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SA算法的DFCW-LFM波形设计
本文选题: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 离散频率编码线性调频混合波形设计 ; 参考:《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4年11期
【摘要】:离散频率编码波形是一类常用的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波形,加入线性调频能够改善其自相关性能。将基于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的混合算法用于离散频率编码线性调频(discrete frequency coding waveform-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DFCW-LFM)波形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用该优化算法得到的信号其相关性能要优于现有方法。另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FCW-LFM波形设计方法。该方法在DFCW-LFM波形的基础上,对频率编码子脉冲同时进行相位编码,构成DFCW-LFM和相位编码的混合波形,并采用混合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和已有的DFCW-LFM波形相比,所设计混合波形的相关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Abstract]:The discrete frequency coded waveform is a kind of commonly used multi-input multi-output radar waveform. Adding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can improve its autocorrelation performance. The hybrid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GA)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SA) is applied to the optimal design of discrete frequency coded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discrete frequency coding waveform-linear frequency (DFCW-LFM) waveform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ignals obtained by this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existing methods. In addition, an improved DFCW-LFM waveform desig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FCW-LFM waveform, the frequency coded sub-pulse is phase-coded at the same time. The hybrid waveform of DFCW-LFM and phase-coded is constructed, and the hybrid algorithm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desig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DFCW-LFM waveforms, the correlation of the designed hybrid waveforms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K5051202047)资助课题
【分类号】:TN957.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明;郝明;;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正交相位编码波形设计[J];电子工程师;2007年10期
2 胡亮兵;刘宏伟;吴顺君;;基于约束非线性规划的MIMO雷达正交波形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五童;高振斌;;用于ONRS的正交多相码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24期
2 周琳;杜广朝;邵明省;;基于双随机编码正交映射的全息图像加密[J];电视技术;2013年01期
3 杜晓林;苏涛;王旭;朱文涛;靳标;张龙;;基于Golay互补序列空时编码的MIMO雷达波形设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8期
4 李颖;陶海红;黎薇萍;杨瑞;;基于全局搜索的多组正交二相码信号设计[J];火控雷达技术;2011年01期
5 张远安;张春荣;强勇;;MIMO雷达正交相位编码信号设计及分析[J];火控雷达技术;2012年01期
6 毕晓君;王珏;李博;;基于生物地理学优化的雷达正交波形设计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3期
7 孙颖;何子述;刘娜;李军;林华;;一种改进的类零相关正交多相码设计方法[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4年03期
8 邵春平;唐霜天;;雷达干扰机一体化共享信号的优化设计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28期
9 刘大利;刘云涛;蔡惠智;;基于禁忌搜索的正交多相码波形设计[J];应用声学;2012年03期
10 申东;张林让;刘昕;刘楠;;用混沌序列降低MIMO雷达波形自相关旁瓣和互相关[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远安;张春荣;强勇;;基于相位编码信号的MIMO雷达正交波形设计的研究[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兆;相位编码雷达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亮兵;MIMO雷达波形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生华;分集MIMO雷达目标散射特性与检测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庄珊娜;雷达自适应波形优化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勇;MIMO雷达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杨涛;MIMO雷达波形设计与实时处理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申东;MIMO雷达混沌波形设计及性能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奔月;正交编码信号的优化设计及脉冲压缩预处理的工程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杨丹丹;雷达干扰一体化设计的共享信号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王华平;正交数字阵波形设计与处理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赵瑞丽;MIMO雷达发射波形优化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梅;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及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倪亮;正交编码信号的优化设计及发射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瑞;用于认知雷达的波形和参差滤波器优化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江伟伟;MIMO雷达模型与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3年
9 覃春淼;MIMO雷达波形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赵俊杰;基于遗传禁忌混合算法的MIMO雷达正交多相码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凌,郑大钟;一类GASA混合策略及其收敛性研究[J];控制与决策;1998年06期
2 李书全,赵良英,史智兴,寇纪淞,李敏强;一种防止遗传算法成熟前收敛的有效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逯科;王元利;刘军利;;灵巧噪声波形设计研究及仿真[J];压电与声光;2009年05期
2 陈兴波;王小谟;曹晨;徐山峰;孙延坤;;雷达通信综合化波形设计技术分析[J];现代雷达;2013年12期
3 娄凤阁,毛德祥,孙承科,王海,谷秀卿,周彦文;多功能电子医疗设备的波形设计与实现[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4 王彬;汪晋宽;宋昕;韩英华;;认知雷达中基于Q学习的自适应波形选择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5期
5 邱万智,肖弟权,何建新;一种半导体激光天气雷达的波形设计[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6 宋耀良;一种新型混合波形的设计方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7 程受浩,徐德华,刘华;随机二元码调相连续波信号分析与波形设计[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2年04期
8 黄志;陈海强;廖梦泽;;基于最佳波形理论的基带信号研究及其波形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2期
9 王洪雁;李英军;胡小全;宁军;李军;;提高MIMO雷达估计性能的稳健波形优化设计[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3年05期
10 王鹏;崔琛;张鑫;;信号相关杂波环境中的认知雷达稳健检测波形设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何峰;吴乐南;;高频谱利用率的导航卫星信号波形设计[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2 黄志;陈海强;廖梦泽;;基于最佳波形理论的基带信号研究及其波形设计[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志;陈海强;廖梦泽;;基于最佳波形理论的基带信号研究及其波形设计[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申东;MIMO雷达混沌波形设计及性能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张宇;MIMO雷达波形设计及信号处理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夏威;MIMO雷达模型与信号处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波;基于自适应波形设计的弱目标探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徐磊;空间编队飞行器脉冲超宽带通信波形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曹伟;认知雷达的波形设计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小孟;分布式宽带聚焦信号的波形设计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高琪;MIMO雷达正交波形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程欣瑞;基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的OFDM系统波形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王蓓;MIMO雷达正交波形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刁笳;基于OSSIE的SCA波形开发方法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雷刚;基于OSSIE的波形开发及API设计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程库;宽带多模式波形产生模块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13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11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