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高非线性光纤和SOA非线性效应的星上再生波长变换

发布时间:2018-08-22 16:31
【摘要】:针对分布式卫星系统信息交换频繁、波长变换频次高且由此导致信号损伤严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非线性光纤(HNLF)和半导体光放大器(SOA)非线性效应的星上全光再生波长变换方案。利用HNLF的自相位调制(SPM)效应对原始信号频谱进行展宽,通过红移或蓝移滤波取出预变换信号,分别作为波长上变换或下变换的泵浦光信号,最后基于SOA的四波混频(FWM)效应实现了对原始信号的波长变换。理论推导了波长变换方案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波长变换性能与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在有效实现波长变换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善信号质量,Q因子改善最高可达3dB以上,功率转换效率可达到20dB。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quent information exchange, high wavelength conversion frequency and serious signal damage in distributed satellite system, Based on the nonlinear effect of high nonlinear fiber (HNLF) and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SOA), a scheme of on-board all-optical regeneration wavelength conversion is proposed. The spectrum of the original signal is broadened by using the (SPM) effect of self-phase modulation of HNLF, and the pre-converted signal is obtained by red-shift or blue-shift filtering, which is used as the pump light signal converted up or down the wavelength,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wavelength conversion of the original signal is realized based on the (FWM) effect of four wave mixing based on SOA.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wavelength conversion scheme is deduced theoreticall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parameters is analy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improve the signal quality and Q factor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can reach 20 dB.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解放军61123部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61231012)资助项目
【分类号】:TN92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颖;廖桂生;张涛麟;;分布式卫星编队的误差校正方法及运动目标检测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10期

2 曹帆;寿国础;胡怡红;郭志刚;;频谱分割DWDM无源光网络系统串扰实验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9年08期

3 韩丙辰;于晋龙;张立台;王文睿;吴波;罗俊;杨恩泽;;利用单个半导体光放大器实现两个独立信号同时波长变换的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10年02期

4 刘焕淋;陈高翔;石嵩磊;黄胜;;共享有限范围多波长和全单波长转换器的光组播冲突解决方案[J];光电子.激光;2012年12期

5 郭圆月,王东进,刘发林;卫星光网络中微波/光波双层路由技术方案[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滕翔;张汉一;杨晶生;;基于差分交叉相位调制的波长转换器性能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8年07期

7 张世杰;段广仁;;分布式卫星编队飞行队形保持协同控制[J];宇航学报;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劲;谭庆贵;胡渝;;一种卫星波分复用/黑码分多址组网方案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王莉;肖进胜;易本顺;孙力;;基于EPON的公平带宽分享算法及其应用[J];光电子.激光;2011年11期

3 梁平;赵尚弘;李勇军;;基于波长路由的卫星光网络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6年09期

4 梁平;赵尚弘;李勇军;方姚生;马业伟;;基于激光链路的卫星光网络路由算法[J];光通信技术;2007年05期

5 王菊;于晋龙;罗俊;王文睿;吴波;韩丙辰;郭精忠;杨恩泽;;40Gb/s至8路5Gb/s全光串并转换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5期

6 郭精忠;于晋龙;王文睿;吴波;韩丙辰;王菊;刘毅;杨恩泽;;基于FP-LD中模式竞争机理的全光波长变换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10期

7 刘焕淋;刘洋;胡晓慧;李祯;;光组播路由代价与波长使用量的联合优化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3年07期

8 刘焕淋;秦亮;向劲松;黄胜;;图压缩优化光组播最小网络编码路由[J];光电子.激光;2013年08期

9 刘焕淋;薛湘;李瑞艳;黄胜;向劲松;;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优化光组播网络编码[J];光电子.激光;2014年06期

10 于海洋;杨华民;姜会林;从立钢;祁晖;;一种全球覆盖的多层星座链路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易先清;刘思慧;张耀鸿;钟涛;侯振伟;;基于星间链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协议体系研究[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8 卫星导航模型与方法[C];2014年

