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EKO软件的全极化一维距离像仿真
本文选题:全极化 + 高分辨一维距离像 ; 参考:《弹箭与制导学报》2014年05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雷达极化特性在目标特征提取和识别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与高分辨技术的结合,成为现代雷达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文中以步进频率宽带雷达体制下的弹道导弹中段目标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FEKO仿真软件获取目标全极化回波数据,进而生成目标全极化HRRP的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实现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可以成功实现目标全极化HRRP的生成。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adar technology, the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dar are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target feature extraction and recognition, especi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high-resolution technology, whi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directions of modern radar development. Taking the target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ballistic missile under the system of step frequency wideband rada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based on FEKO simulation software to obtain the full polarization echo data of the target and then generate the fully polarized HRRP of the targe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simple, efficient and low cost, and can successfully generate the target fully polarized HRRP.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3275)资助
【分类号】:TN95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家昌;饶伟;蒋志国;;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仿真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3年05期
2 陈德喜;颜俐;王海婴;;FEKO软件的RCS仿真应用[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09期
3 赵雷鸣;李德银;刘昊;;基于FEKO软件仿真计算战斗机的RCS[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0年04期
4 刘君;马瑶;渠立永;郭益民;;微波暗室低散射目标RCS测量方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5 吕杰;莫锦军;袁乃昌;;基于FEKO的微波成像研究[J];微波学报;2010年S1期
6 刘玉伟;;基于有限元建模的高频地波雷达船只目标RCS计算[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14期
7 施龙飞,李盾,王雪松,李永祯,肖顺平;弹道导弹动态全极化一维像仿真研究[J];宇航学报;2005年03期
8 杨磊;王晓丹;张玉玺;陈萌;;基于多极化多特征提取和SVM的目标识别方法[J];现代防御技术;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代大海;极化雷达成像及目标特征提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峥;曹建伟;耿友林;;左手材料电磁散射特性的仿真研究[J];电子器件;2011年02期
2 王孟法;张燕庆;杨秀英;韩兴;刘瑞华;;lk大腿捆绑钻杆塔型井架承载性能分析及评定[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09期
3 冯武;陈俊;;基于TMS6678和XC6VLX240的通用雷达信号处理板设计[J];电子世界;2014年04期
4 赵晨光;;现代雷达信号处理及其发展趋势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年05期
5 林乃昌;杨晓翔;林文剑;朱志彬;;基于改进的KPCA的TOFD图像缺陷识别方法[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6 苗伟;毕红葵;李昌玺;廖建;;临近空间预警平台在预警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飞航导弹;2014年03期
7 曹国海;王运锋;;航管雷达一二次融合异常情况分析[J];电讯技术;2014年04期
8 杨广玉;纵瑞方;徐振华;;一种空间目标速度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4年07期
9 李春锋;康天军;梁治科;陈建军;;基于PD处理技术的雷达弱信号检测方法[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4年02期
10 兰竹;郑坤;常晋聃;;弹道中段雷达目标特征仿真[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毛小莲;郑会利;贺忠伟;;基于FEKO的机载导航天线方向图分析[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王金虎;葛俊祥;魏鸣;毛宝婷;王军;;基于HFSS的卷云冰晶粒子后向散射特性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第五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C];2013年
3 王金虎;葛俊祥;杨泽鑫;魏鸣;;毫米波频率下冰晶粒子散射特性的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气象雷达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强;雷达极化中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常宇亮;瞬态极化雷达测量、检测与抗干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刘勇;动态目标极化特性测量与极化雷达抗干扰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马梁;弹道中段目标微动特性及综合识别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李军;扩展目标的雷达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代大海;极化雷达成像及目标特征提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郭雷;宽带雷达目标极化特征提取与核方法识别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吴晓芳;SAR-GMTI运动调制干扰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郭睿;极化SAR处理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飞;雷达图像目标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盈慧;基于障碍物智能识别的人机融合汽车安全预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宏信;机翼雷达散射截面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邱伟;宽带雷达目标极化特征提取与识别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刘业民;对SAR-GMTI有源欺骗干扰方法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王立;潜艇电磁场环境仿真方法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1年
