为结构化噪声和非结构化噪声两部分。首先通过稀疏字典学习的方法对结构化噪声进行建模,训练出噪声字典;然后,使用所得噪声字典去除带噪语音中的结构化噪声;最后,采用过完备字典和稀疏表示的方法对纯净语音进行提取,去除非结构化噪声。实验结果表明,在平稳或非平稳噪声环境下,本文算法均能有效去除加性噪声,性能优于多带谱减法和基于非负稀疏编码的增强算法。
[Abstract]:Based on the learning method of K-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dictionary and its modified algorithm under non-negative constraints, an improved single-channel speech enhancement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algorithm divides the noise into two parts: structured noise and unstructured noise. Firstly, the structured noise is modeled by sparse dictionary learning, and the noise dictionary is trained. Then, the noise dictionary is used to remove the structured noise in noisy speech. Over complete dictionaries and sparse representation are used to extract pure speech to remove unstructured nois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move additive noise in stationary or non-stationary noise environments, and its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multi-band spectral subtraction and enhancement based on non-negative sparse coding.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信息系统学院;
【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510)
【分类号】:TN91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林慧;杨震;;基于数据驱动字典和稀疏表示的语音增强[J];信号处理;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蕾;杨震;孙林慧;郭海燕;;行阶梯观测矩阵下语音压缩感知观测序列的Volterra+Wiener模型研究[J];信号处理;201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昌方;陈健;;MMSE语音增强算法的实时性改进[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6年02期
2 张家敏;张丽艳;曾洁;王红珍;;一种新的车载系统语音增强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1期
3 马建芬;张雪英;王华奎;;一种改进的基于DCT的语音增强算法[J];电声技术;2006年10期
4 徐爽,韩芳芳,郑德忠;基于阈值的小波域语音增强新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1期
5 曹晓琳,吴平,张素莉,丁铁夫;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语音增强算法的DSP实现[J];电子器件;2005年03期
6 陈照平;马建芬;张雪英;;一种基于快速噪声估计的MMSE语音增强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2期
7 张华卫;刘金虎;李楠;;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多阈值的语音增强算法[J];科技资讯;2007年31期
8 马建芬;李鸿燕;张雪英;王华奎;;盲源分离在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6年11期
9 乔永凤;马建芬;;改进的基于神经网络的信息最大化语音增强算法[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董婧;赵晓晖;应娜;;基于自适应参数估计的鲁棒语音增强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榕嵘;吴鸣;杨军;;双麦克风语音增强快速算法[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董大庆;窦慧晶;吴朝阳;;噪声环境下基于语音增强的说话人识别[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曹晓琳;吴平;丁铁夫;;基于DSP的语音处理系统设计[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卢志恒;邵怀宗;;改进的离散余弦变换语音增强算法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张树银;郭英;;一种基于KLT和奇异值修正的语音增强方法[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6 杨玺;樊晓平;罗熊;;基于UKF和人耳听觉特性的单声道语音增强算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刘志勇;曹志刚;;短时谱最小均方误差估计语音增强算法的实时实现[A];第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8 尹巧萍;吴海宁;赵力;;含噪语音信号端点检测方法的研究[A];2008’促进中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狄金海;章明;赵力;;基于人耳掩蔽效应的子空间语音增强算法实现[A];2008’促进中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黎妍;杨震;;一种基于自适应盲源分离的语音增强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打造三重播放接入平台[N];中国电子报;2005年
2 ;7302 ISAM面向NGN支持三重播放[N];通信产业报;2005年
3 王向东 栾焕博 林守勋 钱跃良;语音识别:抗噪音能力有待加强[N];计算机世界;2006年
4 耿青涛;提高无线语音质量 实现语音增值服务[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5 ;StudioSound:高性能的语音质量[N];通信产业报;2003年
6 ;其它网络编辑选择奖获奖产品展示[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7 临江;新技术引用对基站部署规划的影响[N];人民邮电;2007年
8 ;NMS Sonata Ⅲ/Studio Sound级语音增强系统话音更清晰[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基于模型的语音增强方法及质量评估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方瑜;语音增强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王娜;基于小波变换与约束方差噪声谱估计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4 王海艳;基于统计模型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陶智;低信噪比环境下语音增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欧世峰;变换域语音增强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姚峰英;语音增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8 徐静波;语音时频及非线性增强处理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9 雷建军;噪声鲁棒语音识别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董婧;鲁棒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鑫锋;基于短时谱估计的语音增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武睿;数学形态学在语音增强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王龙;基于DSP的语音增强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华大学;2011年
4 陶智;基于人耳听觉掩蔽效应的语音增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卓露;语音增强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孔祥波;基于短时幅度谱估计的语音增强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7 朱健华;语音增强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李少伟;后置感知滤波的多带语音增强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段国和;战场环境下的自适应语音增强[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10 李艳雄;基于小波变换的语音增强方法研究与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61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86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