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二阶锥松弛和泰勒级数展开在TDOA无源定位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无源定位 + 到达时间差 ; 参考:《信号处理》2014年10期
【摘要】:针对二阶锥松弛算法无法对凸包外的目标进行有效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改进二阶锥松弛和泰勒级数展开的TDOA定位算法。首先,给出在视距条件下接收站位置信息无误差的TDOA定位的加权最小二乘模型;其次,简要分析凸包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即在传统二阶锥松弛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惩罚项,使松弛后的约束条件进一步逼近原问题约束,从而有效解决二阶锥松弛定位中的凸包问题。与此同时,文中还给出了新增惩罚项的选取准则;再次,将松弛后的模型转换成二阶锥形式进行求解;最后用二阶锥松弛算法的估计值作为初始值进行泰勒迭代,进一步提高估值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有效,可以对凸包外的目标实现高精度定位,其RMSE曲线逼近克拉美罗下限。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second-order cone relaxation algorithm can not effectively locate the target outside the convex hull, a TDOA local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improved second-order cone relaxation and Taylor series expans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weighted least square model of TDOA location with no error in the position information of receiving st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isual distance is given. Secondly, the causes of convex hull problem are briefly analyzed, and the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econd-order cone relaxation algorithm, a new penalty term is added, which makes the relaxed constraint condition approach the original constraint further, thus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convex hull problem in the second-order cone relaxation loc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penalty term selection criterion is given; thirdly, the relaxed model is transformed into a second-order cone form to be solved; finally, the Taylor iteration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estimation value of the second-order cone relaxation algorithm as the initial value. Further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valu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effective and can be used to locate the target outside convex hull with high precision. The RMSE curve approximates the lower limit of Clemero.
【作者单位】: 合肥电子工程学院;
【分类号】:TN91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_g,王大鸣,顾雪琳;一种同步卫星干扰定位技术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04年23期
2 蔚娜,谢红,杨杰;基于TDOA移动定位中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J];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06期
3 仉树军,李红艳,鲁硕;基于TOA/TDOA的Ad hoc网络无线定位研究[J];电子科技;2005年05期
4 林国军;余立建;张强;;混合Taylor算法/遗传算法在TDOA定位中的应用[J];广东通信技术;2007年07期
5 林积微;欧阳清;李辉;;一种新型半空域声源定位阵列[J];电子器件;2008年04期
6 邓平,刘林,范平志;移动台定位估计数据融合增强模型及其仿真研究[J];通信学报;2003年11期
7 张毅,罗元,汪纪锋,程时昕;基于蜂窝与同步卫星TDOA定位的比较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8 丁静;一种用时差频差对地面辐射源定位的新方法[J];无线电工程;2004年08期
9 王春晓;钱学荣;;定位算法的仿真和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10 任丽萍;无线定位技术TDOA及应用[J];现代通信;200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Source Localization Using TDOA Measurements with Sensor Location Uncertainty[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2 杨晟;朱诗兵;乔熔岩;;移动节点非同步TDOA二维测距解析定位[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3 陈新华;杨秀庭;;运动目标TDOA估计的实现[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4 张宽;赵海;朱剑;李大舟;;基于TDOA的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与实现[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崔宝侠;刘英英;;用混合遗传算法为小灵通定位[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孙国林;陈娜;郭伟;;3G系统中移动用户定位算法研究综述[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金慧琴;周新力;;蜂窝移动电话定位系统的时间同步[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忠;任苏萍;雷礼平;欧阳首承;;移动电话定位系统的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高宏伟;;一种基于GPS/CDMA的混合定位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龚福春;李文元;聂少涛;;基于TDOA的3G通信网移动终端定位技术[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移动定位服务实现方案解析[N];人民邮电;2003年
2 ;潜力巨大的移动定位业务[N];人民邮电;2003年
3 ■ Motorola MPS 解决方案经理 吴章先 ■ 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钟瑜伟;GSM网中的定位技术及其演进[N];计算机世界;2005年
4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信息所 杨菠;定位服务:3G时代的新“杀手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钱小聪 王志勤;定位技术支撑移动位置服务[N];人民邮电;2002年
6 ;移动定位之技术选择[N];网络世界;2003年
7 ;手机定位服务市场开始崛起[N];人民邮电;2004年
8 杨刚 庄文东;移动定位技术 在GSM中的应用[N];人民邮电;2001年
9 ;移动定位的业务功能与实现原理[N];人民邮电;2004年
10 特约作者 笛子;用手机确定方位[N];电脑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杰;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曹轶超;无线电定位算法研究及目标运动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3 毛永毅;无线通信系统定位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8年
4 李娟;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及能量高效路由协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文飞;非圆信号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乔梁;信源定位的可观测性及跟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孙洁娣;基于多地震动传感器的管道安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屠晓东;基于UWB信号的多基站与单基站定位算法的研究与性能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邓平;蜂窝网络移动台定位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刘影;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基于文化群智能的TDOA定位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2 马灵芝;基于TDOA无线传感定位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3 叶佳卉;基于TDOA的室内定位算法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涛;蜂窝网络中基于TDOA的无线定位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白敏;基于TDOA的陆基多点定位系统设计与定位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江利中;基于编队飞行小卫星群的TDOA和FDOA定位与跟踪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胡梦云;无线传感器网络TDOA定位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刘磊;基于TDOA与GROA的多目标联合定位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马先哲;基于TDOA的声源定位及与视频信息融合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孙成朋;DS-SS信号源定位技术研究及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05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0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