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空频相关性的大规模MIMO-OFDM信道压缩反馈算法

发布时间:2018-05-31 19:03

  本文选题:无线通信 + MIMO-OFDM ; 参考:《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5期


【摘要】:大规模MIMO-OFDM系统中,信道常常存在较强的空间和频域相关性。针对多数信道压缩反馈算法仅考虑空间或频域相关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空频联合压缩反馈算法。首先,根据压缩感知理论进行了信道空频2维稀疏度分析;然后,推导了信道矩阵在空间和频域2维相关性下的联合稀疏基;最后,利用该联合稀疏基给出了空频联合压缩算法。仿真结果与分析表明,该算法在保证信道反馈精度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反馈量。
[Abstract]:In large scale MIMO-OFDM systems, the channel often has strong spatial and frequency correl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most channel compression feedback algorithms only consider spatial or frequency-domain correlation, a joint space-frequency compression feedback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compressed sensing theory, the spatial frequency 2-dimensional sparsity is analyzed. Then, the joint sparse basis of channel matrix in spatial and frequency domain 2-D correlation is derived. A joint space-frequency compress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joint sparse basis is presented. Simulation results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mount of feedback while ensuring the accuracy of channel feedback.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0113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3001027-004)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8038)资助课题
【分类号】:TN91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石光明;刘丹华;高大化;刘哲;林杰;王良君;;压缩感知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2009年05期

2 何雪云;宋荣方;周克琴;;基于压缩感知的OFDM系统稀疏信道估计新方法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高欢芹;宋荣方;;自适应OFDM系统中基于压缩感知的反馈压缩新方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孙超;李永杰;宋荣方;;基于压缩感知的MIMO-OFDM系统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案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宋勇;卫国;;MIMO-OFDM系统的CQI反馈压缩改进算法[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超;基于压缩感知的无线信道信息反馈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鹏飞;李亮;赵骥;;压缩感知在医学图像重建中的最新进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年01期

2 黄添强;苏立超;;基于自适应小波基和Smoothed-l_0的压缩感知图像重构算法[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3 王超;梁大鹏;;压缩感知测量方法的机密性[J];电讯技术;2010年11期

4 吴凌华;张小川;;压缩感知的发展与应用[J];电讯技术;2011年01期

5 陈鹏;徐烽;;卫星认知无线通信中频谱感知算法比较[J];电讯技术;2011年09期

6 陈鹏;徐烽;邱乐德;王宇;;卫星稀疏信道中频谱空穴的新型检测算法[J];电讯技术;2012年01期

7 丁敬校;王可人;金虎;陈小波;;一种基于RAMP算法的OFDM稀疏信道估计方法[J];电讯技术;2012年03期

8 彭岁阳;卢大威;张军;胡卫东;沈振康;;一种对随机频率步进信号的散射中心提取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9 李松;朱丰;刘昌云;冯有前;张群;;基于压缩感知的弹道导弹微多普勒提取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朱丰;张群;顾福飞;孙凤莲;李开明;;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谱图二维压缩与重构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胜果;高翔;;采用压缩感知的OFDM水声信道估计[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高建虎;陈杰;张履谦;;基于压缩感知和EMD的SAR海洋内波探测方法[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3 王安娜;周小星;孙红英;杨鸿武;;基于压缩感知过程的语音增强新算法[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4 高畅;李海峰;马琳;;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语音信号压缩与重构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5 周小星;王安娜;孙红英;杨鸿武;;基于压缩感知过程的语音增强[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6 梁瑞宇;奚吉;张学武;;压缩感知理论在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A];2010’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守宁;郑宝玉;吉晓东;;WMSN中基于压缩感知的VSQI压缩反馈[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绍青;王鹏;;未来无线认知传感器监测网络的设计与应用[A];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郑仕链;何斌;杨伟程;;认知无线电宽带频谱感知试验研究[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范晋祥;杨建宇;;军用红外成像探测跟踪技术发展趋势与新技术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瑞明;基于压缩采样的比幅测向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小平;高速移动MIMO OFDM系统快衰落信道估计方法[D];上海大学;2011年

