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几种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与研制

发布时间:2018-06-02 06:45

  本文选题:超宽带(UWB) + 计算电磁学(CEM) ; 参考:《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无线传输数据的要求愈来愈高。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其传输带宽极宽(3.1~10.6 GHz),被视为是解决无线传输数据瓶颈的一门有效技术。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超宽带系统的研究,而作为超宽带系统收发部分的重要组成器件,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也随之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超宽带天线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了解了超宽带天线发展趋势,接着介绍了超宽带通信的相关定义与超宽带天线的电磁辐射理论、超宽带天线频域性能参数、时域性能参数、计算电磁学(CEM)中常用的三种方法以及用于超宽带天线辅助设计的几种仿真软件。之后针对当今超宽带天线的研究热点:天线小型化(Miniaturized)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以及陷波(Band-Notched)技术分别设计了三款天线。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设计了一款尺寸为8.5×18.5 mm2,工作频带为3.6~12 GHz,同时具有C-band卫星通信系统(3.7~4.2 GHz)的阻带特性的小型化超宽带天线。详细分析了实现天线小型化的原理与方法,给出了天线仿真设计过程,最后加工了天线实物并测试验证了天线的各个性能指标。(2)设计了一款尺寸为35×35 mm2,工作在3.7~12 GHz的四单元超宽带MIMO天线。给出了天线设计过程,最后制作了天线实物并测试验证了天线的性能指标。(3)仿真设计了一款包含WLAN(5.15~5.35 GHz,5.725~5.825 GHz)、C-band卫星通信系统(3.7~4.2 GHz)以及X-band卫星通信系统(7.3~7.8 GHz)四个阻带的超宽带天线带阻天线,分析了各个阻带形成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天线设计的详细过程。本文围绕着超宽带天线的研究热点,设计了几种典型的适合超宽带系统的小型化天线,在超宽带基础上实现天线小型化、引入MIMO技术、以及获得四个阻带特性三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demand fo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Ultra-wideband (UWB)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bottleneck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data because of its extremely wide transmission bandwidth of 3.1 ~ 10.6 GHz.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WB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lso promotes the research of UWB system.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WB transceiver, the research of UWB antenn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UWB antenna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trend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UWB antenna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heory of UWB antenna.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UWB antenna in frequency domain, time domai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three methods commonly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electromagnetics (CEM) and several simulation softwares for UWB antenna aided design are presented. Then, three antennas are designed for UWB antenna: miniaturized antenna miniaturization technology,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technology and notch Band-Notched-based antenna technology.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A miniaturized ultra-wideband antenna with a size of 8.5 脳 18.52 mm, a working band of 3.6g / 12 GHz and a C-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stopband characteristic of 3.7GZ (4.2 GHz) is designed.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realizing antenna miniaturization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 simulation design process of antenna is given. Finally, the antenna is fabricated and tested. A four-unit ultra-wideband MIMO antenna with a size of 35 脳 35 mm ~ 2 and working at 3.712 GHz is designed. The design process of antenna is given. Finally, the antenna is manufactured and tested to verify the antenna's performance index. The simulation design includes WLAN(5.15~5.35 GHZ 5.725 and 5.825 GHz C-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3.74.2GHz) and X-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7.37.8GHz). The basic principle of each stopband is analyzed, and the detailed process of antenna design is given. In this paper, several typical miniaturized antennas suitable for UWB system are designed around the research hotspot of UWB antenna. The antenna miniaturization is realized on the basis of UWB, and MIMO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The four stopb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hree aspects have certa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82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鸿雁,龙云亮;实现小型超宽带天线的新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向晖,刘小龙,蒋延生,汪文秉;平面波激励的超宽带天线口径辐射特性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3期

3 肖志文;卢万铮;何建国;马嘉俊;;一种平面超宽带天线的优化设计及其分析[J];微波学报;2006年04期

4 张卓;尹浩;苏凯;陈思;;超宽带天线时频域参数及设计方法[J];微波学报;2007年S1期

5 王长华;王秩雄;宋爱民;;一种超宽带天线的分析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年03期

6 邓茗春;田波;王春阳;;基于遗传算法的超宽带天线优化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4期

7 邓云丹;闫丽萍;董金生;;具有带阻特性的新型超宽带天线的设计[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袁海军;马云辉;;一种改进的杠铃形超宽带天线[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9期

9 田雨波;谭冠南;;频率可重构超宽带天线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齐本胜;魏庆娟;李昕昕;肖江雨;;一种改进的小型超宽带天线[J];微波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博识;边莉;吴昱明;吴群;;超宽带天线设计综述[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2 王建朋;韩兴亮;张光甫;王国利;;一种蝶形超宽带天线设计[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3 刘健;;可重构带陷型超宽带天线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曹保锋;宋立军;;高功率超宽带天线研究综述[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肖金祥;李国剑;;双面印刷C形超宽带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张学勇;刘少斌;李春早;卞博锐;;基于分形技术的超宽带天线[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李长勇;刘浏;双涛;康小平;杨士中;;电阻加载火山烟雾形平面超宽带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8 高菲;张福顺;宁舒曼;;一种具有带阻特性的新型超宽带天线的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9 廖勇;马弘舸;杨周炳;谢平;李科;孟凡宝;;超宽带天线中同轴到平板过渡研究[A];四川省电子学会高能电子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金凤;刘少斌;;基于开口谐振环的平面超宽带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左;深层探地雷达可见百米地下[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江牛;小型超宽带天线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春青;小型化脉冲及超宽带天线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丁敏;小型化宽带天线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严忠民;小型化超宽带天线及其阵列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张金平;超宽带天线及其阵列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萨尔曼;基于超宽带天线的仿真,设计和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吴琦;新型超宽带天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丁婕琛;新型超宽带天线的研究、设计和制作[D];浙江大学;2008年

9 刘文坚;平面超宽带天线及其阵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文涛;超宽带天线设计及共形阵列综合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曹政;超宽带天线及陷波特性的研究与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曜璞;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山西大学;2014年

3 殷弋帆;小型化平面超宽带对数周期折叠振子天线设计[D];复旦大学;2014年

4 马坤;平面印刷超宽带天线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杨昌兴;体域网超宽带天线设计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云生;几种小型化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与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江江;几种典型可重构天线设计与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焦婧;具有带陷性能的超宽带天线分析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肖金祥;超宽带天线设计与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高国平;超宽带天线设计及其阵列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67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967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0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