6 高健哲;舰船短波多天线优化布局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程旭;弹道中段目标极化特性和特征提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孙彬;基于最佳估计与检测的雷达收发极化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张静克;高分辨SAR图像目标电磁特征提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杜玩文;空中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云飞,马东立,武哲,张考;两种隐身飞机模型的雷达散射特性测试与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刘拥军,葛德彪,张忠治,吕小红;有属性的散射中心理论及应用[J];电波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3 王雪松,李永祯,刘翔,代大海,徐振海,王涛;时变电磁波瞬态极化投影矢量的数字特征[J];电波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4 陈聪;高火涛;;高频地波雷达海面舰船RCS预估[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5 雷m8升;张麟兮;胡楚锋;;宽带扫频RCS自动测量系统[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7期
6 黄培康,许小剑,巢增明,肖志河;小角度旋转目标微波成象[J];电子学报;1992年06期
7 王雪松;庄钊文;肖顺平;曾勇虎;;极化信号的优化接收理论:完全极化情形[J];电子学报;1998年06期
8 王雪松,肖顺平,陶华敏,庄钊文,徐振海;论目标互易性Cameron修正法的最优性[J];电子学报;1999年06期
9 王雪松,李永祯,徐振海,魏保华,肖顺平;高分辨雷达信号极化检测研究[J];电子学报;2000年12期
10 李永祯,王雪松,徐振海,肖顺平,庄钊文;基于强散射点径向积累的高分辨极化目标检测研究[J];电子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范录宏;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与干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周剑雄;光学区雷达目标三维散射中心重构理论与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陈行勇;微动目标雷达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伍光新;谐振区雷达目标特征提取与目标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代大海;POLSAR图像模拟及目标检测与分类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2 张居凤;弹道导弹目标动态雷达特性仿真与识别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安先喜;卫星目标建模与RCS计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郭静;微波暗室目标RCS测试方法的研究与试验[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亚秋,曾亮;一层非均匀随机取向非球形粒子的全极化散射[J];电子学报;1992年09期
2 王新彪;李靖;姜景山;;相关型全极化辐射计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年05期
3 李棉全;李永祯;王涛;王雪松;;一种新的全极化雷达信号处理方案设计[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9年02期
4 吕波;袁乃昌;;全极化干扰与极化滤波的对抗研究[J];现代雷达;2011年04期
5 李棉全;马梁;李永祯;戴幻尧;王雪松;;运动目标的全极化一维成像方法研究[J];宇航学报;2011年05期
6 王雪松;常宇亮;李永祯;戴幻尧;何密;肖顺平;;极化雷达的同时全极化测量与校准技术[J];科技导报;2011年26期
7 冯德军;王雪松;肖顺平;王国玉;;全极化高分辨雷达距离像统计识别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3期
8 马梁;李永祯;陈志杰;王雪松;;空间微动目标动态全极化回波仿真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2年03期
9 徐振海,王雪松,肖顺平,庄钊文;极化敏感阵列滤波性能分析:完全极化情形[J];电子学报;2004年08期
10 刘勇;李永祯;王雪松;吕彤光;;雷达目标全极化一维距离像的瞬时测量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金亚秋;;复杂目标和环境全极化散射的理论[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5年
2 刘怡;王振占;姜景山;;信道互耦和相位不平衡对直接相关全极化微波辐射计测量的影响分析[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陆文;严卫;施健康;鲁旭;;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定标技术概述[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4 李秉柏;化国强;王晶晶;黄晓军;;基于散射机理的农作物分类[A];2010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邹晔;雷电院成功研制首套民用高分辨率全极化SAR雷达[N];中国航空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东坤;P波段全极化SAR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何密;同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的校准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华;全极化技术在雷达中的工程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辉;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海面风场与海浪遥感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丁维雷;基于全极化雷达的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梁文婧;全极化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硬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刘笑菲;机翼共形全极化阵列雷达自适应抗干扰与误差校正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尊良;全极化毫米波辐射计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蔡群峰;铁氧体全极化器[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戚任远;星载全极化SAR观测低频波段Faraday旋转效应分析与消除[D];复旦大学;2008年
9 任俊英;全极化SAR地物分类与极化方位角补偿[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棉全;全极化测量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99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89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