3 邓海松;基于稀疏先验的计算机试验元建模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成;压缩采样中匹配追踪约束等距性分析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悦;认知无线电宽带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唐亮;压缩感知及其在超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石磊;压缩感知在超宽带信道估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朱旭琪;分布式信息压缩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郝晓冉;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李民;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分辨率重建和图像修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云;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单进;基于压缩感知的鲁棒性说话人识别[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晓;压缩感知在无线通信网络数据采集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黄莹;室外移动机器人导航信息压缩算法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1年

5 焦东立;基于压缩感知的盲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超;抗混叠Contourlet滤波器组的设计分析及其在MRI图像压缩感知重构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国峰;基于生物医学信号的体域网低功耗设计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志鹏;基于小波域维纳滤波器的压缩感知理论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杨锐;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宽带模拟多带信号检测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王寻;分布式网络中压缩感知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焦李成,谭山;图像的多尺度几何分析:回顾和展望[J];电子学报;2003年S1期

2 石光明;刘丹华;高大化;刘哲;林杰;王良君;;压缩感知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2009年05期

3 张春梅;尹忠科;肖明霞;;基于冗余字典的信号超完备表示与稀疏分解[J];科学通报;2006年06期

4 朱行涛;刘郁林;徐舜;杨磊;;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的OFDM稀疏信道估计算法[J];微波学报;2008年02期

5 刘丹华;石光明;周佳社;;一种冗余字典下的信号稀疏分解新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敏,夏炜,酆广增;下一代无线通信的目标及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02年07期

2 吴基传;正确把握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2年10期

3 ;削减电缆——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J];现代制造;2002年08期

4 施勇;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简介[J];电信快报;2004年05期

5 屈平;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曙光初露[J];中国传媒科技;2004年10期

6 刘向阳;无线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10期

7 张金耀,周章旺;隧道无线通信方案探讨[J];中国无线电;2004年06期

8 ;成都用无线通信应急[J];每周电脑报;2004年33期

9 ;无线通信[J];每周电脑报;2004年35期

10 ;无线通信[J];每周电脑报;2004年3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弋建强;;无线通信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王化磊;潘成康;;绿色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冰琪;;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浅析[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加强数字化 信息化 现代化建设 切实提高水上应急无线通信与指挥能力[A];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第二届中国政府电子政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甘伟;许力;;无线通信技术在核电站的应用[A];2012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兴彤;黄胜;;无线通信在出铝车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明;;个人无线通信网现状和展望[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范博;李书芳;;无线通信中的天线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三强;石坚;何为;古良玲;;脑电信号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田;唐友喜;李少谦;;一种准互盲无线通信系统在高动态环境下的信号捕获技术[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晓松;加强公安无线通信基础工作刻不容缓[N];人民公安报;2006年

2 王陵生邋童信;安徽350兆无线通信网抗雪灾立功[N];人民公安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刘晶;多媒体何时融入无线通信[N];中国电子报;2000年

4 卿晰;快乐着新一代无线通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5 ;全面加强公安无线通信建设[N];人民公安报;2003年

6 ;迈向无线通信的未来(二)[N];人民邮电;2000年

7 晓雅;无线通信占四分之一[N];人民邮电;2004年

8 ;美国无线通信业上演战国时代[N];中国经营报;2002年

9 ;无处不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N];人民邮电;2011年

10 ;下一代专业无线通信网注重定制服务[N];中国电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东;身体域无线通信表征精度提升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董立珉;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李常茗;复合可重构无线通信系统网络复合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赵爽;应用于无线通信基带算法的可重构处理平台及典型算法实现[D];复旦大学;2010年

5 许颖;能量多元化与状态非确定的绿色无线通信网络关键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6 李莉;MIMO-OFDM无线通信系统信道估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管章玉;认知与协作无线通信网络中基于博弈论的跨层优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武刚;多入多出无线通信中的信道模型、空时编码及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盖伊;多天线无线通信中的宽带多频段天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钊;MIMO无线通信自适应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龙;基于无线通信的小区智能停车系统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2 徐林;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3 袁泉;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自助导游机和电子导游助理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杜晶晶;无线通信技术在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5 陈昆;光无线通信伺服跟踪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刘学;基于智能交通安全的车—车间无线通信系统传播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杨本初;面向工业应用的嵌入式无线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马晓立;基于无线通信和WinCE的行车调度系统的研制[D];东南大学;2006年

9 梅罚敏;智能电表短距离无线通信测试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10 曾捷;基于SDR平台的WiMAX技术研究与实现[D];清华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60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960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2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