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阵列雷达多目标模拟器设计
本文选题:数字阵列 + 多目标模拟器 ; 参考:《现代雷达》2014年01期
【摘要】:在分析传统模拟相控阵雷达模拟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数字阵列雷达的多目标模拟器设计思路和方法。文中针对角度模拟,提出专用多通道数字模拟器和利用监测网络实现模拟的两种方案,并重点对后一种方案展开分析。利用内监测网络模拟多个不同目标,从而实现数字阵列模拟器的功能,为验证数字阵列雷达系统性能提供有效的手段。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analog phased array radar simulator, a design method of multi-target simulator for digital array radar is proposed. Aiming at angle simulation, two schemes of special multi-channel digital simulator and using monitoring network to realize simulation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and the latter scheme is analyzed emphaticall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digital array simulator, internal monitoring network is used to simulate many different targets, whi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ans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digital array radar system.
【作者单位】: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TN958.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曾平;张月;鲍庆龙;;数字阵列雷达及其关键技术进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2 吴曼青;;数字阵列雷达及其进展[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左平;;有源相控阵雷达多通道幅相校准研究[J];现代雷达;2009年10期
4 朱新国;张凯;;影响波束合成信噪比若干因素的研究[J];现代雷达;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岭;黄茜;李会勇;何子述;;主瓣干扰下宽带圆阵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邹林;汪学刚;;宽带数字阵列雷达波束形成的优化实现方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李波;;自适应旁瓣对消在数字阵列雷达中的工程实现[J];电子科技;2012年04期
4 程婷;何子述;李会勇;;一种数字阵列雷达自适应波束驻留调度算法[J];电子学报;2009年09期
5 沈文亮;杨忠;陈建峰;李艳斌;;一种新型相控阵天线校准技术[J];电子学报;2011年12期
6 李相平;张刚;许洪岩;高光磊;;相控阵雷达在导引头中的应用现状与探讨[J];飞航导弹;2007年10期
7 陈曾平;张月;鲍庆龙;;数字阵列雷达及其关键技术进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8 陈兴国;刘建勇;;数字阵列技术的研究[J];硅谷;2012年09期
9 钱李昌;许稼;孙文峰;彭应宁;;基于宽带时空Radon-Fourier变换的高速微弱目标检测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1期
10 陶成忠;杨露;;可扩充阵列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民;郝静如;张艳军;曾新海;;排水管道内壁的多波束声纳检测方法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范立杰;张月;陈曾平;;数字阵列雷达宽带波束形成实现技术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张亚婷;席安安;黄志忠;;新体制MIMO数字阵列雷达的发展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余嘉;李会勇;何子述;;一种宽带数字阵雷达的子阵划分方法[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承畅;多FPGA系统的关键问题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高磊;压缩感知理论在宽带成像雷达Chirp回波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王韬;基于阵列天线的空中目标搜索与跟踪[D];重庆大学;2006年
4 程婷;相控阵雷达自适应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贺寓东;遥测系统中的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及其实现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朱伟;米波数字阵列雷达低仰角测高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雷达回波信号的长时间积累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聂晓鸿;阵列雷达DBF实时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李佩针;基于数字波束形成的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侯碧波;基于均匀圆阵的2D DOA估计算法研究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华平;正交数字阵波形设计与处理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科;数字微波T/R组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志祥;基于DPCA的机载SAR/GMTI通道均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梁利娟;子阵级宽带空间谱估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颜滨;信号处理机中的数字下变频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德平;数字阵列天线发射数字波束扫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加国,吴曼青,陈嗣乔,方正新;基于FFT的相控阵雷达校准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冷红英,张扬,唐斌;阵列通道误差校正算法及DSP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鲁加国,吴曼青,靳学明,方正新;基于DDS的有源相控阵天线[J];电子学报;2003年02期
4 王峰;傅有光;孟兵;陈丽敏;;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雷达通道均衡算法性能分析及改进[J];电子学报;2006年09期
5 宋峙峰;崔嵬;付竹;张阁;;一种新的多通道扩频接收机中频噪声模拟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7期
6 吴曼青,王炎;基于DDS的收发全DBF相控阵技术[J];高技术通讯;2000年08期
7 吴曼青;;数字阵列雷达及其进展[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吴曼青;DDS技术及其在发射DBF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1996年02期
9 朱庆明;数字阵列雷达述评[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4年03期
10 李刚,秦浩;基于单脉冲体制的波束形成网络[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培龙;张仕元;肖文书;;基于遗传退火算法的数字阵列稀疏布阵[J];航天电子对抗;2010年04期
2 唐霜天;;波束合成对数字相控阵镜频分量影响分析[J];雷达与对抗;2010年04期
3 徐敏;相控阵测量雷达多目标模拟器[J];现代雷达;2004年10期
4 张维刚;陈勇;朱晓东;;相控阵雷达多目标模拟器总体设计[J];航天电子对抗;2006年05期
5 朱光华;;一种新颖的多目标模拟器[J];现代雷达;2007年04期
6 赵艳;;基于DSP的雷达多目标模拟器的设计和实现[J];战术导弹技术;2007年04期
7 曾浩;崔杰;黄天聪;;衰落信道下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自适应DBF接收机[J];电子技术应用;2011年03期
8 毛志杰,范达,徐利民,张莉,吴瑛;一种空间谱估计测向中的低旁瓣电平波束合成算法[J];信号处理;2003年06期
9 张曙光;丁淑娟;孙广俊;刘子龙;;幅相误差对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影响[J];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03期
10 曾浩;庞宇;杨力生;;基于波束空间的DBF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宽带多信道无线电监测系统[A];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杰;基于数字波束合成的软件无线电接收机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张正鸿;数字波束合成及测向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赵立艳;数字阵列雷达中通道均衡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虞粉英;雷达多目标模拟器[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5 余锐;宽带DBF和数字信道化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钟文;宽带数字阵波形产生器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旭红;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及实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卓;交通监测雷达的多目标分辨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蒋攀;基于DBF的宽带辐射源测向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刁晓静;电子侦察中的宽带DBF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04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0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