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层次混合的高效概率包标记WSNs节点定位算法

发布时间:2018-06-19 22:16

  本文选题: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 概率包标记(PPM) ; 参考:《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在利用概率包标记技术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恶意节点的追踪定位中,标记概率的确定是关键,直接影响到算法的收敛性,最弱链,节点负担等方面。该文分析并指出了基本概率包标记(BPPM)和等概率包标记(EPPM)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层次式混合概率包标记(LMPPM)算法,可以克服以上算法的不足。该算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分簇,将每个簇看成一个大的"簇节点",整个网络由一些大的"簇节点"构成,每个"簇节点"内部又包含一定数量的传感器节点。在"簇节点"之间采用等概率包标记法,在"簇节点"内部采用基本概率包标记法。实验分析表明,该算法在收敛性、最弱链方面优于BPPM算法,在节点计算与存储负担方面优于EPPM算法,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一种整体优化。
[Abstract]:In tracking and locating malicious nod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using probabilistic packet marking technique, the determination of marking probability is the key,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the weakest chain, the burden of nodes and so 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basic probability packet marking (BPPM) and the equal probability packet marking (EPPM) methods, and proposes a hierarchical mixed probability packet tagging (LMPPM) algorithm, which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above algorithms. In this algorithm,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e clustered and each cluster is regarded as a large "cluster node". The whole network is composed of some large "cluster nodes", and each "cluster node" contains a certain number of sensor nodes. The equal-probability packet marking method is used between "cluster nodes" and the basic probability packet marking method is used in "cluster nod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superior to BPPM in convergence and weakest chain, and is superior to EPPM in node computation and storage burden. It is a global optimization under resource constraints.
【作者单位】: 皖西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六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61303209,61302179)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3A255) 六安市定向委托皖西学院产学研合作项目(2012LWA015)资助课题
【分类号】:TP212.9;TN92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峰;周学海;张起元;谢婧;章曙光;;无线传感器网络恶意节点溯源追踪方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9年01期

2 杨坤;杨庚;;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溯源方法的分析[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秀丽;杨威;薛建生;尹凤杰;;基于分区的无线传感网节点复制攻击检测方法[J];电子学报;2010年09期

2 曾梅梅;蒋华;王鑫;;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恶意节点追踪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13年01期

3 王良民;李菲;熊书明;张建明;;无线传感器网络内部攻击检测方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1年04期

4 张连成;王振兴;苗甫;;网络流量伪装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7期

5 朱凌志;赵巾帼;刘志雄;黄俊杰;梁俊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虚假数据过滤方案[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12期

6 蒋锵;荆一楠;肖晓春;王雪平;张根度;李晔;;无线自组织网络中DDoS攻击源追踪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年09期

7 钱玉文;宋华菊;张彤芳;唐弈;;一种网络协同隐蔽时间信道模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8 黄鲁娟;金光;何加铭;江先亮;;防御DDoS攻击的包标记联合部署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05期

9 李鹏飞;刘萍;易廷;袁红伟;;基于包标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溯源定位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4年02期

10 江先亮;金光;杨建刚;何加铭;;面向自治域的DoS攻击流抑制模型[J];通信学报;201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瑾;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数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易叶青;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数字水印的安全数据收集机制[D];湖南大学;2011年

3 鲁宁;攻击源追踪及攻击流过滤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林驰;安全关键无线传感器网络高效可信协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邱宜辉;基于演化博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坤;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溯源方法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李钦;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改进方案[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米爱武;基于SSM模型的IPv6组播地址分配方案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5 熊帅;IP地址查找和数据包分类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旭;巨永锋;;保持覆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内节点调度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5期

2 周强;;基于遗传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优化[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吴文焕;章红艳;;分簇传感器网络中对密钥管理方案[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刘佳;吴志芳;;基于分簇的多路流媒体应用层组播的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9年02期

5 曹建玲;任智;;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综述[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19期

6 李芳芳;王靖;;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优簇类求解方案[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6期

7 胡海江;张凤登;;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模型[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2期

8 王海霞;贾新波;;一种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分发机制仿真[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9 黄育侦;徐友云;程云鹏;;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布式空时分组码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09期

10 王冕;刘成耀;;一种WDM网状网中基于故障感知的业务量疏导算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闻;王立松;;基于能量的无线传感器分簇算法[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祝颖;徐红兵;肖俊;;能量高效的异类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研究[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小勇;王意洁;;CACC:一种基于分簇的自适应网络坐标计算方法[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素维;刘晓勇;刘云;李英丹;李周;;UWB信号传输在行业环境中的分簇研究[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树江;杜宽;;一种分簇路由算法的改进及仿真[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镓;刘海燕;杨朝红;;一种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A];第十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周颖;;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何璇;郝群;宋勇;;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的研究与仿真[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马礼;唐长茂;;一种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存储管理系统[A];2010年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大会(IST2010)论文集[C];2010年

10 陆永前;门朝光;李光;张华健;;无线传感器网中低费用的分簇算法[A];第四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林;可信计算:能否成为信息安全的一个新拐点[N];金融时报;2007年

2 ;微软高效能计算平台助力公共服务体系 为创意文化产业腾飞添翼[N];计算机世界;2008年

3 通讯员 王琦;华东电网破解调度系统节点计算精度难题[N];中国电力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昌成;KTV将面临3C认证这道坎[N];中国企业报;2007年

5 李献;不再遥远的高性能计算机[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赵晓涛;“云计算、反病毒”二合一[N];网络世界;2008年

7 汪高杰;盆栽兰花分株法[N];中国花卉报;2004年

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秦皇岛分公司;TD网优倚重关键技术攻关[N];通信产业报;2009年

9 谢文砚;高性能计算回归应用[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10 中科院计算所信息网络室 庞迪;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关键技术—路由协议[N];计算机世界;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军;目标跟踪WMSN的定位方法与动态分簇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黄丹;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3 李津;无线传感器网络初级初始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周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郑静;移动自组网络中数据复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6 田乐;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和路由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胡光明;簇结构移动自组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马震;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安辉耀;移动自主网络中多路径路由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陆廷荣;IP网分级寻址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珍荣;WSN网络中基于分簇实时传输算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晓莲;移动自组网虚拟主干网构造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付嵩;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链路调度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董磊书;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的跨层优化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5 王泽玉;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析与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郑文军;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节能路由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朱光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量有效的加权分簇路由协议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劳力;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分簇的MAC层节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丁香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彭铎;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41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41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0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