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异构网络无线资源管理中垂直切换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3 23:49

  本文选题:异构网络 + 垂直切换 ; 参考:《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无线接入技术层出不穷,为了满足终端用户日益高涨的通信业务和数据的需求,全球范围的无线资源将逐渐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转移。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必将是基于全IP、支持多种无线接入的异构融合无线网络,其中,垂直切换技术作为异构网络的关键技术,已然成为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在异构融合无线网络中,不同的接入网络有着不同的网络特性,因此,传统的水平切换算法已经无法适应多种不同接入网络组成的异构融合网络下的新需求,面对复杂的垂直切换算法,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而垂直切换技术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设计出一个合理有效地切换判决算法,以满足不同无线接入网络的移动性管理要求。 本文在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对异构网络垂直切换算法的成果基础上,全面考虑影响垂直切换判决的属性因子,并根据不同属性的特性融入到算法中,以提高垂直切换的效率和有效性。本文将模糊神经网络引入到垂直切换判决的解决方案和算法中,并针对模糊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小解的问题提出基于蚁群算法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垂直切换算法(ACO-FNN)。算法将接收信号强度、可用带宽、终端的移动速度等因素引入预判决处理,,有效减少参与切换的用户数,在小区选择阶段,通过蚁群算法对参数初始值的设定和优化,提高了模糊神经网络参数学习的精确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减少了乒乓次数的发生,降低了拥塞率。 本文的工作和研究成果为无线异构网络智能化的垂直切换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dustry, various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ies emerge in endlessly. In order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end users for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d data, the global wireless resources will be gradually transferred to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 futu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ll be heterogeneous and integrated wireless network based on full IP and support multiple wireless access. As the key technology of heterogeneous network, vertical handoff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key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hotspot in this field. In heterogeneous converged wireless networks,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have different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horizontal handoff algorithm can not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heterogeneous fusion networks composed of many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In the face of complex vertical handoff algorithms,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vertical handoff is to design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handoff decision algorithm to meet the mobilit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On the basis of deeply studying the results of vertical handoff algorithms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s the attribut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vertical handoff decision, and integrates into the algorith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attribut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vertical handover. In this paper, fuzzy neural network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olution and algorithm of vertical switching decision, and the convergence speed of fuzzy neural network is slow. This paper presents a vertical switching algorithm for fuzzy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FNNN). The algorithm introduces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available bandwidth, terminal moving speed and other factors into pre-decision processing,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users involved in the handover. In the phase of cell selection, the initial parameters are set and optimized by ant colony algorithm. The accuracy of parameter learning of fuzzy neural network is improv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ing-pong times and reduce the congestion rate. The work and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intelligent vertical handoff algorithms in wireless heterogeneous networks.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娟;苏红旗;;基于无线异构网络垂直切换技术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4期

2 李成;李秀君;高平;;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技术研究[J];数据通信;2011年04期

3 毛旭;陈前斌;唐伦;;UMTS-WLAN垂直切换优化策略[J];通信技术;2007年11期

4 方飞;李云;;无线异构网络的垂直切换判决算法[J];通信技术;2010年06期

5 苏学花,杨寿保;基于大纲的网上协同编辑环境的实现[J];微计算机应用;2004年06期

6 谢胜东;吴蒙;;基于模糊控制的垂直切换决定算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卞涛;;垂直切换中避免TCP连接吞吐量下降方法的比较[J];电信快报;2010年08期

8 李丹美;张世铭;杨青;拉姆萨;郭兴中;;基于模糊离散事件系统的车域网垂直切换系统建模和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9 赵宜升;李云;刘占军;刘期烈;;异构网络的垂直切换仿真建模及其性能评估[J];计算机工程;2010年05期

10 何晴;陈光;;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3G-WLAN垂直切换算法[J];科技通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叶磊;陈山枝;时岩;;mSCTP实现UMTS/WLAN网络间垂直切换的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2 庄秀斌;郑秀丽;郭小莉;李玉宏;;一种异构无线网络多判据垂直切换决策算法[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肖博仁;谢显中;;802.16e系统MAC层切换的软件设计和ARM实现[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呈瑜;何晨;蒋铃鸽;;基于合作感知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切换研究[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国邋龚志伟;国际水准的新悬架 系统实现垂直切换[N];中国质量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秋凤 魏黎明;帕杰罗4月换标 三菱退意已显?[N];经济观察报;2010年

3 张蔚;通用上半年销量高达59万余辆[N];中国质量报;2008年

4 金达仁;中国企业: 信息化不能忘记补管理课[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笑温;广本5月销量增长16.1%[N];中国工业报;2008年

6 詹京海;NEC MultiSync LCD2110液晶显示器[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7 ;2.5G和3G业务的区别[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安徽 张鸣;同洲数字卫星接收机无垂直信号故障检修一例[N];电子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赵云;新普拉多暗火重燃丰田实现中国10%份额差距巨大[N];华夏时报;2010年

10 记者 丁彬;全面撤出广汽长丰传言不实[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强;异构无线网络中的接纳控制与垂直切换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杨剑波;多模智能终端在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垂直切换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3 Issaka Hassane Abdoul-Aziz;下一代异构无线网络切换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汪静;下一代网络的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时岩;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贺锋;异构无线网络中切换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朱思峰;基于免疫计算的无线通信网络资源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裕;异构无线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鲁智;无线网络功率控制与垂直切换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李明欣;异构融合网络移动性管理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昆;异构无线网络融合中的多属性垂直切换判决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沈娇;异构网络垂直切换决策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任丛丛;异构无线网络中垂直切换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吕伟娜;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杨旭;基于认知环的异构网络垂直切换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王宇;跨层协作的传输层垂直切换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徐玉;异构融合网络中多层协作的垂直切换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倪大冬;异构无线网络垂直切换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周然;异构无线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10 茅海雁;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网络垂直切换判决技术研究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16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16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0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