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

发布时间:2018-07-15 11:48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数量的持续增多,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带宽需求也不断提高。然而当今世界无线频谱资源紧张,大多数可用频段都已被占用。传统的射频通信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今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可见光通信技术应运而生。由于可见光通信使用的可见光波段还是空白频谱,所以无需授权即可使用。除此之外,可见光通信还具有安全性高、保密性好以及绿色节能等特点。可见光通信技术自从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影响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硬件设计。首先,本文研究了可见光通信的信道特性,对在大气衰减、大气湍流和指向误差三种因素影响下的混合大气信道建立了可靠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本文得出了混合信道下通信系统平均误码率的闭合表达式,并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得出与理论数据吻合的仿真曲线,证明了表达式的正确性。其次,本文研究了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本文分析了二进制调制技术与多进制调制技术的性能特点,比较了二进制调制技术中OOK调制、PPM调制以及DPPM调制的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通过仿真分析可知,与PPM、DPPM调制相比OOK调制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更高,因此在通信系统设计初期更适合使用OOK调制以降低设计的复杂度。然后,本文设计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分别通过反向并联肖特基二极管的方法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速度,使用线性均衡的方法解决了半导体光源器件的非线性问题,使用电压缓冲器放大电流信号的方法提高电压信号的驱动能力以及使用T型偏置器解决了半导体光源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最后,论文通过测试眼图形状定性的验证了硬件电路的性能。最后,本文设计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底层硬件,包括A/D转换器、D/A转换器和三速以太网的驱动程序。论文还研究了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的选择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得出A/D转换器的精度越大、频率越高越有利于系统性能的提高的结论。除此之外,论文研究了网络传输的中媒体访问控制层的作用,并剖析了其数据帧的结构、设计了三速以太网的驱动模块。通过硬件仿真显示了该模块可以实现以太网数据的正确传输,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users, the demand for the bandwidth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also increasing. However, the world wireless spectrum resources are scarce, most of the available frequency band has been occupied. Traditional RF communication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increasing information demand. In this cas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ame into being. Because the visible spectrum used i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is still blank spectrum, it can be used without authorization. In additio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ecurity, good confidentiality and green energy saving. Since the birth of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it. In this paper, the key technologies that affect th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studied, and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h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realized. Firstl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of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and establishes a reliabl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mixed atmospheric channe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attenuatio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and pointing error. Based on this mathematical model, the closed expression of the average bit error rate (BER)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mixed channels is obtained, and the simulation curv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data is obtained by Monte Carlo method, which prov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expression. Secondly, the modulation technology i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binary modulation and multiary modula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power efficiency of OOK modulation PPM modulation and DPPM modulation are compar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OK modulation system has higher spectral efficiency than PPM-DPPM modulation, so it is more suitable to use OOK modul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design. Then, the hardware circuit of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designed. The modulation speed of semiconductor laser is improved by reverse parallel Schottky diode, and the nonlinear problem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 device is solved by linear equalization method. Using voltage buffer to amplify current signal improves the driving ability of voltage signal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short service life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 by using T-type bias device. Final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ardware circuit is verified qualitatively by testing the shape of the eye diagram. Finally, this paper designs the underlying hardware of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 D converter D / A converter and three-speed Ethernet driv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election of A / D converter and D / A convert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also studi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higher the precision of the A / D converter, the higher the frequency, the bett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n addition, the paper studies the role of 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 in network transmission,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its data frame, and designs the driving module of three-speed Ethernet. The hardwar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module can realize the correct transmission of Ethernet data and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design.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钧桂;面向未来 迎接挑战──为建所30周年《光通信技术》专刊致辞[J];光通信技术;2001年03期

2 ;日本开发最新光通信技术系统[J];科技广场;2002年06期

3 ;第二\G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暨展览会[J];通信世界;2003年31期

4 郭中华;2003年光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展望[J];通讯世界;2003年01期

5 ;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召开[J];电力系统通信;2003年10期

6 日通;长距离光通信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3年12期

7 Larry DesJardin;不断演进的光通信技术[J];电子设计应用;2004年02期

8 W.TX;世界最快光通信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4年06期

9 ;第三届光通信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J];通信世界;2004年25期

10 ;第三届光通信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J];通信世界;2004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都明;尧长青;冯涛;;浅谈40G光通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明宇;阎春生;胡海洋;;光通信实习教学改革建议[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阿平;高少锐;何赛灵;;光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探讨[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毛谦;;光通信技术和网络的现状及其发展[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韦乐平;;40G光通信技术与下一代干线光纤的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有线通信技术交流会资料汇集[C];2003年

6 李番;邬双阳;张文平;;星地光通信地面接收技术研究[A];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蒋丽娟;朱道伟;;无纤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8 韦乐平;;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9 谢征;吴国锋;;移动大气光通信新慨念[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郑大永;乐彤惠;;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新洲;日本利用航标灯实施可见光通信[N];中国船舶报;2008年

2 安吉;贝尔实验室最新成果助力未来光通信发展[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姚传富;光通信技术依然朝霞满天[N];人民邮电;2013年

4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广东率先成立联盟 攻关可见光通信技术[N];广东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可见光通信技术可减少人体电磁损害[N];广东科技报;2014年

6 陈汉林;烽火通信与四川省电力公司举行光通信技术交流会[N];西南电力报;2000年

7 记者 于尚民;金融风暴点燃光通信?[N];通信产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范毅波;日立携手北邮 研发光通信技术[N];网络世界;2005年

9 刘霞;可见光通信技术有望取代无线保真技术[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杞人;广东加快推进可见光通信技术产业化[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建锋;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俞建杰;卫星光通信光学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薛正燕;卫星光通信捕获跟踪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4 丁举鹏;可见光通信室内信道建模及性能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何胜阳;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罗彤;星间光通信ATP中捕获,跟踪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好;面向射频和可见光通信的三维空间键控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陈明方;基于可见光通信的车辆身份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徐殿维;基于白光LED的双向无线光通信及纠错方法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张坤;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胡渝;星间光通信跟踪精度测试[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石涛;星间光通信双向跟踪稳定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孙春媛;水下短距离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马志超;卫星光通信误差反馈振动补偿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李海静;星间光通信中光学系统像差对瞄准捕获跟踪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李梦男;卫星光通信中平台振动的频域预测补偿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23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123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