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传感器网络的双向中继协议
本文选题:网络编码 + 双向中继 ; 参考:《通信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针对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三时隙网络编码及选择性解码转发的双向中继协议,简称双向选择性解码转发协议(TW-SDF)。对比物理层网络编码中继协议,此协议具有高分集增益、低编解码复杂度及易系统实现等优点。更重要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此中继协议在采用线性分组码及硬解码算法情况下的误块率上界。仿真实验表明,若采用BCH线性分组码,上述误块率上界能紧致地预测真实系统性能。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nsor networks, a bidirectional relay protocol based on three-slot network coding and selective decoding and forwarding is proposed. Compared with the physical layer network coding relay protocol, this protoco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iversity gain, low coding and decoding complexity and easy system implementation.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derive the upper bound of the block error rate of the relay protocol in the case of linear block code and hard decoding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upper bound of the block error rate can predict the real system performance compactly if BCH linear block codes are used.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
【基金】:黄山青年学者基金资助项目(4070370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02459)~~
【分类号】:TN915.04;TP21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蔡春晓;杨炜伟;蔡跃明;;混合衰落信道下选择中继译码转发的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11期
2 魏浩;郑宝玉;侯晓峗;朱艳;;不对称速率双向中继传输策略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11期
3 王海荣;黄永明;杨绿溪;;联合网络编码和叠加编码的协作发射策略[J];通信学报;2012年08期
4 刘洪;任术波;项海格;;不均等双向解码转发机会中继通信性能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俊杰;司江勃;李赞;石莎;黄海燕;;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对频谱共享认知中继网络性能的影响[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6期
2 李博;王钢;杨洪娟;刘荣宽;;双向中继通信中的联合正交物理层网络编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3 何绍华;;SDF协议下的中继选择策略性能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俊杰;频谱共享认知中继网络性能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刘荣宽;基于BP算法的异步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张晓东;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吉晓东;郑宝玉;;物理层网络编码机会中继及中断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5期
2 吉晓东;郑宝玉;;不对称放大转发双向中继功率分配及中继位置选择[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岳;李颖;王新梅;;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HARQ协议[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10期
2 黄辰;戴彬;王芙蓉;杨军;杨维明;;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分布式协作通信机制[J];电子学报;2010年10期
3 施玉晨;白宝明;王静;;基于机会网络编码的多用户协作通信方案设计[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李颖;王静;;网络编码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应用[J];中兴通讯技术;2009年01期
5 王静;刘向阳;施玉晨;王新梅;;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采集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2期
6 李文峰;邵震洪;沈连丰;;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提高网络连通性的协作算法(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年01期
7 张书奎;樊建席;崔志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可靠的数据协作传输机制[J];通信学报;2010年11期
8 蔡红;;无线网络编码研究综述[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0年05期
9 姚向华;韩九强;;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配置问题研究[J];信息与控制;2006年02期
10 陈红;肖军;苏洁;;基于DSP的动态传感器网络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开发[J];信息与控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婷婷;樊小泊;陈红;;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动态线路的连续查询处理[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6年
2 姚剑波;;无线Mesh传感器网络中的位置隐私[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纪守领;李金宝;;基于公共子树缓存的传感器网络查询技术研究[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09年
4 曾加;慕春棣;胡建斌;;基于博弈论的传感器网络能量平衡路由[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石为人;张阳;邓鹏程;;传感器网络局部时间同步协议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张和生;潘成;杨军;贾利民;董宏辉;梁玉庆;梁乙朝;;一种面向交通状态获取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冯健昭;肖德琴;肖克辉;李就好;;基于谓词的水质传感器网络采样整合优化算法[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8 张丁;胡涛;朱双东;;一种混合组网的传感器网络[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靳立忠;常桂然;贾杰;;基于最小冗余覆盖的移动传感器网络节点分布优化[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文建邦;;基于EFM32G的身体域传感器网络平台[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晏涛 卢泽新;路由技术[N];计算机世界;2004年
2 ;中国首台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研制成功[N];计算机世界;2006年
3 ;联盟专家聚首 共话无线未来[N];人民邮电;2006年
4 中科院计算所 徐勇军;传感器网络标准方案—IEEE 802.15.4/ZigBee[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新技术研究所所长 张平;用全新的思路对待4G[N];通信产业报;2007年
6 ;5个很酷的无线研究项目[N];网络世界;2007年
7 刘乃清;M2M应用面面观(下)[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8 韩旭东 韩卫东;让网络无处不在[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GPRS的五大特点[N];人民邮电;2002年
10 卫明;从通信无所不在到信息无所不在[N];人民邮电;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辰;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通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谭冲;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最优化资源分配与传输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3 吴宇平;无线协作通信中信道编码—网络编码联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赵明峰;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协作通信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贾向东;基于叠加编码和网络编码的无线协作通信系统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周敏;基于能效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高晖;无线协作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代仕芳;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可靠通信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李国友;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中继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王宁;网络编码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馨华;无线通信中的网络编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张云霞;网络编码在协作通信中的应用[D];燕山大学;2011年
3 张佳;协作通信中基于网络编码的分组传输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陈晓玉;网络编码及其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吕宣宣;单天线和多天线系统中的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严文杰;网络编码签名算法[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红梅;无线协同中继网络的多址网络编码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池凯凯;网络编码原理及其纠错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胡金秀;多播网络编码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曹剑波;无线中继系统中的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44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94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