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环境中的汉语浊语音检测
[Abstract]:In order to detect Chinese turbid speech in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nd complex noise environment, a robust turbid speech det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harmonic structure of turbid speech. Through the improved spectral tracking algorithm, a cluster of spectral lines can be obtained to characterize the harm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urbid speech, and the harmonic feature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spectral lines to be used as the basis for Chinese turbid speech detection. In the contrast experiment of turbid speech detection under different SNR and different noise environment, it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t 0 dB SNR, the positive recognition rate is about 3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detect turbid speech in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nd non-stationary complex noise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大连舰艇学院航海系;69029部队;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分类号】:TN91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胡光锐,韦晓东;基于倒谱特征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J];电子学报;2000年10期
2 刘红星;戴蓓劏;陆伟;;基于共振峰谐波能量的语音端点检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3 栗学丽,丁慧,徐柏龄;基于熵函数的耳语音声韵分割法[J];声学学报;2005年01期
4 陈振标,徐波;基于子带能量特征的最优化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研究[J];声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国雁萌;付强;颜永红;;复杂噪声环境中的语音端点检测[J];声学学报;2006年06期
6 安茂波;国雁萌;付强;颜永红;;行驶汽车环境中的话音活动检测研究[J];应用声学;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秀丽;王树勋;林琳;;基于扩展谱相减与SAP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栗学丽;周卫东;;ARMA Modelling for Whispered Speech[J];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2010年03期
3 Kyel Ko;Myoung-Jin Kim;Min-Cheol Hong;;Image Resolution Enhancement Using Spatially Invariant Point Spread Function[J];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2010年S1期
4 王帛;冯新喜;余侃民;朱必浩;;一种基于倒谱均值减的语音端点检测改进方法[J];电光与控制;2011年07期
5 唐永锋;霍春宝;;噪声环境下语音信号端点检测算法的研究与改进[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1期
6 古丽拉·阿东别克,于迎霞;基于LPC美尔倒谱特征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J];电声技术;2004年02期
7 樊星;卢晶;徐柏龄;;汉语耳语音转换为正常音的研究[J];电声技术;2005年12期
8 张志敏;郭英;王博;;一种基于倒谱特征的语音端点检测改进算法[J];电声技术;2006年04期
9 方杰;李英;钱红;;一种连续词端点检测的改进方法[J];电声技术;2006年08期
10 林兴华;肖熙;;噪声环境下语音多子带端点检测方法[J];电声技术;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曼曼;杨鸿武;洪宁;杨硕;刘亚丽;;基于EMD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王博;郭英;段艳丽;陈琪;;基于倒谱特征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3 茹婷婷;谢湘;;耳语音数据库的设计与采集[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尹辉;茹婷婷;谢湘;;汉语耳语音数字串识别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谈雪丹;顾济华;陶智;吴迪;;基于HHT的耳语音声韵分割[A];2009年度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洪波;于洪志;;藏语语音识别的预处理研究[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杨雅婷;马博;王磊;吐尔洪·吾司曼;李晓;;基于声频特征的维吾尔语语音端点检测方法[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毕永新;韩慧健;周世文;;基于加权算法的汉语语音同步三维口型动画研究[A];第五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胡波;肖熙;;一种新的检测语音端点及基音的概率模型及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湘松;基于混淆网络的汉语语音检索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陶智;低信噪比环境下语音增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姚峰英;语音增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4 陈为国;实时语音信号处理系统理论和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5 钱博;基于汉语元音映射的说话人识别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何新;基于内容的音频信息分类检索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马龙华;车载环境下语音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王霞;数学形态学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9 徐书华;基于信号指纹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周文君;舰船VDR人声识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伟伟;基于鼾声检测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诊断[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明忠;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研究及硬件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宝奇;基于切分的汉语连续语音识别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4 潘鹏;会议室环境下基于音频视频信息融合的多说话人识别[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朝木日乐格;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蒙古语语音端点检测方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卢宪金;基于VC++6.0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朱建伟;说话人识别中特征参数的提取及优化研究[D];三峡大学;2010年
8 顾晓江;不匹配信道下耳语音说话人识别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周芬;基于电话信道的声纹识别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陈斌;汉语连续语音声韵母类别属性检测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光锐,韦晓东;基于倒谱特征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J];电子学报;2000年10期
2 陈东,赵胜辉,匡镜明;基于高阶统计方法改进的自适应多速率话音激活检测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年05期
3 潘凌云,孙达传,吴美朝;语音识别中基于语谱图的语音音素分割方法[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4 田野,王作英,陆大獾;基于子带能量线性映射的噪声中端点检测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7期
5 果永振,何遵文;一种多特征语音端点检测算法及实现[J];通信技术;2003年01期
6 齐士钤,张家,
本文编号:2144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14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