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UWB天线的宽带化技术及其发展

发布时间:2018-05-27 19:42

  本文选题:超宽带天线 + 阻抗带宽 ; 参考:《电讯技术》2014年02期


【摘要】: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为了实现通信保密、排除干扰、提高通信效率等,超宽带系统得到了大力发展,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却受制于系统中超宽带天线的阻抗带宽。详细介绍了展宽天线阻抗带宽的4种方法,包括渐变阻抗方法、分形几何方法、微带天线开槽方法和非频变结构方法,其中分形几何方法由于其几何结构的自相似性使得其贴片电流分布具有自相似性,从而导致天线的多频点谐振,有效拓展了天线带宽。上述4种天线尽管作用原理互不相同,但在超宽带天线的工程应用中,研究者可将这些方法单独或同时应用于天线结构设计,使得天线既能保持良好的方向性和增益等性能,又能获得较大带宽。
[Abstract]:In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realize communication secrecy, eliminate interference and improve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the ultra wideband system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However,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impedance bandwidth of the ultra wideband antenna in the system is limited. 4 methods, including the gradual impedance method, the fractal geometry method, and the micro method,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With the antenna slotting method and the non frequency variant structure method, the fractal geometry method makes the patch current distribution self similar because of the self similarity of its geometric structure, which leads to the multi frequency resonance of the antenna and effectively expands the antenna bandwidth. Although the 4 antennas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engineering of UWB antenna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engineering of UWB antennas. In use, the researchers can apply these methods individually or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design of antenna structure, making the antenna not only able to maintain good directional and gain performance, but also obtain large bandwidth.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科学系;
【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2092) 贵州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13070472)~~
【分类号】:TN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曾宪峰;张晨新;谢聪;安和平;梁建刚;;新型树状分形天线多频特性分析[J];电讯技术;2010年10期

2 杨邦朝;付贤民;胡永达;;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新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8年06期

3 云大年;;非频变天线的概念与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J];北京邮电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4 刘莹;胡敏;余桂英;李小兵;刘晓林;;分形理论及其应用[J];江西科学;2006年02期

5 李卉;;一种新型平面阿基米德螺旋天线的分析与设计[J];雷达与对抗;2006年03期

6 魏磊磊;熊建设;;超宽带无线通信[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3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明;超宽带槽线天线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学玲;林慧龙;;分形理论在草地科学中的应用概述[J];草地学报;2011年04期

2 李中云;曾耿华;陈鹏;杨建宇;;LTCC接收前端组件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崔和瑞;杨丽;郭甜;;基于分形理论的改进短期电价预测模型[J];电网技术;2008年S2期

4 李宝剑;张树人;周晓华;路标;何茗;;低介低损耗CaO-B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性能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12期

5 卢中舟;张树人;周晓华;李波;;K_2O-B_2O_3-SiO_2/Al_2O_3 LTCC复合基板材料性能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0年06期

6 郭云胜;;一种二阶LTCC微波带通滤波器的仿真设计[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0年10期

7 黄刚;吴顺华;张宝林;李世春;王新;;低温烧结BaO-TiO_2-ZnO系陶瓷的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0年12期

8 黄文彪;孔超然;陈婉君;;具有多传输零点的微波陶瓷滤波器设计[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05期

9 李建辉;范启兵;阳皓;杨邦朝;;基于LTCC技术的垂直堆叠结构电容的设计[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10期

10 李建辉;阳皓;范启兵;杨邦朝;;基于LTCC工艺的DC-DC电源模块中电感的改进设计[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雪松;低温烧结Ba_(6-3x)(Nd_(1-y)Bi_y)_(8+2x)Ti_(18)O_(54)体系陶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卜全民;环境质量模糊评价方法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邢德山;工业半焦吸附脱除烟气中SO_2和NO_x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4 徐桂芳;电子封装用可控热膨胀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5 杨丽丽;SiO_2纤维表面原位沉积Ag-ITO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反射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邹栋;中介电常数BaO-TiO_2-Nb_2O_5体系低温共烧微波介质陶瓷[D];浙江大学;2009年

