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三维空间域移动通信统计信道的多普勒效应

发布时间:2018-06-01 05:13

  本文选题:均匀分布 + D空间统计信道模型 ; 参考:《物理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针对散射体均匀分布以及三维空间域(3 dimension,3D)移动通信环境,提出了3D空间统计信道模型.对在指向性天线覆盖下的室内微小区移动通信环境,模型能够估计多径衰落信道的重要空时信道参数,如波达信号在水平面以及垂直面的信号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以及多普勒效应(Doppler spectra,DS)等.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的移动特性会使接收信号产生多普勒效应,根据运动的相对性理论,基站(base station,BS)也会有相对运动,因此也会有多普勒效应产生.本文引入控制变量法导出三维空间域在MS以及BS端的多普勒效应,数值仿真结果与室外3D多径衰落信道对比表明,本模型的信道参数估计结果符合理论和经验,扩展了3D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研究和应用.
[Abstract]:A 3D spatial statistical channel model is proposed f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scatterers and 3D spatial domain 3D mobil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For indoor micro-cell mobil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overed by directivity antenna, the model can estimate the important space-time channel parameters of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 Such as the arrival angle of arrival signal in horizontal plane and vertical plane, and Doppler Doppler spectraum DSs, etc.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of motion, the base station (BS) will have relative motion, so there will also be Doppler effect. In this paper, the Doppler effect of 3D spatial domain in MS and BS is derived by introducing the control variable method.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outdoor 3D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 show that the channel parameter estimation results of this model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and experience.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3D spatial statistical channel model are extended.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372128) 科技部公益性行业专项(批准号:GYHY200906053)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批准号:BE2011195)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批准号:2011-11-010986678)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TN92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灵基;杨益新;;水下运动目标线谱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夷升,李爱玲;多普勒效应在电和光方面的应用[J];现代物理知识;2001年05期

2 李龙;樊养余;张政伟;谭庆贵;;多普勒效应下星间光通信系统的仿真性能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9年01期

3 陈再清;;多普勒效应在安全行车中的应用[J];电讯技术;1989年06期

4 林国兴;用光纤多普勒效应测量血流速度[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3年01期

5 王健;;多普勒效应在检测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计量;2013年05期

6 李辉明;;高铁移动网络中克服多普勒效应方法[J];通信技术;2012年03期

7 谭毅;;多普勒效应的仿真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2年04期

8 李骥;王阳;施国栋;裘昌利;;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自动取餐系统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9期

9 杨金城,杨谌犁;多普勒效应的宽带原理及其应用[J];通信世界;2001年16期

10 宫旭;蔡云祥;;被动定向浮标多普勒效应定位法[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孝辉;许龙霞;薛艳荣;;多普勒效应对伪距影响的分析与验证[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2 胡金兵;;多普勒效应和逆多普勒效应的对比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陈红艺;;各向异性介质的特异多普勒效应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张华;许录平;谢强;;X射线脉冲星信号建模及多普勒测量[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晶;应对多普勒效应理论进行再思考[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常丽君;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分子层面的多普勒效应[N];科技日报;2011年

3 张孟军;英科学家成功演示反多普勒效应[N];科技日报;2003年

4 苏恩泽;物理学家闯红灯[N];解放军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高飞;多普勒效应首次用于定位失联航班[N];中国航空报;2014年

6 郑州 李永亮;RD627多普勒效应传感器的应用[N];电子报;2001年

7 记者 王春;我科学家首次在光波波段发现逆多普勒效应[N];科技日报;2011年

8 记者 张滨阳 刘石磊;运用多普勒效应“猜”飞机坠落位[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9 张巍巍;多普勒效应可实现手势操控电脑[N];科技日报;2012年

10 ;新加坡科学中心[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端坡;GSM-R多普勒效应与切换掉话分析及车载分析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爱武;微多普勒效应分析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王学勤;激光微多普勒效应的仿真与实验研究[D];烟台大学;2007年

3 李沅洪;弯曲时空中的多普勒效应[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盛美菊;激光微多普勒效应特征提取的方法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5 童汇琛;基于多普勒效应的RFID室内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胡文艳;利用多普勒效应抗距离波门拖引干扰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杨海青;基于多普勒效应的金属探测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62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962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5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