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采用自调整模糊变结构控制的机载激光通信视轴稳定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5 22:56

  本文选题:机载激光通信 + 视轴稳定 ; 参考:《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10期


【摘要】:机载激光通信的动态视轴稳定是建立激光通信链路的首要前提,传统的粗跟踪控制方法不能克服载体扰动及参数变化对系统的不利影响,影响了视轴稳定精度。根据控制系统的任务,将论域自调整模糊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思想相融合,在稳定的误差相平面内构造稳定的滑模面。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消除了系统的抖振现象,改善了系统的瞬态性能,对机载通信平台受到的扰动及参数变化具有完全的自适应性。因此自调整模糊变结构控制具有一定鲁棒性,且控制算法简单,可望获得工程应用。
[Abstract]:The stability of dynamic visual axis of airborne laser communication is the first prerequisit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laser communication link. The traditional coarse tracking control method can not overcom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arrier disturbance and parameter change on the system and affect the stability accuracy of the optical axis. According to the task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e idea of domain self-adjusting fuzzy control and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is combined to construct a stable sliding mode surface in the stable error phase plan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liminate the chattering phenomenon of the system, improve the transient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nd is fully adaptive to the disturbance and parameter variation of the airborn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herefore, self-adjusting fuzzy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has some robustness, and the control algorithm is simple,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applied in engineering.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05106) 重庆教委科学技术项目(KJ12082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2329)
【分类号】:TN9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宋延嵩;佟首峰;姜会林;宋鸿飞;;机载激光通信系统精跟踪单元变结构控制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0年05期

2 黄海波;左韬;陈晶;王卫华;;复合轴精跟踪系统伺服带宽的优化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6期

3 曹阳;赵明富;罗彬彬;全晓莉;郭靖;李鑫;;机载空间光通信平台的交互多模型粒子滤波跟踪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11期

4 Hong NIU;Qingling ZHANG;Chunyu YANG;Fenglan BAI;;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for three-variable autocatalytic reaction[J];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2013年03期

5 熊准;艾勇;单欣;陈晶;陈二虎;赵恒;武云云;;空间光通信光纤耦合效率及补偿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永军;董冉;;无线光通信ATP演示实验系统[J];半导体光电;2012年04期

2 刘庭杰;陈玉茹;;机载激光通信特点与应用简介[J];硅谷;2012年12期

3 杨宜;杨震;;星地激光通信复合轴APT系统仿真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23期

4 聂光戍;刘敏;聂宜伟;徐保伟;;机载激光武器跟踪瞄准精度、误差源及控制分析[J];电光与控制;2014年01期

5 付巍;郑宾;;基于模糊控制交互式多模型粒子滤波的静电机动目标跟踪[J];兵工学报;2014年01期

6 宋延嵩;佟首峰;董岩;赵馨;;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单探测器复合轴控制技术[J];光子学报;2014年04期

7 秦来安;侯再红;吴毅;;光电跟踪架传递函数辨识方法及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10期

8 孙树红;梁立辉;万秋华;;基于DSP的光电编码器自动检测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9期

9 路璐;钟红恩;;星地量子通信平台振动的主动控制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4年01期

10 田立;周付根;孟Pr;;基于嵌入式多核DSP系统的并行粒子滤波目标跟踪(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首峰;姜会林;刘云清;刘鹏;吴琼;;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APT粗跟踪伺服带宽优化设计[J];光电工程;2007年09期

2 范承玉,王英俭,龚知本;强湍流效应下不同信标波长的自适应光学校正[J];光学学报;2003年12期

3 刘锡民;刘立人;孙建锋;奚庆新;;星间激光通信中复合轴系统的带宽设计研究[J];光学学报;2006年01期

4 韩立强;王祁;;湍流下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光纤耦合效率及补偿[J];光电工程;2011年05期

5 佟首峰;刘云清;姜会林;;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APT粗跟踪链路功率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03期

6 曾峦;谭久彬;宋胜利;王兰婷;;一种改进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3期

7 黎明;黄勇;艾勇;;空间光通信中精跟踪控制器的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0年02期

8 韩立强;王祁;信太克归;;大气湍流下自由空间光通信中断概率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0年04期

9 王丹玲;贾笑捷;王京玲;张勤;;分布式并行粒子滤波算法结构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06期

10 张悦;张庆灵;赵立纯;;阶段结构广义生物经济模型的分岔及控制[J];系统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从颜,宋文忠;混沌同步的变结构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1年06期

2 卢秀和;长春工业大学;关洪亮;长春工业大学;郭志伟;长春工业大学;杜东礼;长春工业大学;;模糊变结构控制的旋转倒立摆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34期

3 闫茂德,徐德民;一类不匹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鲁棒变结构控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1年02期

4 孟光伟,姚琼荟,李槐树;多输入离散变结构控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林怡青,毛宗源;信息流变结构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年01期

6 赵辽英;基于参数辨识的混沌同步变结构控制[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孙明玮,陈增强,袁著祉;变结构控制中滑模与模型选取的若干原则[J];控制工程;2003年06期

8 李俊,徐德民,宋保维,严卫生;非匹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反演变结构控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于红芸,陈洁,杨智勇;十字梁实验系统的分层变结构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7期

10 刘学超;屈胜利;孙弘;栗维克;;滑膜变结构控制在两轮不稳定小车系统中的应用[J];航空计算技术;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涛;王先来;李光泉;王江;;基于集员辨识的未知系统的变结构控制[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2 李文林;;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模型输出跟踪变结构控制[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任章;周风歧;徐德民;;一类不稳定线性区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镇定[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4 侯学章;赵文荣;朱广田;;关于热加工的变结构控制[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刘海林;林岩;姜旭;;一种基于多模型切换的变结构控制方案[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春梅;吴宏鑫;;一种基于滑动扇区的变结构控制设计方法[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刘伟;田树苞;余贻鑫;;变结构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8 崔志强;郭贵莲;鲁春立;;控制受约束的线性滑模变结构控制[A];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支强;蔡远利;;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动态逆全程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A];Proceedings of 14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CSSTA’2012)[C];2012年

10 曹安照;田丽;;直流伺服系统变结构控制滑模超平面的选择[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开宇;变结构控制理论若干问题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2 赵文杰;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3 龙英文;变结构控制理论问题及在有源电网调节器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申宇;滑模变结构控制中抖振的特性研究与抑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贾增周;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智能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6 毛小兵;变结构控制理论在非线性发动机调速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益波;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孟波;几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邢海龙;不确定分布参数系统与随机系统变结构控制设计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张克勤;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及其在倒立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祖全达;动力固定浮桥的变结构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韩慧媛;倒立摆系统的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李忠娟;离散时间变结构控制及其仿真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4 李军红;变结构控制抖振问题的研究及仿真[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5 张菊;导弹姿态系统的模糊变结构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郑希云;变结构控制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D];西华大学;2007年

7 回宝成;变结构控制方法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姜云;智能变结构控制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9 胡永生;滑模变结构控制及其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中华;基于变结构控制策略的舰载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23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23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a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