7 储小院;缙云山林地土壤侵蚀物理力学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郑博仁;高性能基片集成波导微波滤波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白玉;共面波导馈电的多陷波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10 张宝林;低温烧结热稳定BaTiO_3基陶瓷介质材料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吴利刚;刘元安;;电流路径法在微带天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7年03期

2 刘芳;潘宇;;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及其发展[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刘章发,吕善伟,李世智;改进的宽频带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胡明春,杜小辉,李建新;宽带宽角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5 钟顺时;梁仙灵;延晓荣;;超宽带平面天线技术[J];电波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6 李秀萍,安毅,徐晓文,吕昕;多层微带贴片天线单元和阵列设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年08期

7 范伟;超宽带(UWB)通信技术[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02期

8 李连辉;自补型阿基米德平面螺旋天线的设计与分析[J];遥测遥控;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澍;小型化分形天线的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平;;想看高清真的好难[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7年14期

2 李享元;;等离子体隐形天线[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程晓轶;史冬雪;;一种新型中波小天线的建设与使用[J];科技资讯;2011年26期

4 王吟墨;;美化天线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信息系统工程;2012年01期

5 ;华信天线亮相第三届导航年会[J];数字通信世界;2012年06期

6 田桂宾;王懿华;杨辉;;TD-LTE中2阵元与8阵元天线提升室内深度覆盖的研究[J];电信技术;2013年03期

7 李知新;天线在雷达座车上检测[J];火控雷达技术;1995年01期

8 乔辉;蓝牙天线技术分析与产品应用[J];无线电工程;2004年10期

9 黄雄;韩兆勇;;格里高利天线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调整方法[J];中国有线电视;2007年05期

10 本刊编辑部;;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J];电子科技;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召彪;杨军;李新中;陈新明;;小型化天线研究及应用建议[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杨善国;侯伶利;马达;;导航卫星天线技术研究[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6 北斗/GNSS测试评估技术[C];2013年

3 郭胜刚;阮成礼;;方向回溯天线技术[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4 陈鑫;余川;潘文武;;基于连续相位变化的毫米波衍射天线技术研究[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王东;马欣;程广辉;;有源一体化天线技术研究及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李斌;赵交成;;基于零折射复合材料覆层天线技术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党明杰;郭海侠;刘江宏;;基于PI算法的GPS调零天线仿真[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苏保伟;王永良;周良柱;;辅助天线不同排列形式及位置变化对SLC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9 李红;;平面自跟踪天线技术在“动中通”卫星通信中的应用[A];第六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杨波;;济宁市调频广播发射系统改造的成功设计与实践[A];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鲍晓倩;肖良勇 怀揣梦想做天线[N];经济日报;2007年

2 常丽君;等离子天线技术研发日趋成熟[N];科技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侠;天线:选择和设置更加灵活[N];中国电子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晓林;国产天线突围[N];通信产业报;2003年

5 张玉莲 邱薇;“最牛”小组勇过“三关”[N];中国航天报;2009年

6 记者 王祥明;东莞晖速天线“尝鲜”股权融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卢子月;天线产品亟待创新[N];通信产业报;2011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武志强;流量经营催生天线创新[N];通信产业报;2011年

9 黄石移动 郭慧娟;巧用天线技术实现网络深度覆盖[N];通信产业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卢子月;3G时代天线地位凸显[N];通信产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慧春;天线的电磁兼容问题及小型化多频段特性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俞钰峰;应用于无线通信的小型化天线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吴炜霞;特征模理论及其在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研究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弋鹏;基于内插变换的虚拟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张光林;基于有向天线和时延限制的大规模无线网络容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旭文;新型可重构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陈翰;短波天线的宽带化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健;超宽带/多频段印刷天线及笔记本电脑天线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家乐;基于Surface PIN二极管的可重构天线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杜萌;基于TA的GSM网络过覆盖小区识别及天线倾角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严小青;被动雷达导引头中天线技术及定位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陈庄;无锡C网景区覆盖专项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王东红;微带双频天线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夏天;分布式天线时间频率同步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涂军;WiMAX系统中多天线空时编码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43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943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1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