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自循环水冷系统在惯导设备上的应用
本文选题:半导体制冷 + 水冷 ; 参考:《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4年01期
【摘要】:随着用户对惯导设备温度环境适应范围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惯导设备温控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分析明确半导体自循环水冷系统是提升惯导设备温度环境适应能力的强有力手段之一。结合半导体制冷技术、水循环冷却技术以及有限元温度场仿真技术,给出了惯导设备半导体自循环水冷系统的结构方案形式和温度控制方案措施。结合实际惯导设备进行分析计算,验证了半导体自循环水冷系统在55℃的高环境温度下能对惯导设备内部核心部位的温度起到10℃以上的降温作用。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the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adaptation of the inertial navigation equipment,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inertial navigation equipment are also put forward. Through analysis, it is clear that the semiconductor self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system is one of the powerful means to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temperatur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inertial navigation equipment. As well as the simulation technology of finite element temperature field, the structure schem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scheme of the semiconductor self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system of inertial navigation equipment are give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inertial navigation equipment, it is prov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emiconductor self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system at the core part of the inertial navigation equipment at the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 at 55 C can be found. The cooling effect above 10 degrees centigrade.
【作者单位】: 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
【基金】:国防预研项目(51309030101)
【分类号】:TN9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志利;侯传勋;姜毅;齐月静;;基于半导体制冷的某型发射箱温控系统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年01期
2 杨盛林,刘昱,刘玉峰;惯性平台热场分析及热设计的改进[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卜石;刘娜;;某型号液浮陀螺温度场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04期
2 程明福;吴才章;;基于太阳能供电的半导体制冷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2年01期
3 于旭东;魏国;张鹏飞;王宇;汤建勋;龙兴武;;激光航海惯性组件温度场与热变形有限元模拟[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05期
4 郭景涛;张军;;高维线性插值方法及其在3维温度场计算中的应用[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明福;粮食低温储藏太阳能制冷系统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德鹏;贾阳;;温差发电器工作特性的数值研究[J];航天器工程;2008年04期
2 白永杰,刘德钧;某型液浮陀螺浮子结构的热应力分析[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闻新,张洪,周露;惯导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特点[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7年03期
2 张振庄;机载卫星通信天线稳定平台的实现[J];无线电工程;1998年02期
3 朱学勇;柴俊栓;;利用陆基无线电测距信息修正惯导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13期
4 鲁资;林水生;周亮;;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度场绘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6期
5 杨艳妮;朱敏波;徐晓婷;;星载天线在轨温度场的影响参数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年08期
6 陈志华;关富玲;蒋沧如;;基于超参数壳元卫星天线反射面稳态热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邱致和;导航的军事分类与应用[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07期
8 杨添润;水冷系统通用设计问题探讨[J];雷达与对抗;1996年04期
9 张宗麟,郝顺义,王卫疆;一种飞机综合导航系统的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9年03期
10 ;光学陀螺及惯导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鹏;迟军;初海彬;郑晋军;陈忠贵;;基于惯导的有偏Doppler辅助导航信号牵引技术[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2 王芳;汤浩;;伺服回路零位对惯导航向效应影响的研究[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杨双根;;固态功率组件热耦合效应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7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丁彦庆;;“动中通”卫星通信技术及应用[A];2004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双根;;发射机冷却系统设计[A];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朱敏波;钟杨帆;杨艳妮;;星载天线在轨热变形多因素影响仿真分析[A];2006年全国电子机械和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王融;熊智;曾庆化;刘建业;;基于惯性/北斗组合的多传感器信息双层融合方案和算法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8 李锐;高为广;原彬;张新源;;基于多样本累积的卫导系统缺星完好性监测方法[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9 王君;高鹏;富立;;基于速度辅助跟踪环路的GNSS/INS超紧组合导航系统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10 李由;牛小骥;章红平;;利用简易机械装置的IMU标定方法及其误差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从思;天线机电热多场耦合理论与综合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林幼权;机载合成孔径成像与地面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宋义伟;潜望式卫星光通信终端45度镜空间温变特性及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志俭;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技术及其组合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林;捷联惯导及其组合导航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2 聂水茹;高动态环境下捷联惯导的优化算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朱立达;圆锥扫描辐射计天线装置的热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成新兴;空间充气可展硬化薄膜天线结构热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严恭敏;捷联惯导算法及车载组合导航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侯慧娟;惯性/重力组合导航匹配滤波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王振华;惯导平台稳定回路的改进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杜习奇;GPS与捷联惯导组合导航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洪军;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精度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吕慧_g;组合导航系统中信息融合与故障检测理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93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99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