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关于高校无线局域网覆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5 19:00

  本文选题:校园网 + WLAN ; 参考:《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无线局域网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指无线信道作为传输媒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实际上无线网络是有线网络的一种延伸,无线局域网是从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高层应用上,两种网络使用相同的协议标准,无线局域网的推广,使得计算机拥有更高的可移动性,能便捷、快速、简易的实现网络连通功能,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无线网络都必须构建在安全、可靠的有线网络之上。目前各大高校都建设了自己的校园局域网,这已经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职员工、学生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都拥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无线上网终端,如何能够在实验室、图书馆、教室、宿舍、体育馆等场所不受有线网络的限制,多人同时上网,已成为校园网的首要问题。校园无线局域网的改造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无线局域网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响应的说明,通过对高校无线局域网络覆盖建设实例从现实角度对校园无线局域网络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络在校园内各种场景进行覆盖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校园无线局域网络的覆盖建设。
[Abstract]: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1990's. In fact, wireless network is an extension of wired network, WLAN is evolved from wired LAN, and it is applied in high level. Two kinds of network use the same protocol standard, the promotion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makes the computer have higher mobility, can be convenient, fast, easy to realize the network connectivity function, But any form of wireless network must be built on a secure, reliable wired network. At present, each university has built its own campus LAN,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life, and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way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obtain information resources. However, as more and more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wireless terminals such as laptops and smartphones, how can laboratories, libraries, classrooms, dormitories, gymnasiums and other places not be restricted by wired networks? Many people go online at the same time, have become the primary problem of campus network. The reform of campus WLAN is imperative. In this paper,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are explain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campus WLAN is demonstrated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by an examp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WLAN coverag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covering various scenes in campu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he coverag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is realized.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5.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HelenWright;在无线局域网竞赛中获胜[J];通讯世界;2002年06期

2 ;中国2002无线局域网研讨会将在京举行[J];通讯世界;2002年07期

3 ;节点通出席“中国国际无线局域网发展与应用会议”[J];无线电工程;2002年08期

4 唐咏;无线局域网典型组网案例[J];现代通信;2002年08期

5 丁华 ,王天夫;无线局域网市场与应用模式分析[J];现代通信;2002年08期

6 ;首个校园无线局域网项目启动[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2期

7 ;怎样选购无线局域网产品?[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3年33期

8 ;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正式颁布[J];现代电信科技;2003年06期

9 ;无线局域网无法全面快速发展的障碍[J];移动通信;2003年S1期

10 帷幄;无线局域网设置全上手[J];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欣;;无线局域网:3G的绊脚石?[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石晓萍;;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分析[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宋勇涛;;无线局域网安全浅析[A];2013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孙杰;李卓;陆桑璐;陈道蓄;;基于802.11协议的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刘芳;赵增华;舒炎泰;胡悦;;无线局域网性能仿真研究[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6 唐文雄;;无线局域网与企业办公信息网络建设[A];海南省通信学会论文集(二○○一年)[C];2001年

7 王斌;;无线局域网公共接入的安全性分析[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波;;移动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党梅梅;程强;;公众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分析[A];2003’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洪琪;陈军宁;柯导明;代月花;;无线局域网中802.11系列标准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无线局域网的五大优势[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袁胜;在问题出现之前建设无线局域网 你接受这个挑战吗?[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3 李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未来[N];人民邮电;2002年

4 ;无线局域网发展势头正劲[N];人民邮电;2004年

5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网络产品经理 王一栋;无线局域网802.11a规范展望[N];网络世界;2001年

6 丁海;无线局域网中原逐鹿[N];网络世界;2002年

7 ;“微观”多模无线局域网[N];网络世界;2004年

8 游宗耀;去年全球无线局域网芯片组市场收入增长27%[N];中国贸易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少林;WAPI上路 政府埋单?[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少林;3年内有望达32亿美元[N];中国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力强;公用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2 何宏;无线局域网多址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曹春生;实时工业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宋宇波;公共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研究及其可验安全性形式化分析[D];东南大学;2005年

5 张浩军;无线局域网认证安全基础架构研究与设计[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6 李长乐;无线局域网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余雪岗;无线局域网中的移动预测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8 刘静;无线局域网中妥善安排传输的多址接入协议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冯慧芳;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业务流特性研究及预报[D];天津大学;2006年

10 朱加伟;无线局域网安全性测试和视频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3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23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d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