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回馈型负载电流模拟器非线性负载模拟研究
本文选题:峰值因数 + 电流指令 ; 参考:《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10期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峰值因数(PF)的非线性电流指令生成方法,应用于电能回馈型负载电流模拟器(PEFLCS)对被试电源的考核,在此基础上,为解决传统的P(比例)控制无法同时满足系统稳定性和快速性要求的问题,引入P控制+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实现对非线性指令的快速、无静差跟踪。对比分析了P控制+重复控制串、并联两种复合结构对非线性负载电流模拟的控制效果。搭建了一台2.2k V·A负载电流模拟器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串联复合控制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指令电流,更好地实现了对非线性负载的模拟。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generating nonlinear current instructions based on peak factor PFs is proposed, which is applied to check the power supply of the tested power supply by the power feedback load current simulator PEFLCSC.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P- (proportional) control can not satisfy both the stability and the rapidity of the system, a compound control strategy of repeated control is introduced to realize the fast tracking of nonlinear commands without static error. The control effect of P control repetitive control string and parallel structure on nonlinear load current simulation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A prototype of 2.2kV A load current simulator is built.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ries composite control can track the command current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nd achieve better simulation of nonlinear load.
【作者单位】: 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7036)
【分类号】:TN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剑锋;潘诗锋;王浔;;大功率能量回馈型交流电子负载及其在电力系统动模实验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12期
2 贾贵玺;齐乐;张炳达;;电力系统动态模拟中可控负载的设计[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5年06期
3 周群;毛承雄;陆继明;刘海波;王怀;;电力系统负载的数字模拟[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8年03期
4 吴振兴;邹云屏;张允;王成智;;单相PWM整流器输入电流波形的改善技术[J];高电压技术;2008年03期
5 黄朝霞;邹云屏;王成智;;基于PI控制的电力电子负载[J];高电压技术;2009年06期
6 魏学良;戴珂;方昕;康勇;;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补偿电流性能分析与改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28期
7 王成智;邹旭东;许峗;邹云屏;张允;陈伟;佘煦;李芬;;采用改进重复控制的大功率电力电子负载[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8 吴振兴;邹旭东;黄清军;张哲宇;邹云屏;;三相电力电子负载并网变换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4期
9 王斯然;吕征宇;;LCL型并网逆变器中重复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杰,叶海峰,汪翔;FPGA应用技术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吴剑威;唐立新;;MATLAB/Simulink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研究中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赵涛,姜卫东;利用PSPICE仿真分析PWM控制电路[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叶爱芹;潘颖;;全数字化抗三相不对称光伏正弦波逆变电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王军邦;;变频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安装;2010年12期
6 张均华 ,肖国春 ,徐峰 ,王兆安;直流脉宽数字调速系统中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法[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5年01期
7 闫国琦;李继宇;李明;魏得仙;梅慧兰;;有源逆变中SPWM工频误差问题的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陈洁;;《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J];办公自动化;2009年04期
9 李小武;张新安;;《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办公自动化;2012年06期
10 张世伟;岳建伟;包明星;;变频器谐波对矿山新型设备的危害[J];包钢科技;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卫平;;琅琊山电站机组变频启动时转子位置计算的介绍[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1[C];2011年
2 韩琳;李士杰;方科;张进;;基于PLC控制的PWM调节电容型SVC的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3 唐鹏辉;张云贵;王丽娜;;基于LonWorks的新型风机控制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紫晶;;基于STC89C52单片机PWM调速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文娟;;TMd-50系列高压变频器在梅钢1780热连轧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光先;尹海;苗华伟;刘晨;;一种采用多重化整流技术的低谐波逆变弧焊电源[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晓远;周巍;;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分析及其对转矩的影响研究[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文成;马铁军;张勇;杨思乾;;斩波式交流中频阻焊电源及其控制系统[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常万仓;杜翠静;;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与仿真[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0分会场-节能减排战略与测控技术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洪宝;;光伏技术专业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探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斌;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实;基于磁开关和带状线的长脉冲、超低阻抗脉冲发生器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红娟;变转速泵控差动缸及低能耗注塑机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洪阳;永磁风力发电机分布式直流并网变流器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5 郝瑞参;磁性液体微压差传感器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子建;四象限级联型多电平高压大功率逆变器控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乐江源;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电力电子变换器非线性复合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浩;大功率三电平变换器关键技术及同步电机传动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储剑波;驱动空调压缩机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孟志鹏;重频模块化感应电压叠加器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学军,陈息坤,康勇;一种新的基于DSP的高精度UPS锁相技术[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5年04期
2 杨德刚,刘润生,赵良炳;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电流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0年02期
3 段善旭,孙朝晖,张凯,康勇,陈坚;基于重复控制的SPWM逆变电源死区效应补偿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2期
4 刁利军;刘志刚;郝荣泰;沈茂盛;;能量回馈式PWM整流器并网的工程设计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11期
5 赵剑锋;潘诗锋;王浔;;大功率能量回馈型交流电子负载及其在电力系统动模实验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12期
6 耿攀;戴珂;魏学良;张凯;康勇;;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电流重复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2期
7 潘诗锋;赵剑锋;王浔;;大功率交流电子负载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6年01期
8 王成智;邹云屏;贾凯;李芬;;基于SPWM调制的单相大功率整流器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8年01期
9 王成山;王守相;;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若干问题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0期
10 王建元,赵般多,纪延超;三相逆变器工作方式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兆庆;基于VSC的HVDC控制及其动态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崔志发;;峰值因数与功率余量——声系统设计和使用应该关注的问题[A];2009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祁家X;;粉红噪声信号峰值因数改变对有效值声压级测量的影响[A];2009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本文编号:2040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4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