2 张耀鸿;易先清;张贤峰;侯振伟;钟涛;;基于OPNET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信息传输体系结构的建模与仿真研究[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8 卫星导航模型与方法[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青;多通道雷达系统阵列误差校正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柳艾飞;阵列测向与阵列校正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安慧;大规模航天器编队协同控制性能分析与信息拓扑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郑重;多航天器编队飞行分布式协同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董平;卫星光CDMA通信系统链路及网络初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袁兴军;卫星编队分布式有限时间队形协同控制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王东巍;基于数据驱动的卫星姿态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李鹏飞;卫星编队协调控制的3D实时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焕淋;谢芸徽;李祯;张斌;;基于免疫算法的光组播最少网络编码链路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黄胜;孙丽琴;吴艳秋;李玲霞;庞洪丰;;支持波长突发和波带突发的光交换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刘焕淋;方强;雷芳;;WDM光网络中多播业务量疏导方法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刘颖;王洪洋;廖桂生;;多通道成像卫星误差校正方法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5 刘焕淋;庞俊宇;刘波;张杰;;一种基于负载选择的光分组交换缓存结构[J];光电子.激光;2010年01期

6 刘焕淋;张斌;;基于共享有限波长和参量波长转换器的冲突解决方案[J];光电子.激光;2011年03期

7 于晋龙;王耀天;张爱旭;张艳冬;朱利凯;李亚男;胡浩;王文睿;王卓然;吕捷;王新兵;张立台;杨恩泽;;40 Gb/s信号全光3R再生实验[J];光学学报;2007年05期

8 张爱旭;于晋龙;王耀天;崔跃;胡浩;杨恩泽;;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和整形滤波器的40Gb/s的归零正码波长变换研究[J];光学学报;2008年02期

9 张振民,林来兴;小卫星编队飞行动力学及其应用[J];航天控制;2002年03期

10 滕翔,张汉一,郭奕理,胡浪玢,吴克瑛;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中交叉偏振调制效应的波长转换器[J];中国激光;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霞,杨广强,黄永清,任晓敏,陈雪;利用高非线性微结构光纤实现波长变换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5年10期

2 徐跃刚;韩大海;张杰;顾畹仪;;具有可调谐波长变换器的多粒度光交换节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方来付,张杰,刘雪源,林绵锋,顾畹仪;全光网络中的波长变换[J];光通信研究;2000年02期

4 刘刚,余重秀,杨向东,张茹,吕玉琴;周期结构光学介质实现和频波长变换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王丽丽,任建华,赵同刚,徐大雄,饶岚,吴炜,郭永新;外腔激光器实现波长变换的理论及实验[J];光电工程;2005年02期

6 范博;刘毓;高晓辉;赵腾云;;利用波长变换技术消除拉曼串扰的规律分析[J];半导体光电;2013年06期

7 薛挺,于建,杨天新,倪文俊,李世忱;1.5μm波段基于级联二阶非线性的铌酸锂光波导全光波长变换的理论分析[J];物理学报;2002年01期

8 王肇颖,贾东方,李世忱;波长变换在分组交换光网络中的应用[J];光子技术;2003年03期

9 薄明霞,谢懿,黄善国,顾畹仪;基于自相似业务的波长变换光网络性能分析[J];光通信技术;2004年11期

10 王丽丽,任建华,徐大雄,吴炜,郭永新;全光网中的波长变换技术[J];光通信技术;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肖学智;伍浩成;;光信息传输和交换中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肖学智;伍浩成;;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作非线性元件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周田华;;基于取代波长变换器的波长重路由算法研究[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维涛;安洪勇;;全光波长变换的OptiSystem实现[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5 熊小君;王陆唐;方捻;黄肇明;;采用SOA-Sagnac光纤干涉仪的全光波长变换的研究与实验[A];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刚;余重秀;张茹;杨向东;;时分复用到波分复用信道的全光多路波长变换[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捻;全光波长变换器及其在光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2 杨罕;光通信用短脉冲源的研制及其在波长变换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刘刚;全光波长变换[D];四川大学;2004年

4 王肇颖;光纤超短脉冲光源和全光波长变换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张雷;波长变换WDM网络中路由与波长配算法的研究及网络性能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6 卢嘉;四波混频效应在Radio-over-Fiber系统和全光波长变换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延双毅;超高速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其系统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8 艾史克(Ashiq Hussain);绝缘硅波导中基于四波混频的全光波长变换性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陈志新;光网络中基于SOA和EAM非线性的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冯传奋;基于SOA非线性实现全光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长乐;射频电控光波长变换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张宁;全光信号波长变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3 周慧;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王维涛;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变换[D];聊城大学;2007年

5 薛伟琦;全光波长变换和频率上变换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王涛;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中交叉增益调制效应的波长变换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房鹏;高精度、大延时的光控真延时线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8 范博;利用波长变换技术消除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拉曼串扰的研究[D];西安邮电大学;2014年

9 李智勇;全光波长变换和光纤超连续脉冲光源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漆澍;稀疏波长变换的WDM光网络阻塞率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97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197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f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