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移动通信多普勒频移补偿研究
本文选题:多普勒频移 + 频率补偿 ; 参考:《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针对卫星通信系统中,多普勒频移过大对通信过程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在传统多普勒频移补偿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信号传输过程中影响多普勒频移估计值的因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普勒频移补偿方案。该方案通过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用户链路上的收发信号进行多普勒频移估计。并使用该方案对Iridium系统,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系统的反向通信链路上的多普勒频移进行计算,得出频率补偿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当统计点数N=3 500,信噪比SNR=8 dB时,经改进后,频率补偿方案在Iridium系统与GEO系统中的频率估计误差与传统频率补偿方案中的频率估计误差相比较,分别降低了50%与42%。因此,改进后的频率补偿方案与传统频率补偿方案相比,多普勒频率估计精度更高,更有利于卫星信号的精确跟踪和解调。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compensation , the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estimation is carried out by analyzing the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estimation in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requency estimation error of the frequency compensation scheme is compared with the frequency estimation error in the traditional frequency compensation scheme by using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hod .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frequency compensation scheme is higher in Doppler frequency estimation accuracy than the traditional frequency compensation scheme , and is more favorable for accurate tracking and demodulation of satellite signals .
【作者单位】: 国家移动卫星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863项目“第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终端关键技术研究”(2012AA01A507) 国家重大专项“终端基带处理芯片研发”(2013ZX03006003-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1118,60702055) 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KJ110524)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0BA4010)~~
【分类号】:TN92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郝才勇;刘恒;刘宏立;;基于TDOA的卫星干扰源定位方法的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潘英俊;杨玉婷;任春华;邹铁;;基于惯性导航与无线测距组合的车载定位方案[J];压电与声光;201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金明;;TDOA参数估计算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瞿文中,叶尚福,孙正波;卫星干扰源精确定位的位置校正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钟丹星,邓新蒲,周一宇;基于WGS-84椭球模型的卫星测时差定位精度分析[J];电子对抗技术;2002年05期
4 薛西峰,邢志栋,孟红云;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信赖域方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夏畅雄;叶尚福;王俊辉;;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中卫星星历校正技术[J];宇航学报;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建波,杨莘元,卢满宏;一种基于FFT的高动态扩频信号的快速捕获方法[J];遥测遥控;2004年06期
2 王学青,时银水,朱岩;一种基于多普勒频移比的交叉定位中虚假目标清除方法[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年02期
3 崔冬;顾广华;;基于子空间追踪的时变信道预测算法[J];无线电工程;2005年12期
4 迟如利;封素敏;钟志庆;孙东松;周军;胡欢陵;;基于双F-P干涉仪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的性能分析(英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1期
5 李番;邬双阳;郑永超;杨红果;;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技术综述[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01期
6 朱昌平;张红苹;王森;;新的BBADCP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2期
7 陈文英;陈玲;;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技术及现状[J];电讯技术;2008年02期
8 沈斌松;陈鸣;卢坡;;飞行器衰落对散射通信信道影响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0年03期
9 管明祥;万学元;袁芳;王瑞春;;基于时延无线MIMO信道的仿真与实现[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杨喜根;具有多普勒频移校正功能的DQPSK调制解调器[J];通信学报;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秀娟;王曦;曾孝平;;TDRSS中频信号的捕获与跟踪[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鹿红燕;任红颖;庞福文;;基于DVB-H标准的手机电视[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蒋立辉;庄子波;李勇;;基于单激光雷达的低空风场反演与精度分析[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C 激光技术与应用专题)[C];2006年
4 彭耿;王丰华;黄知涛;姜文利;;中低轨卫星的多普勒频移实时估计与补偿[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5 吴涛;唐小宏;;毫米波多普勒测速雷达的噪声模型分析[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陈U,
本文编号:1939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93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