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雷达有源干扰信号建模仿真及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18-06-20 13:03

  本文选题:有源干扰 + 建模 ; 参考:《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年09期


【摘要】:针对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射频噪声干扰、噪声调幅干扰、噪声调频干扰、噪声调相干扰、距离欺骗干扰、速度欺骗干扰、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移频干扰的性质和特点,利用matlab进行仿真,以便于经济、高效地对雷达有源干扰的性能和干扰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提出了雷达有源干扰模拟系统的设计方案。
[Abstract]:Aiming at the working process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LFM pulse compression radar, the radio frequency noise jamming, the noise amplitude modulation jamming, the noise frequency modulation jamming, the noise phase modulation jamming, the distance deception jamming, the velocity deception jamming, the intermittent sampling and forwarding jamming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and jamming effect of radar active jamming in an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wa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requency-shift jamming are simulated by matlab.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scheme of radar active jamming simul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作者单位】: 空军预警学院;
【分类号】:TN9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尉,程柏林,金素华;搜索雷达探测范围的可视化技术[J];现代雷达;2000年03期

2 魏麦成,田野,陈清远;雷达抗有源干扰性能的综合指标及仿真评估[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蒋庆全;21世纪舰载激光有源干扰技术探析[J];舰船电子工程;2002年01期

4 苏彦华,杨连洪;测量干扰/信号功率比的工程实现[J];航天电子对抗;2003年01期

5 许鹏;姜伟;何卓军;;水面舰艇对毫米波制导雷达的干扰技术初探[J];舰船电子工程;2007年05期

6 胡可欣;胡爱明;;自适应旁瓣对消在雷达中的应用[J];火控雷达技术;2006年02期

7 王群怀;;基于雷达对抗的有源干扰方法及效能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8年06期

8 张海黎;张仕山;;对合成孔径雷达相干干扰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8年06期

9 王雨阳;陆鹏程;;副瓣对消性能受权值计算精度影响分析[J];雷达与对抗;2010年04期

10 付伟;侯振宁;;雷达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J];中国雷达;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红娟;陈潜;;噪声调频干扰信号仿真及应用[A];2000年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张安京;高智杰;韩连洋;;精确制导武器光电对抗仿真建模研究[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姚强;苏敏;陶建锋;;一种新的闭环数模旁瓣对消技术仿真研究[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韩裕生;姚翎;王硕;;毫米波制导武器干扰技术研究[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苗用新;陈兆兵;林洪沂;郭劲;;激光有源干扰设备概述[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胡可欣;胡爱明;;旁瓣消隐技术在雷达中的应用[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张殿友;;一种改善ESM引导雷达有源干扰方位精度方法[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李源;;一种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干扰方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9 燕小山;李伟明;郭宏;杨仕明;;高压输电线对短波测向站的影响分析[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袁海杰;;相控阵天线数字波束形成浅述[A];四川省电子学会雷达与火控、电子线路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1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晓超;MIMO雷达自适应处理与波形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黄琅,

本文编号:2044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44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5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