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二自由度摇摆台运动模型研究与控制

发布时间:2018-08-16 12:16
【摘要】:本文目的是为激光通信光端机性能测试设计一款二自由度摇摆台,该模拟台须满足轻小型化要求且适应野外试验条件。通过调研国内外模拟台结构形式,提出了模拟台的结构简图。首先,在结构方面分别运用MATLAB与ADAMS对模拟台进行运动学建模,仿真分析验证模型结构正确性;对模拟台运动关节进行干涉分析,为后续零部件结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对简化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以电动缸功耗为优化目标,对模拟台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利用闭环矢量法建立模拟台的误差模型,研究位姿误差的影响因素:电动缸位移误差、杆端关节轴承误差、自润滑球轴承间隙和系统装配误差;同时,在ADAMS中建立含有间隙误差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带载与空载情况下的姿态误差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动力学误差模型更加接近真实情况。最后,根据轻小型化的原则,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模拟台进行详细结构设计,实现结构安装空间大、刚度强和变形小的设计指标;针对野外环境差等因素,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满足便携性、控制简单和精度高等优点。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sign a two degree of freedom swing platform for the performance test of laser communication optical terminal.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ight and miniaturization and adapt to field test conditions. By 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simulator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simulator is put forward. First of all, the kinematics model of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is modeled by MATLAB and ADAMS, and the model structure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the interference analysis of the motion joint of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is carried out,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tructure selection design of subsequent parts. The simplified structure is modeled parameterized and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electric cylinder is taken as 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he simulator. Then, the error model of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closed loop vector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osition and pose error are studied, such as displacement error of electric cylinder, bearing error of rod end joint, clearance of self-lubricating ball bearing and system assembly error, at the same time, The dynamic model with gap error is established in ADAMS, and the attitude error curve with and without load is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error model is closer to the real situa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light and miniaturization, the detailed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simulator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SOLIDWORKS software to realize the design index of large installation space, strong stiffness and small de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system in view of the poor field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 It meets the advantages of portability, simple control and high precision.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琦;王刘芳;王庆军;汪宇;;校验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仪的新方法[J];安徽电力;2009年01期

2 张德祥;王莹;张倩;张媛媛;;线性控制系统Nyquist稳定判据的教学方法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查峰;许江宁;覃方君;纪兵;;捷联惯导系统内水平阻尼网络设计[J];兵工学报;2011年08期

4 周颖;张燕;刘作军;杨鹏;;对现阶段自动控制理论教学方法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5 王文芳;毕嘉;;家用照明电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0期

6 邵桂荣;吉选芒;;非零初始条件下二阶控制系统响应问题的讨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隋振;徐凤;刘爱莲;张爱春;安百玲;;最优控制在汽车部件疲劳试验台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周志广;常洪龙;申强;谢建兵;苑伟政;;微机械陀螺的误差抑制电路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06期

9 孙茜;刘建业;李荣冰;;基于混合控制的闭环MEMS陀螺建模与仿真[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01期

10 蒋志华;郑成军;;低空掠海拖靶海浪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J];传感器世界;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松;;PLC控制的气动控制元件在条并卷联合机上的应用[A];2011全国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骏峰;杨璇;徐金榜;沈安文;;电网电压波动对有源滤波器的影响及仿真分析[A];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田家垒;;推拉式酸洗全自动活套速度PID控制及应用[A];2008全国制造业信息化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屈波;杜德军;彭涛;;河工潮汐模型潮水箱潮位控制策略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施志钢;胡松涛;王刚;李安桂;;基于MATLAB的变风量(VAV)空调系统的控制新策略的理论分析及研究[A];山东制冷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6 张春有;毛伟;田淑杭;;恒张力控制在酸洗生产线卷绕设备中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家学;顾海波;;新舟60飞机高度保持控制律设计[A];2008’“先进集成技术”院士论坛暨第二届仪表、自动化与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马武举;吴松平;姚晓先;;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舵机测试系统研究[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一)[C];2009年

9 吕芳;胡林静;;板球系统的模糊控制实验研究[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10 张维新;郝雅楠;;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PID控制器设计[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涛;GPS/SINS超紧密组合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查云飞;类菱形车转向系统研究与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3 朱建光;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洪阳;永磁风力发电机分布式直流并网变流器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5 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黄健康;铝合金脉冲MIG焊过程多信息分析及解耦控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益;具有目的域的光电稳定跟踪系统满意控制策略[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新金;Hadamard关联协调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周兰;基于连续—离散二维模型的周期系数线性系统鲁棒重复控制设计[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李鹏;基于系统辨识的太阳能—相变蓄热新风供暖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洪波;虚拟倒立摆系统的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秋环;太阳能辅助热泵多功能复合机的电气化改进及其控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永臣;基于ARM的SVG型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列坤;基于运动控制的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檀庭跃;智能控制算法在倒立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安新;BP神经网络研究与硬件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少华;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吴国强;无人机航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巧英;光纤陀螺捷联系统振动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韩洪祥;船舶直驱式容积控制液压舵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85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185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b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