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M波导缺陷谐振环结构的传输特性研究
本文选题:光学器件 + MIM波导 ; 参考:《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8期
【摘要】: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研究了基于金属-介质-金属(MIM)波导缺陷谐振环结构的传输特性.该结构由一通道波导和位于通道上方的缺陷谐振环组成,与无缺陷谐振腔结构相比,缺陷谐振环结构破坏了环形腔原有的共振模式,从而呈现出新颖的滤波特性.当缺陷尺寸发生改变时,谐振环有效长度发生变化,通过调整缺陷的尺寸,可以有效调节滤波波长,其数值计算值与传输线理论值基本吻合.此外,通道波导与谐振环间的耦合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缺陷的位置,因此通过调节缺陷的位置可以有效控制滤波强度.与其他滤波器相比,此结构在不改变结构总尺寸的情况下,可调节滤波波长,实现了更宽频段的滤波,并有效调节其透射率.当缺陷尺寸设定为某一特定值时,能实现模式间的简并,提高滤波性能.
[Abstract]:A finite 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FDTD) is used to study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defective resonant ring structure based on metal-dielectric / metal Mimm waveguide. The structure consists of a channel waveguide and a defect resonant ring located above the channel. Compared with the non-defect resonator structure, the defect resonant ring structure destroys the original resonant mode of the ring cavity, thus showing novel filtering characteristics. When the size of the defect changes, the effective length of the resonant ring changes. By adjusting the size of the defect, the filter wavelength can be adjusted effectively, and the numerical valu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In addition, the coupling strength between the channel waveguide and the resonant ring depends on the position of the defect to some extent, so the filter intensity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defect. Compared with other filters, the structure can adjust the filter wavelength without changing the total size of the structure, realize the filter in a wider frequency band, and adjust its transmittance effectively. When the defect size is set to a certain value, the degeneracy between modes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filtering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074069,61176116)
【分类号】:TN8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牧雨;四位“大师”同台比“唱功”[J];家用电器.消费;2002年11期
2 赵伟;李晓;;左手材料及其在天线中的应用[J];航空兵器;2007年04期
3 唐若蜜;陈良;;浅谈“左手材料”在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无线电;2011年08期
4 曾文波;赵嘉;;左手材料及其在微带天线中的应用[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潘威;孟繁义;汤奇;吴群;;基于左手介质的贴片天线技术研究[J];微波学报;2010年S2期
6 万国宾;沈静;万伟;王振宇;马凤军;;背腔双负微带天线的仿真与实验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7 杨锐;谢拥军;杨晓东;陈博韬;王瑞;刘志刚;;异向介质填充非辐射介质波导和H波导中的高次模及漏波抑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10期
8 马凤军;万国宾;沈静;王振宇;;用双负材料改善微带天线阻抗带宽[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8年02期
9 王振宇;赵惠玲;沈静;马凤军;;基于双负材料的宽频带微带天线设计[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8年01期
10 李融林,张红岩,倪光正;印刷环天线的谐振特性[J];微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海燕;熊伟;廖斌;;基于螺旋谐振环结构的微带天线小型化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兴政;焦永昌;涂升;宋跃;张柯;杨斌;;一种具有双阻带的超宽带槽线天线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3 邓齐波;胡进;周萧明;胡更开;;多孔材料电磁波拐弯波导的设计[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杨歆汨;孙全辉;程强;张洪刚;崔铁军;孔红伟;;基于波导式人工电磁媒质基片的微带贴片天线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李鑫;王雅芳;史小卫;张娜;顾新桃;;一种用于WLAN/WiMAX的三频印刷天线[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溢;杯形波动陀螺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涛;电磁超材料及其功能结构单元在微带天线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何俊伟;LTCC无源电路和微波多通道接收机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周跃群;左手媒质特性及其在微带天线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4 韩垒;人工材料的研究及其在天线上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亚红;左手材料基本特性及其在微带天线中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王鑫;基于左手材料的RFID天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梁英;左手波导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潘威;左手介质贴片天线小型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谢一泓;基于人工电磁媒质的新型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许峰;若干分形天线分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36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3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