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手持小型终端的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研究与设计
本文选题:软件无线电 + 手持终端 ; 参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软件无线电的核心思想是设计标准化的硬件平台,使用软件来描述通信系统中的各模块功能,并通过在通用硬件平台上加载不同软件来实现各种通信制式功能切换。软件无线电克服了传统通信设备开发周期长,移植和升级成本高、难度大,兼容性差等问题。另一方面,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通信设备向便携式、小型化方向发展,人们对手持小型设备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因此手持小型软件无线电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手持小型终端通常在尺寸、体积、功耗和处理能力等方面受到限制,硬件组成上一般所有器件模块都集中于同一个物理板卡上,设备数量相对也较少。针对手持小型终端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在手持小型终端上应用软件无线电思想的方案,设计了适应小型设备的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既能保证系统灵活性和可移植性等要求,又能有效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主要面向手持小型终端的应用需求,针对软件无线电体系结构的核心框架和中间件技术展开研究和设计。首先,借鉴SCA规范中对核心框架的定义,采用接口轻量化、接口可选择继承、静态部署和波形预安装等思想,设计了适用于手持小型平台的轻量化核心框架;其次,针对共享内存的应用场景,设计了基于共享内存的自定义中间件,以避免采用CORBA中间件导致巨大资源开销和传输延时,以满足手持小型平台在内存资源和启动时间方面的需求。最后,针对一个手持平台样机,设计了一个测试波形,提出了一套关于本文设计的软件平台的功能验证方案。
[Abstract]:The core idea of software radio is to design a standardized hardware platform, using software to describe the functions of each module in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o implement the function switching of various communication systems by loading different software on the general hardware platform. Software radio overcomes the problems of long development period, high cost of transplantation and upgrade, high difficulty and poor compatibility of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is becoming portable and miniaturized, and the demand for small handheld devices is increasing rapidly. Therefore, handheld small software radio equipment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Small handheld terminals are usually limited in size, volume, power consumption and processing capacity. Generally, all device modules are concentrated on the same physical card in hardware composition, and the number of devices is relatively smal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handheld terminal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cheme of applying software radio to small handheld terminals, and designs a software radio architecture suitable for small devices. The architecture can not only guarantee the flexibility and portability of the system, but also effectively avoid the waste of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esourc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core framework of software radio architecture and middleware technology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mall handheld terminals. First of all, referr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core framework in SCA specification, using the concepts of interface lightweight, interface alternative inheritance, static deployment and waveform pre-installation, a lightweight core framework suitable for handheld small platform is designed. Aiming at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shared memory, a custom middleware based on shared memory is designed to avoid the huge resource overhead and transmission delay caused by using CORBA middleware,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portable small platform in memory resources and startup time. Finally, a test waveform is designed for a handheld platform prototype, and a functional verification scheme of the software platform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proposed.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星成,罗恒宏,张光昭;软件无线电中的关键技术及平台构建初探[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0年01期
2 李玉斌;软件无线电概述[J];无线电工程;2000年04期
3 徐永胜;国外军用软件无线电的发展现状[J];电讯技术;2001年03期
4 叶中付,吴涛,徐旭;扩频通信系统的软件无线电实现结构及性能分析[J];电子学报;2001年01期
5 刘伟;浅谈软件无线电原理及其关键技术[J];电信快报;2001年04期
6 麦凯;软件无线电设计之路[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20期
7 蔡跃明;软件无线电[J];电子世界;2001年06期
8 刘延峰,王继良;软件无线电及其实现的技术条件[J];信息技术;2001年10期
9 廖建波;软件无线电[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10 吴家洲,姚远,郭明金;软件无线电的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铁军;胡正名;;软件无线电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陈金鹰;方根平;陈冰海;;软件无线电发展与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赵秋明;林志堂;林敏;;小型化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设计[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彭铎;李如红;林小忠;;软件无线电及其关键技术[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霍文俊;许家万;;软件无线电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研究[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胡行毅;;空间任务中的重组计算与软件无线电[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闻翔;刘双平;陈国杰;;软件无线电中极窄带低通信号的分离[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杨勃航;常淑桂;李国民;唐书国;林令涛;;多软核结构的软件无线电设计方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杜安源;;软件无线电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的相关技术研究[A];2005年安徽通信论文集[C];2006年
10 栾海妍;江桦;崔伟亮;;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语图仪的设计与实现[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宝丰 编译;软件无线电发展现状[N];电子报;2013年
2 成都 新力 编译;软件无线电的特点[N];电子报;2013年
3 山东省信息产业厅 韩旭东;“软件无线电”将推动手机的“计算机化”变革[N];中国电子报;2004年
4 ;软件无线电往哪儿走?[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软件无线电:改变无线通信前进的方式[N];计算机世界;2005年
6 山东省信息产业厅 韩旭东;“软件无线电”将推动手机的“计算机化”变[N];中国电子报;2004年
7 刘海英 张秉衡;软件无线电 推进国防现代化[N];中国电子报;2001年
8 潘学俊 肖凯;通信装备变革的魔术师:软件无线电[N];解放军报;2001年
9 ;软件无线电: 无线通信的第三次革命[N];人民邮电;2002年
10 ;风河推出新型软件无线电解决方案[N];人民邮电;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健;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理论构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2 林华杰;软件无线电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胡延平;军用软件无线电侦听接收机设计与实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4 赵民建;多波段、多速率、多模式软件无线电接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彭华;软件无线电中的盲接收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6 张睿;软件无线电中的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7 陈晓毅;数字广播接收机的软件无线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董骞;基于软件无线电的SAR数字接收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9 陈晨;软件无线电和OFDM系统中的同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荣春;基于GPU的软件无线电并行算法与系统结构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席禹豪;基于软件无线电构架的深空测控接收机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李雪源;车载网络底层协议关键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3 颉宇川;基于软件无线电的中频接收机[D];东南大学;2016年
4 李怀远;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邱鑫W,
本文编号:1906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90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