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方法的室内毫米波传播特性研究
本文选题:射线跟踪 + 时域有限差分 ; 参考:《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为了研究室内毫米波的传播特性,结合射线跟踪法(ray tracing,RT)和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各自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射线跟踪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的混合方法。介绍了混合方法的基本思想,给出了混合方法建模步骤,利用射线跟踪法分析较为空旷的区域,而对于射线跟踪法不能准确预测的含有复杂间断点区域,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发射信号频率为60 GHz,室内和室外到室内2种仿真环境下接收信号场强随距离变化的分布以及某一定点接收信号的时延信息。仿真结果可知,复杂环境下混合方法比射线跟踪法的精度高;在接收点的计算量上,混合方法比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计算量少。由此表明,混合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毫米波的传播特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oor millimeter-wave, a hybrid method based on ray tracing an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FDTD) is proposed,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ray tracing method and finite 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FDTD). The basic idea of the hybrid method is introduced, and the modeling steps of the hybrid method are given. The ray-tracing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open area, but for the region with complex discontinuity, which can not be accurately predicted by the ray tracing method, Th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ield strength of the received signal along with the distance under the emulation environment of 60 GHz, indoor and outdoor to indoor simul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time delay information of the received signal at a certain fixed point are discuss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hybrid metho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ay-tracing method in complex environment, and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the hybrid method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the hybrid method is an effective method and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llimeter wave.
【作者单位】: 东北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分类号】:TN9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辉;张龙才;;基于CUDA技术城市小区电波传播并行计算的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季飞,黄秀轩,陈芳炯,朱一成;室内电波传播特性的FDTD法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罗飞;杜明辉;;蜂窝环境下功率空时分布仿真的改进算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小凡;室内信号传播与电磁场的分布[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向一;基于协作分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高能效传输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超;徐江斌;吴玲达;;硬件加速的虚拟电磁环境体可视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建光;移动通信系统中微小区射线跟踪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森森;胡林林;;表面阻抗边界条件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中的实现[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6年07期
2 张玉强;葛德彪;;基于半解析递归卷积的通用色散介质FDTD方法[J];物理学报;2009年07期
3 杨波;梁静秋;梁中翥;崔乃迪;周建伟;王维彪;;低损耗高带宽金属光子晶体弯波导的设计[J];红外;2011年07期
4 闫玉波,葛德彪;脉冲源激励下地下目标的电磁散射分析[J];电子学报;2002年03期
5 冯奎胜;卢万铮;朱章虎;;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分析[J];山西电子技术;2005年06期
6 王身云;刘少斌;杨建平;;复合型二维光子晶体的带隙展宽特性[J];光通信技术;2007年09期
7 魏兵;葛德彪;王飞;;一种处理色散介质问题的通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J];物理学报;2008年10期
8 林少光;廖兴展;;二维光子晶体六通道波分复用器的透射谱[J];光谱实验室;2009年04期
9 张玉强;葛德彪;;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改进通用色散介质移位算子时域有限差分方法[J];物理学报;2009年12期
10 刘培国,刘克成,何建国,张光甫;加脊喇叭天线的时域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刚;吕英华;;室内环境下对紫蜂信道的仿真和研究[A];电波科学学报[C];2011年
2 严忠民;徐云生;王卫东;;用2.5维射线跟踪法对室内电波传播进行预测[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李华民;高攸纲;吴钒;焦欣;;微波暗室静区性能的仿真和测量[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4 林明东;邵福球;欧阳建明;;一维等离子体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黄永明;吕英华;徐立;冯晓俊;张洪欣;;室内无线通信系统中电波传播混合建模方法的改进[A];第十二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莫锦军;袁乃昌;毛钧杰;;天线罩电气分析程序的模块化设计[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7 郑宏兴;;线性色散媒质ADI-FDTD方法研究[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黄水明;吕英华;徐立;冯晓俊;张洪欣;;一种室内无线传播混合建模方法在三维空间的拓展[A];第十二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魏常伟;袁纵横;王培培;邢雅丹;;基于二维光子晶体带隙的选频技术[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党涛;郑万清;陈妹;;交叉馈电微带全向天线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茂琰;电磁波在异向介质中传播和散射特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杨利霞;复杂介质电磁散射的FDTD算法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姜彦南;FDTD并行算法及层状半空间散射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朱湘琴;FDTD在半空间及周期结构问题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毛立峰;超宽带电磁法正演模拟及反演成像[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厉以宇;多维结构薄膜光子器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覃延明;基于进化算法的超宽带TEM喇叭天线阵列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王新民;合成孔径雷达原始回波模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9 杨凌霞;TDPO关键技术及TDPO/FDTD混合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吕剑刚;多入多出无线通信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锴;光子晶体带隙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计算[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2 郭枳彤;基于射线跟踪法的矿井无线信道特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3 邓聪;CFA—交叉场天线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程万杰;光导开关及THz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瑶;无线信号在建筑物群中的传播——反射、绕射及路径搜索[D];郑州大学;2010年
6 靳顺涛;5米法电波暗室性能预测[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林明东;等离子体光子晶体的数值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赵q;基于射线跟踪法的铁路声屏障声学设计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吴琼;电磁带隙结构的优化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代勇;二维光子晶体的FDTD计算[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13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1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