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非合作目标动态RCS仿真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17 02:29

  本文选题:非合作目标 + 动态特性 ; 参考:《航空学报》2014年05期


【摘要】:针对非合作目标难以开展动态测量的问题,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非合作目标动态雷达散射截面(RCS)仿真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测量背景下典型飞行航路模型,然后计算雷达视线在机体坐标系上的时变姿态角。根据姿态角开展电磁计算,获得F-117A隐身攻击机在侧站平飞、背站拉起、对站俯冲、侧站盘旋4种航路下的动态RCS数据。着重分析了动、静态RCS特性在起伏目标检测性能评估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静态RCS特性难以反映目标运动时真实的雷达特性,利用静态数据描述目标特性可能导致错误结论,而文中方法获取的动态RCS数据可以提高结论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Abstract]:Aiming at the difficulty of dynamic measurement of non-cooperative targets, a simulation method of dynamic radar cross section (RCSs) for non-cooperative targets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aerodynamics. In this method, the typical flight path model in the measurement background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time-varying attitude angle of radar line of sight in the frame coordinate system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magnetic calculation of attitude angle, the dynamic RCS data of F-117A stealth attack aircraft are obtained under four kinds of flight paths, such as plane flying in side station, pulling up back station, subducting to station and hovering around side station. The differences of dynamic and static RC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undulating target detection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 RCS characteristics can not reflect the real radar characteristics when the target is moving, and the use of static data to describe the target characteristics may lead to wrong conclusions, while the dynamic RCS data obtained by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can improve the integrity and credibility of the conclusions.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61541部队;
【分类号】:TN953;V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霞;周建江;李海林;;动态RCS测量的信号仿真[J];电子科技;2011年11期

2 刘进;王雪松;马梁;王涛;冯德军;李永祯;王国玉;;空间进动目标动态散射特性的实验研究[J];航空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童创明;张群;;基于ATI技术和Radon变换的振动目标微多普勒提取[J];电子学报;2011年10期

2 艾小锋;邹小海;李永祯;赵锋;肖顺平;;基于时间-距离像分布的锥体目标进动与结构特征提取[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9期

3 艾小锋;邹小海;李永祯;杨建华;肖顺平;;旋转对称目标双基地一维距离像特性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11期

4 艾小锋;李永祯;赵锋;肖顺平;;基于多视角一维距离像序列的进动目标特征提取[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12期

5 姚辉伟;魏玺章;徐少坤;毛钧杰;;弹道中段进动目标非理想散射中心微动特性研究[J];电子学报;2012年09期

6 张伟;童创明;张群;张亚楠;;基于时频分析的双通道SAR自旋目标检测[J];航空学报;2011年10期

7 姚汉英;李星星;孙文峰;马晓岩;;基于电磁散射数据的进动目标微多普勒仿真与分析[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梁必帅;李开明;张群;夏春云;;基于DirectX的弹头进动3D视景及微多普勒特征仿真软件的实现[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9 杨有春;童宁宁;冯存前;贺思三;李松;程冬;;弹道中段目标回波平动补偿与微多普勒提取[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3年09期

10 杨有春;童宁宁;冯存前;李松;;基于齐次坐标的微动建模与微多普勒特征分析[J];现代防御技术;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白雪茹;空天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梁;弹道中段目标微动特性及综合识别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肖立;窄带雷达体制下弹道中段目标微动参数估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刘进;微动目标雷达信号参数估计与物理特征提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万秋;弹道中段目标进动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俞万友;弹道导弹中段真假弹头识别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庄钊文;刘永祥;黎湘;;目标微动特性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2007年03期

2 昂海松,舒永泽,周建江,张铁兵,彭芸;复杂目标RCS计算的新方法——曲面像素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10期

3 李民权,吴先良;飞行目标的抖动及雷达散射截面计算[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施龙飞,李盾,王雪松,李永祯,肖顺平;弹道导弹动态全极化一维像仿真研究[J];宇航学报;2005年03期

5 刘永祥,黎湘,庄钊文;空间目标进动特性及在雷达识别中的应用[J];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11期

6 王涛;周颖;王雪松;肖顺平;郭桂蓉;;雷达目标的章动特性与章动频率估计[J];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剑雄;光学区雷达目标三维散射中心重构理论与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静;微波暗室目标RCS测试方法的研究与试验[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润;张大伟;宋申民;;非合作式自主交会对接的终端接近制导控制器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0年03期

2 车汝才;张洪华;;追踪星跟踪空间非合作目标的相对轨道设计[J];航天控制;2006年05期

3 王晓亮;邵晓巍;龚德仁;段登平;;改进的量测噪声自适应滤波在空间非合作目标视觉导航中的应用[J];航天控制;2011年02期

4 梁斌;徐文福;李成;刘宇;;地球静止轨道在轨服务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宇航学报;2010年01期

5 李化义;张迎春;强文义;陈雪芹;;与非合作目标编队的相对姿态控制[J];宇航学报;2007年05期

6 林健;林晓辉;曹喜滨;;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机动目标自主轨道确定[J];上海航天;2008年02期

7 崔乃刚;张立佳;;微型航天器与空间非合作目标交会制导方法[J];航空学报;2009年08期

8 徐文福;刘宇;梁斌;李成;强文义;;非合作航天器的相对位姿测量[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7期

9 杨立峰;岳晓奎;;基于立体视觉的非合作航天器相对导航[J];计算机仿真;2009年10期

10 谷志军;翟华;陈磊;;利用视线角信息的非合作目标相对距离估计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秋华;韩琦;孙毅;;空间非合作目标交会运动状态估计的卡尔曼滤波方法[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李鹏;宋申民;张大伟;陈兴林;;基于平方根Unscented卡尔曼滤波的航天器自主交会[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李华山;闫野;周英;;基于LSM和SRUKF联合滤波算法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状态自主确定[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4 王少轩;曾峦;熊伟;;基于卫星编队的空间目标光学测量建模[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杨凯;郑建华;吴霞;;编队飞行构形设计初始化及稳定性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陈瑜;“神七”伴飞卫星成功运行一周年[N];科技日报;2009年

2 台湾地区《尖端科技》杂志;全球航天竞赛白热化[N];世界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姚忆江 本报特约撰稿 李传训 刘转林 刘帅;空中交警,管理中国领空的隐秘战位[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立佳;空间非合作目标飞行器在轨交会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李元凯;空间非合作目标自主随动跟踪与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刘光明;基于天基测角信息的空间非合作目标跟踪算法及相关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范利涛;自动转移飞行器自主导航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尚洋;基于视觉的空间目标位置姿态测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张大伟;航天器自主交会对接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王峰;在轨服务航天器对目标逼近过程动力学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魏喜庆;航天器相对导航中的非线性滤波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高有涛;卫星编队飞行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霞;非合作目标在轨捕获时的姿态测量及组合体参数辨识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王炳文;空间非合作交会接近姿态控制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刘传世;空间非合作目标对接机构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士龙;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非合作目标飞行器视觉追踪[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陈炳龙;基于EKF的空间非合作目标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杨泗智;卫星组合导航与相对定位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于m[;非合作航天器双目视觉位姿估计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兴龙;空间飞行器快速绕飞制导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吴翠茹;非合作目标对接路径规划及柔顺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姚小松;失效卫星近距离巡视中的位姿确定及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99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899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