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自适应深度预测的快速变换单元判决算法

发布时间:2018-06-20 15:52

  本文选题:残差四叉树(RQT) + 自适应 ; 参考:《光电子.激光》2014年09期


【摘要】: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EVC相比之前标准,在提升编码效率的同时显著增加计算复杂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深度预测的快速变换单元(TU)判决算法,利用残差四叉树(RQT)深度自身分布特点以及时空相邻RQT最大深度的相关性预测不同尺寸编码单元(CU)的RQT深度,跳过不必要的深度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标准编码配置条件下,相比全部深度判决方法,本算法在保证编码效果的前提下,平均降低50%的TU运算时间,极大减少计算复杂度;同时相比于同类算法在处理复杂序列时的低效率,本算法很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tandard, the new generation video coding standard HEVC increases the coding efficiency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significantly.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fast transform unit (TU) decision algorithm based on adaptive depth predic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RQT depth of different size coding units is predicted by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QT depth distribu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maximum depth of the adjacent RQT in time and space, and the unnecessary depth calculation is skipp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standard coding configuration, compared with all depth decision methods, the algorithm reduces the average TU computing time by 50%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coding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low efficiency of similar algorithms in processing complex sequences, this algorithm solves this kind of problems well.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61271212,61172096)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4ZR1415200) 新型显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
【分类号】:TN919.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大威,顾亚平;自适应信号处理的研究进展[J];声学技术;1991年02期

2 邵京一;模拟自适应陷波器的原理与实现[J];电子学报;1992年01期

3 仇佩亮,,郑树生,姚庆栋;扩频通信中干扰抑制的自适应非线性滤波技术[J];通信学报;1995年02期

4 邱天爽,王宏禹;Eckart加权的自适应时间延迟估计[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5 邹采荣,陈棕;一种改进的多分辨率自适应图象平滑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6 ;雷达信号及其处理[J];电子科技文摘;2000年01期

7 俞世荣,李渊渊;自适应跳频技术及其实现[J];无线电工程;2001年01期

8 亓中瑞,高振明;滤波多音频系统中的自适应比特及功率分配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1期

9 冯凯;刘珩;;基于分形理论的语音端点检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张霁宇;陈明华;张琦;;40 Gb/s CSRZ码系统下的自适应PMD补偿实验[J];光电子.激光;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春悦;吕英华;;基于可变对角加载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贾利琴;汪晋宽;田丹;;基于子空间跟踪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方法[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齐保军;罗建书;;基于提升格式的二维自适应小波变换[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郑康;;时变OFDM系统中参数化时域信道估计的改进[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5 李梦秋;陈智;;一种短波自适应跳频图案发生器设计[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李飞;杨林军;薛向阳;;一种网络自适应数字电视发送速率控制机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雪;;宽带直放站中射频预失真技术研究与改进[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捷民;宋瀚涛;姜少峰;吴正宇;;传感器网络中一种能量有效的自适应成簇算法[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王琳珠;胡可刚;单_

本文编号:2044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44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6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